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糊涂开店,稀里糊涂当上了老板娘。黎彦把借来的十万元交给转让茶店的老板时才发现是自己原来单位的男同事。同事常年在福建跑公司的销售工作,是驻外的,只有开会或逢年过节才会回来。因为黎彦是公司的人事人员,回来时必须要去报到,领用公司的福利和现金补贴。同事在福建时常去考察茶叶市场,觉得利润可观就和妻弟商量在洛阳的新区开了茶店。因为新区一建设好,为了带动新区的经济,就把市政府丶区政府大部门机关搬至新区。那时的新区百废待兴,虽然建得漂亮却毫无人气。房价虚高,大部人仍住在旧城区,周六周日瞬间变为鬼城。所以大部分店铺经营不善,纷纷关闭,因为人流量少,常住人口少,大部分的生意都不适合做。可茶叶店却遍地开花,同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的店。那个时间最流行喝铁观音茶,同事加盟了一家挺有名气的连锁店,加盟费就花费了五万。因为同事回不来,妻弟在部队也没时间打理,雇了一个亲戚看店,经营了一年以后,发现生意根本不是想像那样,很少有人光顾,不得不忍痛转让。
因为需要连装修、货物丶家俱丶包装打包一起转让,费用高,总是谈不拢,碰见黎彦这样的两眼一摸黑,觉得立刻可以拎包入住,就一拍既合,把店里所有的东西都留下来,还有满满一冰柜的茶叶,那种三门的超大冰柜,茶叶是上一年进的,己过了最佳品饮期,但黎彦不懂茶,更不知道怎么进货,就稀里胡涂的接手了。
黎彦觉得自己要像在牙科诊所那时从头学起,可是生意怎么来呢?灵机一动,二楼不是闲置着吗?只放货太可惜了。于是她找人利用二楼的层高,打了一个阁楼,把二楼的货放进了阁楼,二楼装了空调丶隔断,隔出两个麻将室,茶叶不懂,先约人来打牌吧。
就这样先有了一些微薄的收入,先维持生活和给借会计那5万元的利息。一个月后闺蜜就后悔了,感觉这样下去一定会亏本,就要求撤股,半年后还清五万元,这压力瞬间就大了起来。
那时候大家茶叶的进货还是去产地进,既花费多又浪费时间,来回路上要一周时间,最重要的自己不懂茶,根本不知道怎么进货,更不懂得价格,去了也是挨宰,可自己手里的货却都不是新茶,卖这种茶不是自砸品牌,从加盟商那进利润低,可选的品还少,最主要的是有出厂日期,稍微一放就没有人过问了,必须进散茶,自己包装才能最大获利。可怎么才能短期内学习到茶叶的知识,了解茶叶的基本价位,而且总要先进一些货充充门面吧。反面的声音很多,有个领导来店里看了一圈问黎彦“你是不是钱多得没地方花了还是实在没事干了,赶紧回家带孩子去吧。姐姐说“干不下去了还回牙科来啊!"还有一首想接手这个茶店的同行,因为价格谈不拢只能放弃,听说有这么个小白高价接手了,来看热闹的,说:“你什么也不懂就敢接,我一年喝茶的费用都几万元了,等着关门吧。"甚至有个老板在黎彦隔壁开了一家更大的,装修更豪华的茶店,关键还雇了两个十八岁花一样,一掐一股水的少女,扬言要让黎彦倒闭,而那两个小姑娘也天天在冷嘲热讽,说:“人家店里都是格格,你家店里却是个嬷嬷。″因为那时候还珠格格正热播,人家是18,黎彦是38,人家穿上茶服像格格,黎彦穿上茶服,却成了嬷嬷。似乎山穷水尽了。
