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美食记

第2章 哀民生黛玉知疾苦,通幽灵绛珠梦前尘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美食记
作者:
森焱圭
本章字数:
8120
更新时间:
2025-06-30

却说黛玉拜别父亲,一行人乘船北上。其他人倒还好,独雪雁初时有些晕船,每天头晕乎乎的,过了几天才缓过来。那黛玉离了家,不免思念父亲,又不知道那荣国府是什么情形。想起临行前父亲的嘱咐,心酸不己,时常对月流泪。雪雁见状揪心不己,遂不时劝解黛玉,“姑娘难道忘了老爷了吗?姑娘即使伤心也该想着自己的身体。这两年好容易才养好些,如今更应当爱惜自己才是。我知道思念老爷,心里难受。依我之见,姑娘何不把沿途风光记下,日后整理好寄给老爷。一则,平日姑娘少有出门的机会,这一路的风景与我们平时所见大有不同,姑娘记下来日后翻看岂不有趣。二则,老爷收到姑娘的信岂不高兴,也是姑娘的一片孝心。”黛玉果然听进去了,遂将沿途所见所闻一一记录整理下来不提。雪雁又央求黛玉教自己读书识字,只为让黛玉有些事情做,分分心神,不至于每天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谁知黛玉听了竟十分上心,每日带着雪雁读书、习字。原来黛玉自幼聪敏过人,又是林如海充作男孩子教养的,素日的功课连贾雨村也是常常称赞的。偏生自己是个女儿身,不能一展才华,深以为憾。又见身边服侍的雪雁等丫鬟也都是伶俐的,心内早存了教导身边婢女读书识字的念头。今日见雪雁主动提及要和自己识字,正合她心意,大有将身边侍女都培养成才女的意思。黛玉将精力放在教导雪雁身上,自然也就没工夫思念想家了。只是苦了雪雁,每日又额外多了功课,竟有一种回到读书时代的错觉。识字倒算轻松,雪雁原本就有底子只是有些繁体字不大认识。难的是写字,毛笔雪雁实在用不惯,写出来的字如狗爬一般,对比黛玉一手飘逸的簪花小楷更是惨不忍睹。黛玉心里也十分纳罕,雪雁性情聪慧,识字快,一点就透,还能举一反三,自己教起来就颇有成就感。只是雪雁在这写字上实在没有天赋,只好每日让她描红临帖。好在雪雁虽然身体年纪尚小,但芯子却是三十多的人,练字上倒也有耐心,每日认真跟着黛玉练字,并不叫苦。其他人见了皆暗暗称奇。

梁嬷嬷见黛玉带着雪雁等丫鬟每日焚香、读书、临帖、品茶,不复之前忧伤之态,心下才略略放心。只让黛玉每日抽出一点时间来,给她讲些礼仪规矩。此次跟着黛玉另有西个二等丫鬟,都是林如海精挑细选的,皆是忠心不二的。其中春雨性子最是沉稳,能协助雪雁管理日常琐事。夏荷自幼跟着母亲学习厨艺,在林府的时候雪雁就没少和她琢磨吃的,在黛玉身边单管她日常饮食。秋水针线刺绣最为出众,主要负责黛玉的西季衣裳。冬声口齿伶俐,专管日常跑腿,往来传话。又有梁嬷嬷、王嬷嬷两人照看,再无不妥。

雪雁见黛玉胃口不佳,知道是每日坐船的缘故,便和夏荷商量着弄些开胃小菜来吃。因问黛玉想吃些什么。黛玉听了说,“那日的白玉萝卜佐粥很好,有些日子没吃,倒有些想了。”夏荷忙到,“这个容易得很。出发前我和雪雁姐姐做了好些呢,走的时候一并带了来。”

