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那宝玉不知道做了什么,竟惹得政老爷大发雷霆,喝命要打死他。
黛玉这里得了消息,心里不禁又气又忧又怕。气的是宝玉不争气,惹得老太太一把年纪还为儿孙忧心;忧的是老太太年纪大了,恐她身体承受不住;怕的是舅舅管教宝玉甚严,若气头上来打伤了宝玉又该如何?
黛玉起身就要去宝玉那里看看。雪雁忙劝道,“姑娘快别急。冬声往舅老爷那里去了,只怕不多时就有消息了。老太太、太太多半己经知道了,想必这会子也往舅老爷那里去了。舅老爷纵然要教训宝玉,也断不会忤逆老太太,料想宝二爷定然无事的。再者现在情况不明,这会只怕舅老爷、老太太、太太、宝玉那边都是乱糟糟的,姑娘去了也不能。何不等情况弄清楚了再说?”
黛玉闻言这才坐下。见黛玉仍不放心,梁嬷嬷遂又安排朱衣、绿罗两人往老太太、宝玉那边去看看情况。
不多时,冬声急急忙忙地回来了,先灌了一杯茶,喘了口气,“姑娘,我才从舅老爷那边过来。我听那边的人说,舅老爷今儿不知怎的忽然去了一趟族学,回来的时候宝二爷也跟着。待进了舅老爷的院子,舅老爷就命人关了院门,堵了宝二爷的嘴,让下人往死里打。太太、珠大奶奶、琏二奶奶都赶来来劝,舅老爷竟也不听。好容易老太太来了,舅老爷方才住手。奴婢远远看着,院子里乱做一团,再后面宝玉就被抬着出来了。”
黛玉一听,也有些担心宝玉,现在两人之间感情虽不如原著中来的那么深,可宝玉素来对姐妹们都是好的。听见他被打的抬出来,亦不免担心,意欲去宝玉那边探望。
梁嬷嬷道:“现在宝二爷那边上下定然忙乱的很,姑娘去了反倒不便。依我看,姑娘如果放心不下,不如打发丫鬟们送些东西过去。明儿再同三位姑娘们一起去探望宝二爷岂不更好?”黛玉素来敬重梁嬷嬷,便依言让雪雁取了生肌玉红膏给宝玉送去。
雪雁拿了膏药,便往宝玉处来。待到了宝玉处,只见老太太、太太们、李纨、凤姐都在。宝玉趴在床上,面色煞白,嘴里只是喊疼,一群丫鬟、婆子围着宝玉团团转。老太太抹着眼泪,王夫人哭着喊,“我的儿”。凤姐和李纨在一旁劝着。李纨面上犹有泪痕,想来才哭过。政老爷不在,大约是被老太太赶出去了。
雪雁看着心里首摇头,瞧这架势,不知道得还以为宝玉是平了战乱,擒了反贼,身负重伤回来了呢。这贾家祖上也是靠军功起家的,谁知到了贾琏、贾珍、贾宝玉、贾环这一代,竟连一个能打也没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贾家如今后继无人,日后落寞也是必然。
雪雁上前见过了老太太、王夫人,就把膏药给了袭人,“我们姑娘听说宝二爷挨打了,让我来看看怎么样了。这个生肌玉红膏,是解毒止痛,活血生肌的。”
这宝玉屋里那么多服侍的人,又有老太太、王夫人盯着,料想定然无事。自己来这一趟不过是为了安一安黛玉的心,送完药交待清楚后,立刻就走了。
待回了芷萱院,朱衣、绿罗都回来了。这两人大概把事情的原委弄清楚了。雪雁这次倒猜错了,还真不是贾环打小报告。
原来政老爷每日不过和清客们读书下棋吃酒罢了,府上的俗务一概不怎么管的。雪雁有时候也会想,这贾政是运气好生在了荣国府这样钟鸣鼎食之家,可以每日附庸风雅不理俗务。要是运气不好,托生在普通人家家里,没准儿就是个读死书的穷酸秀才。不怪王夫人那样,代入一下,老公小儿子没一个靠得住的,唯一靠谱的大儿子去了,大女儿入宫多年前途不明,人不发疯己经很强大了。
谁知料这政老爷今日突发奇想要去族学看看,结果正撞上宝玉等人闹学堂,首把贾政气个仰倒。好容易将闹事的人分开,细问才知道如今族学竟乱成这个样子了。
家境贫寒者如金荣,为了些好处就做了薛蟠的娈童;豪富者如薛蟠,在学里肆意妄为,横行霸道。好好的一个读书的地方竟被搞得乌烟瘴气。偏宝玉也不学好,竟和这些人搅在一起。
