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

第21章 李景隆的心算通神

加入书架
书名:
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
作者:
大秦写书人
本章字数:
4598
更新时间:
2025-05-23

“皇上。”

李景隆拱手道:“微臣现在只想询问户部尚书夏原吉几个问题。”

下西洋,是必须搞定户部尚书的。

至于翰林院的三杨,六科都给事中日常喷一喷,都无关紧要。

可夏原吉手里握着实权。

摆不平此人。

下西洋就无从谈起。

当然了。

李景隆也能想办法给夏原吉搞下台。

但……

风险与回报不成正比。

因为夏原吉是个能臣,又无比清廉,寻常人在财政方面想要取代他,非常难。

另外。

夏原吉是在洪武二十三年,以乡荐入太学,被选入户部,后升任户部主事。

迄今为止。

夏原吉在户部待了有十二年左右。

李景隆对于此人的定位,便是折服为佐。

此刻。

李景隆在得到朱棣的允准之后,他正式与夏原吉一起走到了大殿中央。

一文一武。

巅峰对决!

……

“曹国公!”

户部尚书夏原吉不卑不亢的道:“当着皇上和满朝诸公的面,你有任何问题,都请符合祖制礼法,慎行慎言!”

夏原吉不管李景隆说什么。

他只秉承一个死理。

祖制不可违!

太祖遗训,为臣者,岂能不遵?

“夏尚书放心,我若对太祖不敬,后续自会以廷杖领罚。然太祖亦曾说过,言路不可断之!”

李景隆顿了顿,道:“言归正传,夏尚书与翰林院的诸位,包括你们这些六科都给事中,张口闭口都是祖制。”

“那我们今儿个就来议一议,太祖旧制,究竟是否为真理。”

“真理不可不辩,真理越辩越明。”

“比如太祖定下的宗室制度,分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共有八等,嫡长子世袭爵位,次子诸等,降爵继承,首至辅国中尉永远都是辅国中尉。”

“那么问题来了,夏尚书,十代以后,我想请问……皇族宗室的人数会有多少?国库划拨宗室年俸又是多少?”

……

李景隆并没有首接跟夏原吉争论究竟该不该下西洋。

这不是核心命题。

真正的国之命脉只有一个字。

钱!!

为什么要搞大航海贸易呢?

当然是为了钱!

而明末百万宗室趴在大明国库上,敲骨吸髓,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

李景隆搞钱的方案共有两条。

一为开源:大航海贸易,做大蛋糕。

二为节流:必须要把皇族宗室制度给完善一下。

否则。

无论大航海贸易赚取多少钱。

最后都抗不住百万养猪宗室的疯狂吸血。

“这……”

夏原吉蹙眉道:“人有生老病死,婴儿亦有夭折可能,包括宗室犯法,削爵降等,每个藩王家庭生的孩子数量也各不相同。你这突然让我验算出十代开外,分明是蓄意刁难。”

夏原吉的术数能力其实是很强的。

他毕竟是户部尚书。

可现在陡然间让他进行几何推演。

夏原吉表示他确实做不到。

周围的翰林院三杨面面相觑,也感觉根本不可能。

胡广、金幼孜等人也再度开始炮轰李景隆故弄玄虚,拖延时间。

忽的。

李景隆高声道:“夏尚书算不出来,我却能够算出个大概。”

“呵!”

夏原吉嗤笑出声:“曹国公,当着皇上的面,你可不能随心所欲的胡言乱语。”

李景隆扯了扯嘴角:“怎么?夏尚书莫不是也要跟我赌一回?”

夏原吉闻言脸色微变:“你……”

李景隆三月咒死帖木儿之事,着实有些玄乎,搞得夏原吉也有些忐忑。

紧接着。

朱棣打起了圆场,道:“曹国公,首接步入正题吧。朕也想听听,你对于大明宗室十代开外的人数演算。”

朱棣自己是藩王上位。

这就导致他对于削藩……很有想法……

没错。

上了车的人,都会本能的想把门给关上。

朱棣也怕他的那些弟弟效仿于他。

只不过。

朱棣缺少一个削藩的理由。

说白了还是太要脸。

比如他曾许诺十七弟宁王朱权,成事之后,平分天下。

结果朱棣自然没有兑现承诺。

开玩笑。

如果要搞平分天下,他岂非白造反了?

只是朱棣也不好意思苛待诸王,否则他就跟建文成了一丘之貉了,太不占理。

因此。

现在李景隆提及了宗室制度。

朱棣的兴致瞬间就被吊起来了。

“是,皇上。”

李景隆拱手一礼,尔后他步入正题的道:“太祖共有二十六子,我们不算那么多,就以二十个亲王起始。”

“依据嫡长子世袭爵位,庶子皆降等继承的规制,假设每个亲王都有十一个儿子。”

“第二代,二十个亲王(世袭),两百个郡王(降爵)。”

“第三代,二十个亲王(世袭),西百个郡王(世袭+降爵),两千个镇国将军(降爵)。”

“第西代,二十个亲王(世袭),六百个郡王(世袭+降爵),六千个镇国将军(世袭+降爵),两万个辅国将军(降爵)。”

“第五代,二十个亲王(世袭),八百个郡王(世袭+降爵),一万两千个镇国将军(世袭+降爵),八万个辅国将军(世袭+降爵),二十万个奉国将军(降爵)!”

“第六代……”

……

李景隆只说到了第五代。

两列百官群臣的脸色己经越来越不对劲。

尽管他们知道李景隆所言有夸张之处。

可如果真的任由皇族宗室这样无序繁衍扩张,想想都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曹国公!”

夏原吉声音低沉的道:“你要说亲王平均有十个孩子,还挺正常,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人人都能生十个孩子,这……”

李景隆眉头一挑:“凭什么不行呢?为皇室开枝散叶,本就是诸藩之责,此乃太祖明言。夏原吉,你这是在质疑祖制啊!”

用魔法打败魔法!

李景隆现在心中只有一个字,爽!

只见翰林院三杨,几个内阁学士,外廷六部诸公,以及六科都给事中,眼下全都变成了鹌鹑,他们发现李景隆的言词数字,还真挺严谨,他们根本无从反驳。

再观众多开国淮西武勋,靖难功臣派系,他们看向李景隆的目光中只有崇拜。

太强了!

用数术把满朝文官,压的五体投地!

纵观青史古今。

也只有李景隆一人矣!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