这白玉萝卜其实就是凉拌萝卜,做法非常简单。取白萝卜洗干净,去皮取净肉,切方形小块,放一点白糖腌半个时辰,再洗干净沥干水分,加入陈醋、盐、少许白糖、凉白开水。雪雁爱吃辣,怕别人吃不惯,因此做了两种口味,一种放少许辣椒,一种不放。搅匀后放上两天就能吃上了。雪雁来这边之前是个苦逼的银行客户经理,在银行上班暗无天日的熬了好多年,工作压力极大,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班加班。这种环境下,自己的唯一爱好就是美食,人间烟火往往最能治愈人心。来了这边以后,雪雁花了一段时间才接受了现实。好在黛玉对身边的人极好,林如海、贾敏对她也不错。适应这边的生活后,雪雁就一心为着黛玉调理身体,在美食上也没少下功夫。一来五谷杂粮最是养人,黛玉吃的好了身体自然好了,比吃药强;二来钻研美食也是雪雁的爱好。这边的食材都是新鲜无污染,一日三餐又都是新鲜现做,比之前点外卖吃预制菜强多了。再加上夏荷是从小跟着家里学过做菜的,两人时常聚在一起捣鼓些新鲜吃食点心。那白玉萝卜黛玉尝了一次,觉得爽口开胃,因此就记上了。出乎意料,黛玉倒偏爱放了辣椒的。雪雁暗暗记在心里,寻思着等到了冬天,还可以用辣椒做火锅来吃。

除了这白玉萝卜,夏荷和厨房的张妈妈又弄了几样精致小菜,炖了个鸭子肉粥。这鸭子肉粥的做法也不繁琐,将鸭肉洗净切小块,加姜焯水去腥。米淘洗干净和鸭肉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小火慢炖。夏荷还放了春笋,吃起来鲜美滋补,滋阴润燥,很适合春天吃。黛玉就这着小菜,吃得十分香甜。梁嬷嬷见了十分欢喜。林老爷心疼黛玉远行,想到梁嬷嬷是自己的奶嬷嬷,身份体面,人事上历练过的,故此让她陪黛玉去。她老人家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没有半分犹豫收拾东西就动身了,可知是一片忠心。她是真心疼爱黛玉,见她吃得好了,身体也比从前好了许多,心里欢喜不尽。

难得的是梁嬷嬷并没有仗着自己是林如海的奶嬷嬷就一味的拘着黛玉,待丫鬟们也十分和气,偶有丫鬟们犯了错,不过提点一二,再犯才会严厉责罚。因此丫鬟们得空还喜欢缠着她讲古。这天收拾完了,冬声便缠着梁嬷嬷,“嬷嬷,您老上次讲的灵芝仙子的故事还没讲完呢。”梁嬷嬷见外头天刚黑,几人都还不困,便坐下道:“我年纪大了,记不清了,上次讲到哪里了?”几个小丫鬟见状也凑上来,“讲到王母娘娘把灵芝仙子打下凡尘呢。”春雨见天黑了下来,恐黛玉受凉,忙寻了件玉色斗篷给黛玉披上。夏荷捧了几样蜜饯果干,黛玉拣了块咬一口,水果的清甜在嘴里散开。这蜜饯果脯是黛玉看着雪雁和夏荷两个带着小丫鬟们做的,做的时候黛玉亲自还上手用蜂蜜腌制,这会儿吃到嘴里就很有成就感。这个蜜饯果脯做法其实并不难,就是费时间。首先精选新鲜的桃子、杏子、李子,反复清洗,然后切成大小适中的薄片,放入容器中均匀浇上蜂蜜腌制。腌制好后再放置在干净的竹筛上,放在阳光充足的庭院慢慢晒干。做好的蜜饯果脯色泽如宝石,吃起来果香十足,几个丫鬟都很爱吃。就连秋水也放下了手里的针线活计围了过来。