黎彦来到当地最大的茶叶市场,找了家货比较全,老板看起来也比较和善的店。进去后跟老板攀谈,各类茶高中低各要三款,每样要两斤,要求把进价,市场价都要写到本子上,说要回去了解一下,老板一问,觉得黎彦是个冤大头,这么高的价接的茶店,又是个小白,老板是个山西人,也不是茶叶产地,估计能做到今天这规模也走了许多弯路。老板说:“妹子,你也别进货了,回去赶紧也贴上转让,万一有人接手也少一些损失,像你这样跟本不可能挣,肯定赔钱。"
黎彦不信这个邪,说我得试试,你就把价格进价跟市场价都报给我,报价要低于别的门店卖价。批发老板没办法只好给她介绍了十几种,一样两斤,满满一大车还给黎彦送了过来。黎彦买了十几个玻璃展示瓶,把茶叶、价位明码标价,写了上去。那个时候的茶叶市场除了品牌,散茶都是不标注价位的,买茶叶跟买玉一样全靠运气跟老板的良心了。
黎彦这样一操作,相当于茶叶界的胖东来,有懂茶的顾客还真是一看价位不算高,买个一斤半斤的,卖了的茶叶黎彦就去补货,这样虽然开始有了生意,利润却太低,还是要从产地拿货的。
那个时候刚有淘宝、阿里巴巴,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什么叫互联网思维,黎彦就在淘宝、阿里巴巴上,只要地址在产地的,就要求要样品,有的商家免费就发过来了,有的商家要求要给运费才发样品,黎彦也一一答应,很快各种茶叶样品天来北往的发了过来,己经有上百种样品了。黎彦就一一品尝、比较,很快就锁定了几家供货商。基本是当地的茶二代,有了互联网思维,帮父辈们网上卖茶。
那个当地批发市场的老板看了黎彦的进价,非常佩服,有几款茶比他的拿货价还低。更神奇的是有个福建的从未谋面的小伙说愿意给黎彦免费铺货,半年后结款。说:“姐,听声音就知道你是个实在人,我相信你。″当那个山西老板老吴从黎彦那要了电话,也这么要求发货时,小伙子却拒绝了老吴。有了长期供货的产地茶农,现在就剩下找到买茶的客户了。
黎彦的思路很清晰,决定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从这条街入手,那个年代这一条街基本开的都是投资担保公司或装饰公司,他们都是潜在客户。可是他们都跟黎彦不认识,怎么打上交道呢?现在正值春季,而附近超市的水杯款式单调,价格还贵。先从这方面开始,黎彦去了批发市场,买了能摆摊的小推车,时尚的可以随身带的水杯,专业的品茶杯,还有养生的花草茶,第二天就在店门口摆了一个卖杯子的小摊,还有一个花草茶的小摊,花草茶都按功效分装成了每天用量小包装,这个思路当时也很新鲜,这样路过的顾客就会买个杯子再买几袋花草茶搭配喝,因为杯子时尚漂亮,有的女顾客会买两个杯子换着用。头一天就卖了六百多,这样很快不但大家通过购买货品,都成了朋友,隔壁的很多店的上班人员都会溜出来找黎彦喝茶聊天,而隔壁那两个十八岁的格格小姐因为经常板着一张臭脸,崭获了“冰山美人″的称号,因为黎彦的热情好客,两个小推车上的货卖完后,黎彦的茶店也成了这条街上的网红店。
第二条,去政府大楼推销,那个时候的政府大楼没有那么多监管,也没有那么多的摄像头,很容易就可以提着东西溜进去。因为黎彦的老公在区政府办公,因此有很多人本来就是熟识的。黎彦会装作去大楼里办事或送货,锁定目标去送了伴手礼,那些陈的茶叶就有了去处。很快就有了效果,有派自己下面的办事人员来买茶叶的,也有自己想喝茶叶,正好觉得收了黎彦的伴手礼,来光顾的,那个时候大家对茶叶不了解,都喜欢去熟人或熟识的店铺去买。这样一来二往的也就有了生意。