贾政一面打发人给贾珍去信让他好生整治族学,一面让人领着宝玉回去。宝玉唬得不敢说话,只得跟着。待进了院门,立即喝命宝玉跪下。也不问他做什么大闹学堂,立刻叫人拿板子来。
众人见情形不对,早有人往老太太、王夫人那边去信。贾政见王夫人来了,想起薛蟠来越发生气。“这个祸根在学里做出那样的事,祖宗的脸面都叫他丢尽了。今日再不管教,日后只怕要惹出天大的祸事来。”王夫人苦劝不住,还是老太太来了,贾政方才住手。
待老太太训斥完贾政,领着众人抬着宝玉走了。贾政想起族学种种不堪,顿觉心灰意冷,竟滚下泪来,心中暗叹,“老祖宗拿命挣下的基业,奈何子孙不肖,日后自己有何脸面去见祖宗。”
因着黛玉在,两人提起贾府族学的情况也是遮遮掩掩。黛玉何等聪慧,早猜着七八分了,只当作不知,心里却感叹贾府族学乱成这样,可知后继无人了。自己还记得幼时母亲提及荣国府是何等富贵,谁知这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如今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母亲泉下有知,不知道怎么伤心呢。又想到老太太年纪这么大了,还要为儿孙操心,一时不免担心外祖母身体。
雪雁见黛玉似有伤心之态,又上前来劝,“姑娘既担心老太太,何不明天一早去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见了姑娘定然欢喜。才长公主让冯女官送了上好的燕窝来,我让夏荷用红枣百合一起炖了,这个补气安神最好。姑娘费了半日的神,不如尝尝这个罢。”黛玉方趁热吃了半盏不提。
老太太这边细细叮嘱了宝玉房里服侍的人,终究还是不放心,又命琥珀在看着方才回去。其实老太太自己何尝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可自己一个年迈的老人又能怎么办呢?
贾家族人太多了,难免良莠不齐,贾珍自己也是个荒唐的,更不要提约束族人了。如果子孙出息,自己也不愿意把孙女送去宫里。
宝玉是个不爱仕途经济的性子,若一味拘着他,又怕重蹈珠儿的覆辙。自己有意撮合宝黛二人,也是想有林如海照拂,加上自己的体己,宝玉也能衣食无忧,做一辈子富贵闲人。
偏王夫人更中意薛宝钗,不然府里金玉良缘的流言怎么传出来的?想到这里老太太也忍不住叹气。王夫人实在短视,薛家有钱不假,可自薛父去了早就大不如前了,更不要提薛宝钗还有个到处惹祸的哥哥。贾母想起薛蟠在族学里的污糟事,心里越发不满,贾家断不能和这样的人家结亲。
次日黛玉到老太太处请安,正碰上三春,众人约好一起去看望宝玉。等到了宝玉处,只见宝玉屋子门口一个看门的丫鬟婆子也无,屋里静悄悄的,心里暗暗诧异。
待进了室内,只见宝钗面上绯红,低头绞着手帕,“……就是我们看了也心疼。”宝钗一向端庄大方,给宝玉一种稳重大姐姐的感觉,今日露出这小儿女的娇俏姿态来,引得宝玉一时看呆了,早忘了疼了。两人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一时也没注意进来的几人。
今儿跟着黛玉的是雪雁,进来看到这场景心道,好好好,名场面又让我撞上了。只见宝钗在床头坐着,言语中满是对宝玉的心疼,双颊绯红比平日更美三分,谁看了不动心?再看宝玉,见宝钗如此关心自己,嘴角疯狂上扬,人都痴了。
雪雁留心去看黛玉,只见黛玉面上有些许尴尬,倒瞧不出什么。还是探春率先打破尴尬,“二哥哥今儿觉得怎么样?我们来看你了。”一面说,一面放重脚步,面色如常,只做什么也没看见。
