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美食记

第7章 承父训宝玉苦抄书,闻良言平儿劝熙凤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美食记
作者:
森焱圭
本章字数:
8844
更新时间:
2025-07-01

上回说到长公主命黛玉和景行一起跟着孟先生读书。谁知黛玉功课上极好,那崔景行见黛玉比自己还小两岁,不肯被黛玉比下去,否则在妹妹跟前失了颜面,日后还怎么当哥哥呢?遂只好打起精神学习,日夜苦读。只他天性不爱西书五经,让他读书竟比冬练三九夏练酷暑还难受。

这边长公主知道了,因和黛玉笑道:“平日里旁人劝他读书,他全当做耳旁风,这会子被比下去了。”

黛玉这几天冷眼看着,知道崔景行并非那种不知进取、安享富贵的纨绔子弟。但看他不论刮风下雨每日早起习武就知道了,只不解他为何不肯在读书上下功夫。

长公主道:“玉儿你所不知,他自幼一读书便犯困,偏好舞刀弄棒,要做什么大将军,立志要饮马瀚海、封狼居胥。驸马在世的时候可没少为他功课责罚他。”

黛玉抿嘴笑道:“原来如此。岂不闻诸葛先生有云,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阴阳,不知奇门遁甲,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为庸才也。可知为将者更应该多读书才是,否则日后两军对阵,如何调兵遣将呢?”

这话不知怎地叫崔景行知道了。他幼时父亲令他读书,无外乎是期望他能蟾宫折桂,光宗耀祖。旁人劝他也都是说要正经读书,日后好为官作宰之类的话。从未有人和他说过这些,独黛玉尊重他的想法,一时心头大震。从此竟改了性子,肯在书本上下功夫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那怀灵长公主本欲多留黛玉一段时间,奈何荣国府是黛玉的外祖家。自己纵使再疼爱黛玉也不好和人家外祖母抢人,一首将黛玉留在府上。只好挑了好些东西让黛玉带回去,又命崔景行好生护送回去。

荣国府那边收到消息,忙开了中门,贾赦、贾政等均在二门上等着。黛玉见此情形,心里五味杂陈。

一时进了荣国府,崔景行先见过贾赦、贾政等,又拜见了贾母。最后特意叮嘱紫鹃、雪雁二人好生照顾黛玉,若缺什么只管打发人去长公主府之类的云云,方告辞离去。

那宝玉原想去老太太那里见一见黛玉,却被贾政拘着送客。待崔景行走后,贾政又要考教宝玉功课。

那宝玉本就怕他父亲,兼之平日里只顾着和姐妹们玩,功课上也不曾用心,还不到贾政书房,就吓得首发抖。贾政见宝玉唯唯诺诺,想到那小侯爷不过比宝玉大一岁,言谈举止较宝玉强出百倍,越发不高兴。

待进了书房,贾政先问了几句论语,宝玉勉强答出。待问道何谓天地之道,宝玉急得首冒汗,支支吾吾只答不出。气的贾政罚他抄写中庸,又命宝玉好生读书,过两日还要考教他功课,唬得宝玉大气也不敢出。那贾政见了喝道,“孽障,还不离了我这里,仔细站脏了我的地。”宝玉方才低头唯唯诺诺的退了出去。

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并不相通。宝玉这边水深火热,贾母那边却是欢声笑语。贾母才见小侯爷对黛玉爱护有加,又听紫鹃说长公主待黛玉极好,心里高兴。

三春姐妹待客人走后,也来老太太跟前凑趣。姐妹们久不见黛玉,一时有许多话要说。众人围着黛玉,问黛玉长公主府上景致如何,每日都做些什么,又和黛玉说西府赏花听戏的情形。一时屋子里热闹得很。

黛玉见众姐妹都在,遂让雪雁将长公主赏的宫里时兴的宫花分给大家。雪雁一早就用签字写好分装好了。

“这是上用的通草花,又叫永生花。叫花不是花,叫草不是草,叫纸不是纸。是用通草木做的,跟真花似的。”

众人看果然栩栩如生,别致的很。贾母见黛玉几人相处和睦,西个姑娘坐在那里跟画似的,心里越发高兴。黛玉同姐妹们说了会儿话,就回芷萱院去了。

等宝玉出了贾政外书房到了老太太院子里,众人早散了。那宝玉刚挨了贾政的训斥,一想到自己还要抄写中庸,顿觉天都塌了,只好回去老实抄书去了。

却说黛玉回了院子,早有春雨等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几人不在这几天,宁国府那边设宴请老太太赏花好不热闹。

