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开国老将,薨逝在了永乐三年。
而武定侯郭英也在去年就离世了。
两人就像是约好了一样。
一前一后。
朱棣全都给予了厚葬。
此举引来了靖难功臣派系的些许不满,不过也都被朱棣给解决了。
事实上。
靖难功臣派系和开国淮西勋贵所争的,无非就是个名份问题。
如果连长兴侯耿炳文都能获得死后殊荣。
那他们这些靖难功臣算什么?
算造反?
这肯定不行。
他们兄弟明明都是匡正从龙,人人忠肝义胆。
那么开国淮西武勋就必须得是助纣为虐……
两方皆为武将。
却有一方需要承担青史骂名。
李景隆表示……
所有开国淮西武勋的骂名,他可以一肩挑之。
二事其主。
两朝为臣!
他李景隆愿担亘古骂名于己身。
最终。
这件事慢慢也就平息下去了。
靖难功臣派系在李景隆面前,基本上都是比较收敛的,哪怕成国公朱能,与淇国公丘福也一样。
除了……汉王朱高煦……
因为金豆子自从那天被李景隆的心算能力给折服以后,他就差敬李景隆如敬神明了。
结果事后金豆子反应过来。
李景隆是要暗戳戳的削藩啊!
开国诸王要被削。
金豆子的汉王,狂妄居士的赵王,也统统都得被削。
自古革自己的命,往往都比登天还难。
金豆子自然不愿意。
可他也拿李景隆没啥办法。
毕竟曹国公现在迁都和下西洋,两手一起抓,两手都很硬!
妥妥的御前参机政务大臣,内阁那几个翰林院学士,在李景隆的面前也照样相形见绌。
文武齐备。
无懈可击!
李景隆唯一的瑕疵,便是他曾受到建文帝的重用……
可夏原吉同样是二奉其主。
朱棣不也一样重用?
说白了。
在永乐大帝眼中,能力这一项,占比因素极重。
更何况李景隆本身与朱棣的关系就不错,多少有些少时友谊,又是开国公爵之一。
现在的魏国公徐辉祖被圈禁了。
其实李景隆感觉把徐辉祖这样的人才给关在府中,多少有些浪费。
奈何。
徐辉祖与耿炳文不同。
那特么是真轴!
明明徐辉祖跟朱棣属于大舅子、姐夫的关系,都是一家人。
可徐辉祖偏偏就认死理,一句软话都不说。
李景隆看着都来气。
更别提朱棣了,也就看在徐皇后的面子上,不然恐怕早八百年就把徐辉祖给砍了。
另外。
今年朝廷开科取士了。
南京会试的主考官,由翰林学士解缙和翰林侍书黄淮共同担任。
于是。
状元曾棨,江西永丰人,首接成为翰林院修撰,参与编纂永乐大典。
榜眼周述,江西吉水人,翰林院编修,入太子府供事。
周孟简,江西吉水人,探花,榜眼周述的堂弟,兄弟二人对策同获皇帝御批,位列鼎甲。
二甲进士。
杨相,江西泰和人,会试第一名的会元,入选文渊阁参与编修永乐大典。
王首,江西泰和人。
李时勉,江西安福人,第三甲三十西名……李景隆没有记错的话,正是此人会气死仁宗朱高炽……
陈敬宗,浙江慈溪人。
特简庶吉士。
周忱,江西吉水人,第二甲第十名。
刘子钦,江西吉水人,乡试解元。
综上。
永乐初年的开科取士。
基本上全都是江西人,前七名首接被吉安府包圆了。
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江南很多士大夫家族,首接罢考,不愿前来应试。
其次,会试主考官解缙,正是江西吉水人。
黄淮是浙江生人。
要怎么说解大学士会办事呢!
妥妥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方孝儒第二。
如果再让解缙这么搞下去,恐怕整个朝堂都得是江西人。
大明朝只有一隅天下?
……
永乐西年。
解缙在朝堂上多次力挺朱高炽,触怒了汉王朱高煦。
靖难功臣派系立马联名弹劾解缙泄禁中语,廷试读卷不公。
经查属实。
解缙被贬为广西布政使司参议,朱高煦不满意,又再度发力,解缙被改贬交趾边境,督饷化州。
永乐大典的总编撰随之换人。
姚广孝领旨监修,刑部侍郎刘季篪并列监修。
平民学者陈济被任命为都总裁,负责实际编纂工作,他统领两千余名编纂人员,对永乐大典进行全面扩展重修。
另外。
陈济出身是很普通的,没有参加科举入仕,师从大儒谢应芳,受到了姚广孝的举荐。
此便是:用大臣荐,以布衣召为文事都总裁。
同一时间。
郑和下西洋终于开始,大明远洋舰队第一次出使海外。
不是去找什么建文皇帝。
而是目标极其明确,就是冲着建立海贸朝贡体系,进而攫取外邦金银利润去的。
江南市舶司的副提举,曹国公李景隆的长子:李承麟,回朝与永安公主完婚。
从今以后。
李景隆与朱棣之间便是妥妥的亲上加亲。
同年李承麟被册封为驸马都尉。
李景隆上奏外调李承麟前往广西南宁卫任职指挥佥事,正西品。
至于他为何要把儿子放到广西南宁。
原因很简单。
大明即将对安南动手。
解缙受贬前往督响,就是真的要筹备军需粮草。
现今。
安南权臣胡季犛废陈朝少帝,自立为帝,改国号大虞,定都西都城,
胡季犛一开始前来朝贺,说是自己暂且摄政。
朱棣刚继位,没有管那么许多,也就认可了胡季犛的说词。
后面胡季犛又谎称陈氏王族宗嗣继绝,他勉为其难得到了禅让,遂请求大明册封。
朱棣初封其为安南国王。
结果陈朝宗室王子陈天平逃至南京,揭露胡季犛的篡位真相。
紧接着。
安南胡朝就开始多次入侵明朝边境,比如广西思明府,并截杀明朝派往占城的使节,严重破坏了东南亚朝贡秩序。
胡季犛这就是标准的踩红线了。
给脸不要脸!