宝玉听见探春说话方才回过神来,宝钗见众人进来了忙收敛神色。惜春问道,“屋里怎么一个丫鬟也不见?”宝玉道,“才刚袭人还在,想是给宝姐姐倒茶去了。”
宝钗被众人撞见,心里正不自在,“今儿你们人倒齐全。”黛玉道,“才去给老太太请安,正好遇到姐妹们,就一起过来了。”又问宝玉现下感觉如何。宝玉见姐妹们都来关心看望自己,心下畅快,只说不妨事,己经好多了。
雪雁见宝玉一脸喜色,心里忍不住吐槽,看来这政老爷还是打轻了。众人又坐了一会儿,方散了。那宝玉因挨打坐卧不便,索性和学里告了假。老太太心疼宝玉,只命他静养几个月,喜得宝玉后面养好了也只推说身上不好,不去上学。这事后话暂且不提。
没过几日,凤仪宫就来人传皇后娘娘口谕,宣黛玉入宫觐见,又有专人来指导黛玉礼仪。
黛玉一早知道消息,因此并不惊讶。贾府众人得了消息都来贺喜,见黛玉一切如常,面无半分骄矜之色,皆暗暗称赞。
老太太听来的人说因林如海盐政上有功,圣上有嘉奖之心,故有此事,心里也替黛玉高兴。又让鸳鸯从自己私库里挑了几样首饰为黛玉装扮。
王夫人素来不喜黛玉,谁承想黛玉竟蒙皇后召见,心里颇为不乐,只说“宫里规矩大的很,林姑娘可要当心,仔细冲撞了贵人。”黛玉听了微笑应是,王夫人一拳打在棉花上,更加气闷。
雪雁心听了里暗骂,偏你见不得人好,我们姑娘礼仪好着呢。先前冯女官来的时候就曾指点过众人礼仪,皇后娘娘这次又派了专人指导,黛玉聪慧不过几遍就会了。
宝钗得了消息,心里更是泛酸。论起来自己样貌学识哪里比不上黛玉,偏自己没个好父亲,哥哥也是个不争气的,一味只知道玩乐,家业都守不住。
这次宝玉挨打,又引出了薛蟠在族学做下的荒唐事,贾政对薛蟠越发不喜。连王夫人都私下里和薛姨妈说,要好生约束薛蟠。
自己看不过,略劝了哥哥几句。谁知那薛蟠竟说出,“妹妹难道是看宝玉挨打心疼了不成?那宝玉有玉,妹妹这金锁要有玉才能配,怕是心里存了想头。”气的宝钗脸涨得通红。薛姨妈素来溺爱薛蟠,也只是训斥他两句罢了。
自己一个女儿家能怎么办呢?贾府里的下人常私下议论薛大爷行事荒唐,自己偏还要装作不知,每日如常给老太太、太太们请安。只待无人处,私下里痛哭了一场。
独宝玉知道消息后,又发起痴性来,“那宫里是个不得见人的地方,大姐姐己经被困在里面了。林妹妹快别去了。”众人听了这痴话,也都不理会他。
次日一早,黛玉妆扮好便往贾母处来。贾母见黛玉身着银红色绣祥云纹织金锦小袄,藕荷色青莲纹百褶裙,头戴金累丝衔珠小凤钗,愈发显得亭亭玉立、秀色夺人,心下满意。
贾母将黛玉搂在怀中细细看了一遍,并无不妥,又叮嘱了一番。黛玉一一应了,辞别贾母往宫里去了。
一路上黛玉等都有些忐忑不安,待进了宫中,早有小太监奉命引黛玉往凤仪宫去。跟着的雪雁给负责接引的小太监递了个红封,“我们姑娘初次入宫,不知公公如何称呼?”
那小太监得了红封,心下高兴,“奴才是凤仪宫的人,姑娘叫我徐公公就好。姑娘放心,长公主一早递了牌子,现下也在凤仪宫等着呢。”
原来怀灵怕黛玉第一次进宫紧张,特意一早来给太后、皇后请安。黛玉等听了顿时安心不少。
雪雁见一路上桂殿兰宫、琼台玉阁,说不尽的金碧辉煌、天家富贵,心中感慨,怪不得都说富贵迷人眼呢。
那徐公公见黛玉等人第一次进宫,却目不斜视,面色如常,心下暗暗称赞。这林姑娘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是个百里挑一的美人。小小年纪又进退得宜,当真是钟灵毓秀。只不知道日后长大了又是何等风姿。
不多时到了凤仪宫,徐公公引着三人往偏殿等着皇后娘娘传召,自己则进去复命。皇后正和怀灵两人吃茶说话,听闻黛玉己经到了,人还在偏殿候着,忙命人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