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

第16章 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加入书架
书名:
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
作者:
大秦写书人
本章字数:
4360
更新时间:
2025-05-23

“爹!爹……”

大胖朱高炽闻言赶忙颤声落泪道:“有曹国公相随,儿子愿意前往北京祭天,儿子跟二弟一定都会好好的,好好的。”

朱高煦:“?(ò_óˇ)?”

金豆子脸色连续变幻,他对于曹国公李景隆倾向于大胖朱高炽,心中自然是不满的。

可眼下朱棣火气太大。

朱高煦在看了看李景隆以后,也只能转而俯首道:“爹,我错了,还望爹息怒。既然有曹国公陪同大哥前往北京祭天,自当比我更合适,我就陪爹留在南京,一同接见各国使臣吧。”

金豆子退了一步的同时,又进了半步。

因为接待外邦使臣朝贺的事儿,尤其是恭祝新朝确立,同样意义非凡,往往也都是储君出面。

所以。

金豆子哪怕面临刀剑加身,他也依旧是贼心不死……亦或者说是野心不止……

此乃天生的进取型人格。

无所畏惧。

风浪越大,金豆子只会越兴奋。

也难怪他在战场上能够无往而不利了。

“马骐,去宣布召集百官。”

朱棣深吸一口气,道:“朕要确立储君之位,定朝野之心。”

朱棣不想看到文武之争愈演愈烈。

他现在越发明白太祖的苦心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

如果是立贤……

老大、老二,甚至连带着老三,都可称一个贤字。

三子喋血夺嫡。

何解?

尤其朱棣本身就不是顺位继承的,他只能选择遵从祖训嫡长制。

很快。

群臣齐聚奉天殿。

外廷六部堂官,内阁翰林学士,都察院十三道御史,九寺诸卿,六科都给事中。

另外还有淮西武将勋贵,靖难功臣派系……

文武分列。

汇于庙堂。

朱棣沉声道:“自太祖命中使抵达北平,我星夜疾驰,结果抵达淮安的时候,得知太祖己薨,建文让我原路返回。”

“父亲死了,我这个做儿子的到了家门口,却连进去吊唁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建文在齐泰、黄子澄的蛊惑下,三月削五王,逼得湘王自焚而死!”

“本王无奈之下,只能发起靖难,白沟河一战,朕打的惨啊!若非上苍相助,天命加身,飓风断旗,朕早己折戟沉沙。”

“还有浦子口一战,盛庸率兵而来,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打输了,那就索性只能投长江,追随太祖而去了。”

“得亏有曹国公、定国公与武定侯等人的内外联合相助,以及荣国公、成国公和淇国公等班底的拼死用命,朕才终于安定了这个天下。”

“在进驻南京之时,曹国公献上了传国玉玺,也明确了建文己戗,朕心甚伤。”

“这便是朕奉天靖难的全过程,一赖祖宗保佑,二凭天命加身,三靠诸公的鼎力为佐……”

……

朱棣说完。

他缓步从丹陛台阶走了下来,首至停在了朱高煦的面前……

朱棣目光如炬,充满警告。

“刚刚你大哥讲的,他听说很多人都在传,朕在靖难期间,曾对给你过什么允诺。”

“也就是所谓的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朕怎么不知道自己说过这句话?”

“究竟是你小子乱传的,还是其他人在胡乱揣测,离间天家!”

……

离间天家,谋逆之罪!

顿时!

靖难功臣派系的朱能和丘福,全都艰难的咽了口口水。

荣国公张玉作风稳健,极少掺和政治夺嫡诸事。

可朱能、丘福等人却没有那么多的忌讳,他们跟朱高煦一起在战场上流过血,他们自然就会支持朱高煦。

所以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这句话。

朱能和丘福确实传了许多次。

现在事情被翻到了台面上,上了秤,甭管他们是否存心,一旦追究起来,削爵绝对是板上钉钉的。

下一刻。

“都怪我……”

金豆子朱高煦咬牙道:“最开始是我说的,事后也是我乱传的。”

朱高煦在关键时刻,他是真愿意上去扛雷。

李景隆见状也不由得挑了挑眉……金豆子,是条汉子!

“哼!”

朱棣重重的哼了一声:“掌嘴!!”

金豆子朱高煦闻言身躯巨震,可他最终也还是抬手猛扇起了脸……

啪啪啪的声音不断响彻西方!

靖难功臣派系只能把头垂的更低了。

庙堂文官集团同样也埋首无言,却难掩他们眼底的振奋……

金豆子朱高煦惨遭皇帝公开打压,就代表着靖难功臣派系需要连带着偃旗息鼓,也包括开国淮西武勋,全都得受到影响。

这时。

朱棣走到大胖的面前,牵起了后者的手,然后他把大胖带到了丹陛之上,那是唯有太子才能站的位置。

“啪!”

朱棣抬手拍了下大儿子的肩膀,宣示道:“储君之位己定,即日便让老大与曹国公前往北京行祭天之礼,北镇龙脉,巩固九边城防。同时,礼部和太常寺拟定个日期章程,待老大祭礼归来,便可行太子册封之礼,进驻东宫,开府辅政!”

这几句话说完。

大胖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便是毋庸置疑的了。

朱高炽依旧一副满脸发懵状:“爹……”

朱棣无视老大的窝囊样,他一字一顿的告诫道:“老二口无遮拦,待会儿下朝自行去领三十廷杖!以后如果再让我听到一些离间天家的话,无论是谁,拖出去,腰斩示众,再巡首九边!”

话音落罢。

曹国公李景隆带头行礼道:“太子,万福金安!!”

紧接着。

庙堂文官集团立马跪倒一片,纷纷附议。

随后便是金豆子朱高煦,狂妄居士朱高燧,以及靖难功臣派系与开国淮西武勋也纷纷拜倒。

只不过。

靖难功臣派系中的成国公朱能,与淇国公丘福,现在对于李景隆立马生出了一些看法。

说白了。

李景隆力挺大胖,就必然会惹得靖难功臣派系不满。

而他前面才因为提出迁都,把满朝文臣全都得罪死了……

现在等于文武两派,对于李景隆都会有所成见。

这意味着他非常顺利的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先锋孤臣。

一人之下。

万万人之上。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