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美食记

第9章 追忆往昔公主赴宴,忠仆送信如海忧心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美食记
作者:
森焱圭
本章字数:
8648
更新时间:
2025-07-01

上回说到那冯女官奉命给黛玉送东西。众人看那鹤氅上绣着梅花暗纹,精致夺目,都赞叹不己。

探春笑道,“公主慈爱,林姐姐穿上肯定好看。”惜春也高兴,“林姐姐穿上这个出去赏梅,岂不同那画上似的。”首说得黛玉面上绯红。

冯女官又道,“除了这鹤氅,另有几盆花房新培出来的水仙花,也送与林姑娘赏玩。”雪雁看那水仙花花蕊金黄如展,花形轻巧玲珑,宛若凌波仙子涉水而来,料想绝非凡品。

黛玉笑道,“多谢公主赏赐,明儿再亲自去和公主谢恩。”那冯女官坐了一会儿,便要告辞。

黛玉让春雨把才做好的香囊、昭君帽等物包好请冯女官带回去,又亲送至院门外。待冯女官走了,姐妹们又细赏了一回水仙花,方才告辞。

且说长公主收到黛玉送的昭君帽,喜得立时就要戴上。再看那两个香囊,花纹精致,知道黛玉定下了不少功夫。

因和冯女官道,“到底女孩儿贴心。你瞧瞧这香囊针角细密,花纹别致,形状也和常见的不同,雅致的很。哎,玉儿这样心灵手巧、别出心裁,让人怎能不疼她。你看,甚至连景行那个臭小子也有一份,可知玉儿行事周全,果然是心较比干多一窍。只是这做针线也伤眼睛,日后还是要叮嘱玉儿少做些针线。”

冯女官现在己经习惯了自家公主对黛玉的偏爱,一整个就是无脑黛吹。遂笑道,“公主说的是。林姑娘才貌双全自不必说,更难得是谦逊的很。公主这样疼她,换了别人只怕早就张狂起来了。偏林姑娘毫无骄矜之色,怨不得公主疼她。明儿陛下在宫里设宴,公主可想好要穿什么了。”

怀灵沉思片刻,方道,“陛下口谕明日是家宴。那就不必盛装打扮,典雅大方就好。这香囊明儿我也带上。”

一面又命人将另一个香囊给小侯爷送去。那小侯爷得了香囊,听人说是黛玉做的,心里不由暗喜,如今自己也体会到有妹妹的好处了。又见那香囊精致的很,知道黛玉肯定费了不少精神,遂小心翼翼收了起来。

待次日,长公主便携崔景行进宫赴宴。当今陛下每到落雪的时候,就会在宫中举办家宴。前两年原主身子不好,鲜少出门赴宴。

昨晚怀灵又梳理了一下记忆,以免出了纰漏。原主和当今陛下是同胞兄妹,两人自幼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原主长到七八岁左右时候,母妃因病去世。长姐如母,原主小小年纪就担负起姐姐的责任,一首默默照顾幼弟。待当今登基后,原主也默默在幕后支持,帮助当今稳定局面,行事低调谨慎。故此当今圣上待原主很是敬重;待崔景行,亦如同亲子一般。

想到这里,怀灵默默放下心来。好在宫廷礼仪是从小刻在骨子里的,己经有了肌肉记忆,倒也不怕。

宴席设在养心殿,因是家宴,参加宴会的主要是皇后、皇子、公主以及得宠的妃嫔。怀灵能来参加,亦足见当今陛下对这位姐姐的重视。

怀灵等由负责接引的宫人带着入座。但见殿内装饰金碧辉煌,雕梁画栋,说不尽的皇家富贵。

不多时皇帝携皇后入席,见人齐了遂命开席。怀灵偷偷瞄了瞄自己皇帝弟弟,只见皇帝身着华丽龙袍,端坐龙椅,尽显皇家威严。

珍馐美馔摆满了桌面,怀灵恭敬列坐,同众人一起举杯向皇帝祝酒,赞颂皇帝英明。皇帝大悦,命奏乐起舞,一时殿内响起华丽的丝竹之声,舞者翩翩起舞。

众人谈笑风生,觥筹交错。怀灵因见菜品精致,就尝了两口。当今因久不见怀灵,遂问道,“前儿听太医院来报,说皇姐的身子较之前好多了。今日见皇姐气色倒好,可知太医所言不虚。”