黛玉一面指挥紫鹃、雪雁等人将长公主赏的东西收好,一面听冬声汇报这几天府里发生的事情。

雪雁推测按照书中的情节,宝玉只怕己经和袭人两个偷试云雨了。想到这里雪雁对宝玉越发不喜,小小年纪不务正业,屋子里一堆莺莺燕燕,等他老了要还是这样子不就又是一个赦老爷。

雪雁也曾疑惑像黛玉、宝钗这样的女子如何能看得上宝玉。进了贾府后,雪雁渐渐有些明白了。比起贾琏、贾珍之流,贾宝玉算得上是好的了,对年轻女孩儿一贯是温柔小意的。归根到底,这个时代男女是不平等,像钗黛这样优秀的女孩子也只能受困其中。

细论起来那小侯爷也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却并无半分骄矜之气。每日早起习武也不见叫苦,身边不过就两个丫鬟负责打扫屋子,一个贴身服侍的丫鬟也无。哪里像宝玉这般娇气?有崔景行做对比,雪雁越发瞧不上宝玉;连带着有心撮合宝黛二人的紫鹃也渐渐歇了心思。

那宝玉与袭人自以为无人察觉,殊不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人墙。宝玉屋里的丫鬟没有一个省油的灯,个个都盯着宝玉,早有丫鬟婆子觉察出两人有了首尾了,只无人说破罢了。

梁嬷嬷私下里得了这消息,不好说与黛玉,只好命服侍的丫鬟婆子看好门户,尽量隔开宝黛二人。

这一日,雪雁奉黛玉之命往王熙凤这边送新做的点心。到了凤姐院里,却见王熙凤正在会客,雪雁就把东西给了平儿:“我们姑娘见院子里的白梅花开了,想起在家时吃过的梅花汤饼,一早便让我们做了。才做好,我们姑娘便让我给二奶奶送来,请二奶奶尝尝味道。姑娘常说二奶奶管家,每日大大小小少说又上百件事,实是辛苦,得空也该好生保养身体才是。身体才是第一要紧的,没个好身体,其他都是虚的。”

平儿叹口气,“林姑娘说的是,我们又何尝没有劝过,只是我们奶奶的性子如何肯听。”

王熙凤的性子精明能干,但看她协理宁国府那回就知道了,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出众。放在现代,做个高管,管理个公司也是不在话下。偏她生在了这个时代,一个女人再有才华也只能局限在这内宅里的一亩三分地罢了。

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时代,性格又泼辣,眼里容不得半点沙,也造就了她日后的悲剧。哭向金陵事更哀。很难想象眼前这样一个骄傲的女子,落得被休的下场该是何等凄凉。归根到底,是这个吃人的社会造成了红楼女儿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

平儿给雪雁倒了杯茶,雪雁喝了一口,又问道:“我们姑娘从小身体不怎么好,没少受吃药的苦。这几年饮食作息留心保养,竟也养好了,入秋以来连一声咳嗽也不曾闻。前儿请长公主命太医给我们姑娘请脉,太医也说我们姑娘身子无碍了。恕我说句僭越的话,二奶奶至今只一个大姐儿,说不得是素日操劳的缘故。很该正经请个大夫看看,调理身体,生下个哥儿才是要紧。否则你们奶奶攒的家私又留给谁呢?你们奶奶这会儿在忙什么呢?”

雪雁到并非重男轻女,只是这个时代,凤姐还是要有个儿子才能立足。原著中,黛玉没有亲兄弟,所以守不住林家家业,林如海也只能托孤荣国府。再看薛家,薛蟠虽说是个纨绔,但有他在,薛家的产业才能保住。若只有薛姨妈和宝钗,只怕家产早被族里弄走了。

雪雁知道自己作为林姑娘的丫鬟,说这些话未免有些多管闲事了。只是雪雁心疼凤姐一心打理荣国府,最终却落得个那样的下场。且凤姐素来对黛玉不错,两人的关系也很好,雪雁方出此言。但愿凤姐能听进去吧。

“才周姐姐带了一个老人家和一个小孩子来,说是祖上原和王家连了宗的,从前还走动过。只是如今大约是家计艰难,来找太太。太太如今不管这些事,二奶奶正陪着说话呢。”雪雁听了知道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一节,遂辞了平儿往芷萱院去了。

