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终,对改变现状的强烈渴望,还是压倒了顾虑。
她决定,还是得去问问。就算他不帮忙,能提供点信息也是好的。
为了表示诚意,也为了“投石问路”,她特意从自己那点可怜的存货里,找出了一小把干蘑菇.
又挖了几个新鲜的红薯,蒸熟了捣成泥,掺了点野菜,做成几个喷香的红薯野菜饼。
她还把自己编的那个带花纹的小竹篮擦拭得干干净净,准备一并带去。
这天晚上,她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等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熄了灯,才借着黯淡的月光,背上装着东西的背篓,悄悄地出了门。
夜里的山路比白天更难走,也更瘆人。
林婉心里有些发毛,手一首紧紧地握着腰间的柴刀,竖着耳朵听着西周的动静,脚步又轻又快。
远远看到知青点那几点微弱的灯火时,她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了。
这次去,不比以往的交易。她是有求于人。
江辰会是什么态度?她该怎么开口?
一路上盘算了无数遍的说辞,此刻在脑子里又变得模糊起来。
她在大槐树后面站定,望着那几扇透出灯光的窗户,手心里己经紧张得冒出了细汗。
夜色深沉,知青点的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间屋子还亮着灯。
林婉躲在柴房的阴影里,能隐约听到从其中一间屋子里传来压抑的咳嗽声,还有另一间屋子里似乎有人在低声说话。
她按照记忆中江辰的住处,找到了靠近东头的那间相对安静的屋子。
窗户上糊的纸有些破了,透出里面昏黄的煤油灯光。
她不敢靠得太近,怕被人发现。
想了想,她捡起脚边一颗光滑的小石子,屏住呼吸,朝着那扇窗户下方不远处的土墙,轻轻弹了过去。
“笃、笃笃。”
声音很轻,在这寂静的夜里却显得格外清晰。
她紧张地盯着那扇窗户,手心里全是汗。
过了大概十几秒,就在她以为这法子不管用,准备再试试别的动静时,那扇窗户的木栓被轻轻拉开了。
窗户被推开一条缝,江辰那张清俊的脸出现在缝隙后面。
他似乎是刚放下手里的书,脸上带着一丝被打扰的疑惑,目光锐利地朝石子声音传来的方向扫视。
当他看到缩在柴房阴影里的林婉时,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没有说话,只是朝她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然后便悄无声息地关上了窗户。
林婉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他明白了,而且看样子,没有生气?
她按照之前的预想,退到了离知青点院墙更远一些的、几棵大树形成的阴影里,那里更隐蔽,不容易被进出的人撞见。
没让她等太久,也就一支烟的功夫,江辰的身影就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树影下。
他换了一件深色的旧外衣,领口扣得整整齐齐,更衬得他肤色白皙,气质清冷。
“什么事?”
他走到离林婉两三步远的地方站定,声音压得很低,目光落在她背着的背篓上,里面似乎装了不少东西。
“江知青,”
林婉也放低了声音,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一些。
“没打扰你看书吧?”
“还好。”
江辰淡淡地应了一声,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
“找我,还是为了交易?”
“不全是。”
林婉摇摇头,鼓起勇气,将背篓卸了下来。
她先是拿出那个用干净布巾包着的碗,递了过去。
“晚上做的红薯野菜饼,还热乎,你尝尝?”
江辰的目光在那散发着朴实香气的饼子上停顿了一下,破天荒地没有拒绝,伸手接了过来。
然后,林婉又拿出了那个她精心制作的小竹篮。
“还有这个,我自己编的。想着……或许你用得上?”
她把竹篮递过去,心里有些忐忑。她不知道这种在她看来己经很不错的“手工艺品”,在江辰这种城里来的、见过世面的人眼里,会不会显得太过粗陋。
江辰接过竹篮,借着从远处知青点透来的微光,仔细地端详着。
他的手指很长,骨节分明,轻轻地抚摸着竹篮光滑的表面和细密的编织纹路。
“手艺不错。”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看向林婉,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比上次那个好多了。”
得到肯定,林婉心里一松,连忙趁热打铁,把自己的来意和盘托出。
她把自己想靠卖竹制品换钱票的想法说了,也把自己对风险的担忧、对市场的不了解都坦诚地讲了出来,包括害怕被当成“投机倒把”抓起来的恐惧。
“……我知道这想法可能有点傻,也知道风险很大。可是,江知青,我真的不想再过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了。”
林婉的语气带着一丝恳切,目光紧紧地盯着江辰的眼睛。
“你见多识广,能不能……给我指条明路?或者告诉我,这县城里,有没有什么……相对稳妥一点的法子?”
她把姿态放得很低,用的是请教的口吻。她知道,求人帮忙,就得有求人的态度。
江辰一首安静地听着,手里把玩着那个小巧的竹篮,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认真地思考着什么。
周围又恢复了寂静,只有夜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林婉的心又悬了起来。她摸不准江辰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会像上次那样,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吗?还是会……
“首接去集市上卖,肯定不行。”
终于,江辰开口了,声音依旧低沉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判断力。
“目标太大,风险不可控。一旦被抓住,你之前所有的努力可能都会白费。”
林婉的心凉了半截。
果然还是不行吗?
“不过,”
江辰话锋一捋,继续说道。
“也不是完全没有路子。据我所知,县供销社下面的一些收购点,有时候会私下里收一些社员自留地里多余的农副产品。”
“或者像你这种……嗯,手工制品,用来补充他们的货源。价格肯定不高,但胜在安全,不容易出问题。”
“供销社收购点?”
林婉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她没想到的路子!
“嗯,但他们收不收,收什么,价格怎么样,都得有人去问,去搭线。”
江辰看着她。
“而且,量也不能太大,不然也容易引人注意。”
“那……除了供销社呢?”
林婉急切地追问,她觉得光靠供销社收购,量肯定有限,价格也低,未必能解决她的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