第三条约人喝茶,黎彦会有意识的隔三差五的约不同的朋友来店里聊天品茶,黎彦备好小零食,给大家讲解各类茶叶的品鉴方法及民间关于茶叶的小故事,黎彦风趣的讲解总让大家满意而归,去找黎彦喝茶聊天,成了大家的必备。喝茶是有瘾的,许多不喝茶的朋友也培养了喝茶的习惯,而且喝茶越喝嘴越刁,那一年又正逢中国的经济快速崛起之年,大家既不差钱又对未来满怀信心,茶桌上喝的是茶,谈的是生意,又可以加深感情,因此茶店的人络绎不绝。
这三招很快让黎彦赚得盆满钵满,半年后就还上了闺蜜的五万元,年底又还上了找会计借的五万元。儿子也考上了重点初中,似乎一切都往好的地方发展。
但是黎彦发现丈夫又出轨了,因为黎彦只顾忙店里生意,老公趁机总借口忙,回家越来越晚,甚至找理由夜不归宿。
黎彦偷偷查了丈夫的QQ聊天记录,密码是黎彦自己破译的,凭着超人的首觉,打开了聊天记录,上面记载着太多不堪入目的秘密。一个网名叫阿珂的美女跟丈夫保持着高频的聊天次数,一页页看不来,黎彦看到的是丈夫诉说着自己的不是,什么强势,霸道,不体贴,说完全没有感情,却给阿珂写诗送花买礼物甚至相约去开房。黎彦觉得两眼发黑,这么多年自己付出这么多,却被屡次背叛,上一次的背叛才刚隔三年,那些痛楚还历历在目,如果不是因为忙于茶店,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度过的。
闺蜜的老公们也纷纷出轨被闺蜜抓包,几个刚西十多岁的女人一起陷入了中年危机。闺蜜岑芳自己既能干长得又漂亮,老公却没什么本事,可就这么个不起眼的老公也在外面撩起了妹。闺蜜阿惠因为丈夫常年驻外,却从丈夫同事那里得到各种暗示,让她去看丈夫的QQ相册,因为以前阿惠从不上网,不得不也打开了丈夫的聊天记录,看到丈夫公然把和那个女人拥吻的照片堂而皇之得放到QQ相册里,甚至在阿惠生日当天,阿惠在商场里意外碰见了应该是出差在外的老公搂着那个照片里的女人,拿着大包小包的。他们碰见的一瞬间,都不相信会这么巧合。事情己经无法隐瞒,阿惠的丈夫带着那个女人约阿惠去咖啡馆谈判,阿惠说那是她第一次去咖啡馆,那天是丈夫和那个女人并排坐在阿惠对面,傲娇的说,反正你也看到了,只要阿惠同意离婚,什么条件都可以,他只要求跟阿惠离婚。阿惠那天哭得很伤心,因为她母亲早逝,父亲又找了一个女人回来,父亲带她跟弟弟,继母带了个姐姐跟哥哥,这样的六人组成了家庭,结果可想而知,阿惠说自己不想离婚,不想让孩子过她以前的生活,而且阿惠说自己的丈夫把自己当块破抹布般就扔了,只为跟她离婚,就答应所有的条件,自己该是多么的不堪,她想不通。闺蜜淑静的丈夫是国企的高管,单位有两百多人,丈夫强势,很大男人主义,在家不做饭不做家务不管孩子,所有一切必须听他的,也从不关心淑静,但淑静却是喜欢浪漫的生活,而且淑静长得最美,人也很温柔,就有别的男人趁虚而入,淑静出了轨,被丈夫抓了包,也在谈离婚。
真是人到中年不如狗,似乎所有人都陷入了感情的危机,不同的是男人要的是事业,女人却紧紧抓住这缥缈的感情,不舍得放手。这就是男女之间的差异吧。
都说中年夫妻没有了爱情只有亲情,其实连亲情都不算,因为亲情不会消失,但是爱会,其实不爱了就是不爱了,哪有什么亲情,不过是都不愿意放弃自己己有的利益,硬拿亲情捆绑彼此,折磨彼此。
黎彦陷入了沉思,自己该何去何从,那些熟悉的梦境又撕咬着黎彦,梦里的哭泣声,姐姐,救我,姐姐,救我,风声,浪声,锁链的碰撞声越来越清晰的出现在梦中。黎彦觉得自己在痛苦的生活中一点一点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