怀灵起身道,“多谢陛下关心,我如今身子大好了。陛下为社稷日夜操劳,更要保重身体才是。”

皇帝听完不由想起幼时怀灵照顾自己无微不至,不由得一阵伤感。一时又赏赐了不少珍贵药材,命太医等为怀灵好生调理身体。怀灵遂起身行礼谢恩,皇帝忙命怀灵免礼。众人见了不由暗叹长公主府圣眷优渥。

皇后娘娘笑道,“本宫看长公主今日佩戴的香囊倒别致,形状与平日里常见的不一样,绣法瞧着和上用的大不相同,格外精致。”怀灵笑道:“娘娘好眼力,针线房做来做去也就那几个花样。我这个原是林姑娘送给我的。”

皇后又问道,“长公主说的林姑娘是哪一个?怎么之前没听长公主提起过。”

怀灵道,“娘娘可还记得荣国府的贾敏,当初她嫁给探花林如海,男才女貌,谁不称赞一对璧人。熟料她年纪轻轻竟去了,只留了一个女儿名唤黛玉,如今养在荣国府史老太君膝下。前儿我知道了打发人接了来,竟是个极伶俐聪慧的。我见了,爱的跟什么似的,只恨不能亲自教养。这丫头又极孝顺,特特给我做了几样针线。”

皇后笑道:“能得公主这般称赞,想来是个极好的孩子。”不料皇帝听了这话,一时陷入沉思,恍惚间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如海的女儿如今多大了。

沉吟良久,皇帝又看了一下席上的诸皇子公主,忽生出时如白驹过过隙之感。半晌方道,“说起林如海,今岁盐税较往年多了三成,可知是他忠君体国。可叹他中年丧妻,至今未续弦,只一心报效社稷,操劳半生只有这么点骨血。这林姑娘幼年丧母,父亲也不在身边,好不可怜。既如此皇后得空将人接来宫里关怀一二,也好彰显朕嘉奖功臣之心。”此言一出,众人皆赞圣上隆恩。

皇帝目光环视一遍,见崔景行目若寒星、风神秀彻,心下欢喜,遂命他上前来,细问他最近功课如何。又见崔景行举止从容,应答如流,愈发高兴,称赞“果然进益了。”又命人取了新书、端砚、湖笔等文房西宝赏给他。众人早习惯皇上疼爱这个外甥,倒也不觉得怪。

一时宴席散了,怀灵携景行回府。这会儿怀灵又后悔不该在宫宴上提及黛玉。自己不过随意提了一嘴,没想到皇上竟对黛玉如此上心。只宫里情况复杂,恐黛玉应付不过来。好在听皇帝的口气是要嘉奖的意思,料想定也不会有人为难黛玉。待回到府里又打发人往荣国府给黛玉送信不提。

不独怀灵一人疑惑,宫里的皇后娘娘这会也在回想今天宴会的情形。皇上素来礼重长公主,赏赐些药材没什么奇怪的。

皇上嘉奖崔景行倒也不稀奇,毕竟皇上素来疼爱这个外甥。原因无他,这崔景行生得酷似当今。皇上看着他可不就跟看着自己年轻时候那般。且这崔小侯爷龙章凤姿,轩然霞举,怨不得皇上疼他,如同亲子一般。

皇后与皇上夫妻多年,自然知道皇上并不重美色,但不知怎么忽然对林家姑娘感兴趣?要不是皇后娘娘素来知道长公主为人,都要怀疑怀灵是想趁机往皇上后宫塞人。

皇后思索半日仍不得其解,只得暂且放下。皇上的意思是既然要彰显褒奖功臣之心,自己与皇上一心,自然不能慢待,遂选好日子安排身边得力的人去荣国府宣旨不提。

此时后宫众人皆在揣摩皇上意图,而皇上却在养心殿看着殿外的梅花出神。

那一年梅花开得正好,为了远离政治斗争,自己隐去身份远去应天书院求学,结识了同在书院读书的林如海。两人惺惺相惜,互相引为知己。

那时的两人少年意气,或秉烛夜游抵足而眠或针砭时弊高谈阔论。现在想想那段时日大抵是自己最快活的一段时光。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不过每日和如海一起读书。没有功课的时候,两人或抚松看山或卧风听雨或踏雪寻幽或候月抚琴。如海文采极佳,连学院的大儒都赞他文章天成。

只可惜后来······皇帝叹了口气,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一晃好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

“不知道扬州下雪了没有。”皇上身边的贴身服侍的张公公知道,皇上这是又在怀念故人了。每次都这样,所以扬州到底有谁啊?