待雪雁回了院子,黛玉刚吃完一碗梅花汤饼,嘴角满意的翘起,是家里的味道。这梅花汤饼,是用梅花水和面,再将面擀成面皮,用梅花模具压成花形。再将花饼煮熟后捞出,放入炖好的清鸡汤,清淡不油腻,很合黛玉的口味。

见雪雁回来了,黛玉让人给雪雁盛了一碗。雪雁顺便和黛玉提了一嘴刘姥姥。黛玉听了,感慨刘姥姥年纪这么大了,还带着孙子来这里殊为不易。

梁嬷嬷听了也说,“想来是家里艰难,不然也不至于此。”

黛玉想了一回,“既如此,咱们何不拿些布匹、碎银子给她,也是一桩善事。”雪雁听了也很赞同,原著中刘姥姥也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黛玉遂让春雨包了些碎银子、布匹,给那刘姥姥送去。那刘姥姥来了一趟荣国府,没成想得了二十两银子,心里正激动。有了这二十两,他们一家总算能熬过这个冬天了。

正要回去,忽见一个身穿月白色缎袄儿、秋香色背心的姑娘,手里拎着个松绿色包袱款款而来。

周瑞家的认出是黛玉屋里的春雨,遂问:“你们姑娘可好?”

春雨笑着问周瑞家的好,“劳周姐姐关心,我们姑娘都好。我们姑娘让我给这位老人家送些东西来。”

春雨转身又和刘姥姥说道:“老人家,这是我们姑娘让我拿给你的。”那刘姥姥喜得只念佛,又问是哪个姑娘,要去给姑娘磕头。

春雨见状将刘姥姥扶起来,笑道:“我们姑娘是老太太的外孙女,老太太接了我们姑娘来,现下暂住在这里。我们姑娘最是心善。老人家不要多礼,赶紧回去吧,晚了城门该关了。”刘姥姥方才千恩万谢的拿了包袱同周瑞家的出去了。

王熙凤这里送走了刘姥姥,平儿进来移过抱枕服侍凤姐歪着,顺便把方才雪雁来过的事情说与凤姐听。

凤姐抱着小手炉道,“怨不得老太太、长公主疼她,模样气质自不必说,这几年行事越发周全了。且我看林姑娘身边这几个服侍的丫鬟都是不差的。紫鹃是老祖宗调教过的不必说,那雪雁并春夏秋冬水葱似的,个个出挑。尤其雪雁服侍林妹妹体贴入微,说话做事也是个有主意的,比外头许多小姐还强些。”

平儿道:“这话不差,听雪雁说林姑娘的身子大好了,可知是她们服侍的功劳。奶奶也得保重自己的身子。”

凤姐到底听进去了,点头道,“我何尝不想得空休息休息,实在是这府里大大小小的事繁琐的很。”得空凤姐还是悄悄打发人请了大夫来看,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且说那周瑞家的送了刘姥姥出去,又去寻王夫人。恰好碰上王夫人在梨香院同薛姨妈叙话,薛姨妈便让周瑞家的送一下宫花。众人才得了黛玉送的通草花,见这拿纱堆的宫花也都不着意了。

那周瑞家的到了芷萱院,黛玉正忙着做针线。外面小丫头进来报,“太太跟前的周姐姐来了。”黛玉心下疑惑,命人请进来。

待听到是薛姨妈让她送了宫花来,黛玉只微微一笑:“难为姨妈想着,想来这宫花定是好的。倒劳烦周姐姐跑一趟。紫鹃,给周姐姐倒茶。”

那周瑞家的见黛玉身着粉红色绣竹叶暗纹的立领中衣,月白色出毛绣梅花云锦对襟褙子,端坐在美人榻上,只低头看花样也不看那宫花,不由得有些心虚,喝了口茶就告辞了。

雪雁心下纳罕,待周瑞家的走了,因问黛玉:“那周瑞家的看人下菜碟,最后才送到芷萱院。姑娘可生气了?”

黛玉笑道,“这点小事,哪里值得我放在心上?你上次还劝我,如今自己倒忘了。有那生气的功夫,不如帮我看看花样,我要给长公主绣个香囊。”

雪雁看了一回花样,“依我看给长公主的,用萱草纹、祥云纹都很好。天气冷了,不若再做个昭君帽。再者上回小侯爷亲送了姑娘回来,何不给小侯爷也做一个香囊。我看麒麟纹、虎纹都很好。“几人选了会儿花样,又挑了料子。

黛玉又命春雨,“你得空去找一找上次做的和田玉簪。我记得有一对牡丹花的,倒也配得上宝姐姐。明儿让人去一趟梨香院,给宝姐姐送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