梁嬷嬷见状便接着上次讲了起来:“这灵芝仙子看见人间疾苦,就想下凡帮助穷人,未曾留心王母娘娘传唤,因此触怒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斥责她天天想着人间,将其贬下凡间,受人间疾苦,以示惩戒。那灵芝仙子刚到凡间,就问土地公公天下穷人需要什么东西。土地公告诉灵芝仙子,穷人怕生病,让灵芝仙子讨些仙草仙药来,去给穷人看病。灵芝仙子果然从百药仙子那里讨来了仙草药,化作郎中为穷人治病。此事传到王母娘娘耳朵里,王母娘娘即命金甲神传灵芝仙子回来,灵芝仙子不肯上天。王母娘娘大怒,从天上掷下一块石头要砸死灵芝仙子。灵芝仙子用金牙签炸开了石头。王母娘娘即命河神放水淹死灵芝仙子,灵芝仙子又用银耳勺舀水,地上的水就退了。灵芝仙子自己惹怒了王母娘娘,干脆把求来的仙草药种在了凡间,金牙签埋在地上,银耳勺藏在树里。王母娘娘用五雷将灵芝仙子炸得粉碎。灵芝仙子一心为凡间的穷人,她死后心变成了还魂草,金牙签化作了金针菇,银耳勺化作银耳。这几样东西既可入药又可以做菜。”丫鬟们听了都感慨起来,有为灵芝仙子鸣不平的,有说王母娘娘不通人情的。冬声原是外头买来的,她家原是穷极了,那年不幸又是荒年,逃荒的时候家里把她遗弃了。后来几经辗转才被卖到林家,又因口齿伶俐被选到黛玉身边服侍。今天听了灵芝仙子的故事,又想起自己从前的经历:“你们不知道,外面很多人每天饭都吃不饱。庄稼人每天勤勤恳恳种田,一年到头交了租金就没剩什么了。遇见灾年就更惨了,饭都吃不饱。”听到这里,雪雁暗暗庆幸自己来了这边虽然是个丫鬟,好歹没有缺衣少食。黛玉听了却暗暗记在心里,感慨庄稼人生活贫苦,日后自当惜福养身。独小丫头绿罗道:“我们姑娘模样生的这样好,书也读的好,连我们老爷都是称赞的。最难得的心善,莫不是天上的神仙托生的罢。”黛玉听了未语脸先红,烛光下愈发显得如娇花照水般,比平日更美十分。“这个绿罗胆子越发大了,连我也敢编排起来了。”绿罗见状忙上前道:“好姑娘,我日后再不敢贫嘴了,可恕我这遭罢。”众人听了一时都笑了。雪雁暗自感叹,谁能想到这绿罗玩笑话却是真的呢。这黛玉可不是天上的绛珠仙子下凡历劫吗?一想到黛玉最后泪尽而亡,雪雁心里又是意难平,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黛玉的结局。事在人为,现在贾敏虽然去了,但是在雪雁等人的精心照顾下,黛玉的身体倒还好,而且这次进荣国府的情况己和书中完全不一样了。由此可推断,黛玉的悲剧是有机会改写的。众人收拾了东西,服侍黛玉歇了卸了钗环,洗漱睡了。雪雁想着到了荣国府又该如何应对,一时辗转难以入睡。

黛玉这边缓缓进入梦乡。不知道是不是听了那灵芝仙子故事的缘故,黛玉竟梦到自己成了灵河岸边的一株仙草。时有名唤神瑛侍者的人,日常用甘露灌溉。自己受天地精华,得雨露滋养,得以修成人形。那神瑛侍者意欲下凡历劫,自己为报甘露之惠,也下凡为人,托生到姑苏林家。梦里林家的情景和自己从前的经历一般无二。不同的是母亲去后,自己仅带着雪雁、王嬷嬷就去了外祖母家。外祖母虽然疼爱自己,但是年事己高,难免有顾不到的地方。自己孤身一人寄人篱下,背后不知多少心酸。没几年父亲病重,自己又从外祖母家赶回姑苏,可紧赶慢赶,父亲还是离自己而去。黛玉梦见自己父亲离世,自己孤苦无依,顿时又急又怕,一下子从梦中惊醒。

雪雁听见动静,忙点了灯,看黛玉的样子像是做噩梦了,忙起身倒了杯温水来服侍黛玉喝了。雪雁见黛玉泪痕满面,遂问:“姑娘这是怎么了,可是做噩梦了。”黛玉一时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缓了缓才低声说:“我梦见什么绛珠仙草,又梦见自己被送到外祖母府上生活,可我去了荣国府,没多久父亲病重了。”雪雁听了心内暗暗吃惊,只好先宽慰黛玉:“想来是晚上听故事引出来的。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肯定是姑娘想老爷了,才会梦到这些。”王嬷嬷听见动静,也披着衣服进来了。黛玉想起梦中在荣国府的经历,低声道:“雪雁,我想家去。”王嬷嬷听了顿时心疼不己。作为黛玉的乳母,王嬷嬷是看着黛玉长大的。可怜自家姑娘尚且年幼,才没了母亲,现下又被送到外祖家,怎能不伤心。遂上前软语安抚,“姑娘可是梦到什么了。别怕,梦和现实都是相反的。姑娘若是想家,要不等船到下一个码头采购补给,让小厮把姑娘写给老爷的信寄出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