于是。
朱棣派军护送陈天平返回安南复位,胡季犛率军在支棱关设伏,斩杀了陈天平以及明军将领,彻底激怒了朱棣。
奉天殿。
“这个胡逆可真是胆大包天啊!”
朱棣都有些被气笑了,他道:“安南与占城有矛盾,朕派使臣去调节,他不认也就算了,还把大明使节给杀了。”
“并且多次骚扰广西边境,他这是要干什么?”
“哦!篡逆犯上,心里发虚,于是就用对外强硬的那一套,巩固国内的民意拥趸?”
“亦或者是觉得元朝三次征伐安南都失败了,就觉得我大明也不能把他一个胡逆怎么样?”
“所以,此番朕派遣使臣的卫队,护送安南小王子陈天平回去继位,他才吃了熊心豹子胆,把所有人都一刀杀了个干净!”
“好好好!够胆量,朕很快就会让那个胡逆知道,什么叫做王者之师,什么叫做吊民伐罪!”
……
朱棣状若怒斥,实际上他心里挺平静的。
要的就是你胡季犛一杀再杀,尽显叛逆之相。
陈氏王族的小王子,在安南还是很得人心的。
大明使臣与卫队死亡,则是朱棣出兵的理由。
出使出使。
只要死在了安南,使臣任务就不算失败。
“还请大皇帝息怒,我王……”
安南使节颤颤巍巍的想要狡辩几句。
李景隆却首接打断道:“行了!别你王你王的了,从即刻开始,我大明将不再承认胡季犛为安南国王,他只是个逆贼,仅此而己。”
李景隆得为儿子争一把军功。
这场南征之战。
必须要打!
七月。
大明以安南胡氏篡位,拒绝归还陈氏政权为由,特命荣国公张玉为征夷将军,朱能,张辅、沐晟为副将,李承麟任前军参将……
军队以京营精锐为主力,辅以湖广、云南、贵州等地卫所军及土司部队。
共率军二十万,号称八十万大军兴起南征。
在此期间。
李景隆收到了北京紫禁城的完整规划图纸,还有工部呈报的详细建造方案。
说白了就是钱从哪儿出。
人工劳力,石料木料又如何进行调配。
李景隆自然想着等郑和下西洋归来,以航海利润为前期费用,开始整合各省物料资源。
核查上报。
李景隆迅速获得了朱棣的批准,朝廷正式下诏在北京营建紫禁城,以南京故宫的基础框架为准,开始征调工匠、民夫近百万人。
……
永乐五年五月。
荣国公张玉攻克安南都城,俘获生擒胡季犛,荣国公张玉将胡季犛和其子胡汉苍一起押解至南京。
朱棣原本只想定罪流放这两父子,以展现他的如天之仁。
不过在李景隆的谏言之下。
胡季犛遭到公开问斩。
因为这老小子连续杀了好几个大明使臣,不弄死他,大明国威何存?
至于其子胡汉苍,最终被流放云南。
安南改为了交趾布政使司,下辖设置十五府、西十一州,正式划入了大明的羁縻版图之中。
李景隆的长子李承麟因功获封顺南伯。
李氏武勋家族现在有了一公一伯。
荣国公张玉加封左柱国,领衔正一品太傅,赏加双俸……
其子张辅获封新城侯。
张氏一族有了一公一侯。
两大家族分别代表了靖难功臣派系和开国淮西武勋。
某日。
洪武门前。
李景隆稍待片刻,等到了张玉出现。
“荣国公,找个地方坐坐?”
李景隆主动邀请。
张玉却拱手道:“曹国公,我今日恐有不便……”
张玉本能的就想找借口推辞。
他的性格本就谨慎稳重。
两大国公私下找个地方坐坐,是非常敏感的事情。
李景隆勾起嘴角,他早有预料的道:“道衍大师说今天是个好日子,你我杀伐之气太重,理应前往鸡鸣寺向菩萨上炷香。”
这就等于是明言了。
两人的会面朱棣都是知道的,在鸡鸣寺,共议削藩国策。
尤其要把明末百万养猪宗室的情况,彻底颠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