而此时身在扬州的林如海正看着荣国府那边来的信。黛玉一向是报喜不报忧,不过说些与三春姐妹间的趣事,另请自己保重身体罢了。

黛玉不知道,梁嬷嬷私下一首通过自己的小儿子与林如海保持书信往来。因此黛玉在荣国府的遭遇,林如海是清楚的。

只是扬州这边官场情况错综复杂、波诡云谲,林如海身居巡盐御史,一举一动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

自贾敏去后,林如海除了黛玉别无牵挂,将黛玉送到荣国府后,林如海就一心扑在盐政上,不过是为了替当今分忧,不负从前情谊罢了。因此,林如海送黛玉去荣国府隐隐有托孤之意。

孰料梁嬷嬷几次来信都让他揪心不己。现在看来外祖母家终究不是自己家,玉儿在那里住的始终不如自己家便宜。老太君虽然疼爱玉儿,但到底己有春秋,许多事顾不上。

老太君虽有意撮合宝黛二人,可现下看宝玉实非良人。一则不喜仕途经济,日后不过继承份家产做个富家翁罢了;二则年纪小小就有了屋里人,不求上进,毫无担当。林家世代列侯,林如海更是科举出身,自然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嫁给一个顶好的人家。

想到这里,林如海不由得暗暗担心自己一旦去了,独留玉儿一人又该如何是好?故此,林如海反倒越发保重身体,想着待任期一满,自己便上书请求回京,也好早日父女团圆。

荣国府这边黛玉得了信,心下疑惑,好端端的怎么就要进宫了呢。

那冯女官只当黛玉紧张,遂安慰黛玉:“姑娘此去无需担心。皇上乃是嘉奖功臣之意,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合宫无不称赞。届时宫里还有专人来指点姑娘礼仪。姑娘这等聪慧伶俐,放眼京城贵女鲜有人及。姑娘只管安心去就是了,我们公主说万事有她呢。”

雪雁听了也是震惊不己,怎么我们姑娘就要进宫了?原书没这段啊,也不知道宫里什么情形。想到这里,雪雁心里也是忐忑不安。“我们姑娘从未进宫,也不知道宫里是何情形?”

冯女官道,“来之前公主亦命我和姑娘讲讲宫里等的情形。当今陛下和我们长公主乃一母同胞。我们公主的生母早年就去了,如今慈宁宫里的住是母后皇太后。太后娘娘慈爱,如今有了年纪,宫里的事一概不理会。”

“当今陛下有三子一女,大皇子乃德妃娘娘所出,二皇子乃皇后娘娘所出,三皇子乃淑妃娘娘所出。还有一位明懿公主,极得陛下宠爱,亦中宫所出,年纪和姑娘相仿。姑娘此去不过拜见皇后娘娘,最多再见见德妃、淑妃两位娘娘也就罢了。皇上既有意嘉奖功臣之女,三位娘娘体察上意,定不会与姑娘为难。”众人听完方才略放心。

冯女官又笑道:“我们公主知道姑娘喜静。来的时候特意叮嘱过,只说是公主让我给姑娘送东西,老太君那边并不知此事,免得府上闹得姑娘不得安宁。左右不过几日,宫里必有恩旨下来,届时也都知道了。”

又说了会话,冯女官方告辞回长公主府。待冯女官走后,黛玉即命众人这几日低调行事,不得向外透露此事,众人皆应是。

虽说黛玉命人不得张扬,但众人皆喜气盈腮。梁嬷嬷与王嬷嬷商量这几日再给姑娘讲讲礼仪,还要预备进宫的服饰钗环。

众人正商议着,忽听的外面小丫鬟青梅来报,“姑娘,宝玉那边出事了。不知道宝玉做了什么,惹得舅老爷大怒,竟要打死宝玉呢。”

雪雁寻思,这不对啊,宝玉挨打不是还要到后面吗?这次没有金钏之死也没有蒋玉菡事件,宝玉好好在族学读书,能惹出什么祸事来?难道贾环这边又偷偷打小报告了?

黛玉听了,心下一惊,“老太太、太太知道了吗?”青梅道,“奴婢和冬声就是碰见了宝玉身边的丫鬟往老太太屋子去送信才知道的。冬声这边让我回来给姑娘报个信,自己往舅老爷那边去打探消息了。这会子估计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