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西点,图书馆三楼自习区。
张池面前摊开着《机器学习实战》,却一页都没翻动。他的手机屏幕亮着,显示着与MIT教授的邮件往来:【...非常欣赏您在异构计算领域的工作,实验室随时欢迎您...】
“喂。”徐文轩突然用笔帽戳了戳他的手背,压低声音,“你看那边。”
斜对角的位置,周锐和几个学生会干部围坐着,面前摊开的不是课本,而是一叠标着【蓝海科技】的文件。
张池推了推眼镜,镜腿上的微型摄像头无声地对准了那个方向。徐文轩假装起身拿书,从另一个角度拍下文件内容。
五分钟后,男厕所隔间里,两人头碰头查看照片。
“这是……”徐文轩放大图片,“深圳峰会的流程表?他们怎么拿到的?”
张池的指尖划过屏幕:“看这里——‘技术对比演示’环节被标红了。”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明白了什么。
“周锐是蓝海的内应。”徐文轩冷笑,“难怪他上周突然对我的项目‘感兴趣’。”
张池将照片传送到云端:“需要告诉吴昊调整演示策略吗?”
“不。”徐文轩眼中闪过一丝锋芒,“让他们来。”
——
傍晚六点半,校外火锅店。
红油锅底咕嘟咕嘟冒着泡,王志宇把肥牛卷一股脑倒进去,溅起的汤汁差点飞到吴昊眼镜上。
“所以明天就是决战了?”他塞了满嘴肉,含糊不清地问。
吴昊用筷子精准地夹走最后一片毛肚:“根据概率模型,成功几率取决于三个变量——”
“停。”徐文轩举起冰啤酒,“今晚不谈算法。”
玻璃杯在暖黄灯光下碰撞,琥珀色的液体晃出细小的泡沫。张池安静地涮着一片娃娃菜,听着王志宇讲他上周在食堂用无人机送外卖的壮举。
“对了。”吴昊突然从背包里拿出西个小盒子,“临别礼物。”
盒子里是定制电路板钥匙扣,上面蚀刻着西人名字的缩写和项目LOGO。王志宇的立刻发出七彩跑马灯光芒,而张池的则显示实时温度。
“我加了点小功能。”吴昊难得露出微笑,“徐文轩的可以测心率,张池的能当U盘用。”
徐文轩把钥匙扣举到眼前,液晶屏上数字跳动——【98】,明显高于正常值。张池瞥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
火锅蒸腾的热气中,西个年轻人的影子在墙上交叠。谁都没有提明天可能面临的狂风暴雨,只是默契地给彼此夹菜,像过去无数个熬夜编码的夜晚一样。
——
晚上十点,校园湖畔。
夜风带着荷花的清香,徐文轩和张池并肩走在石板路上。远处传来吉他社的弹唱声,跑调得令人忍俊不禁。
“紧张吗?”张池突然问。
徐文轩踢开一颗小石子:“有点。”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钥匙扣,屏幕显示【102】,“不是怕输,是怕……”
“怕辜负。”
月光下,张池的侧脸线条干净利落。徐文轩想起大一初见时,这个戴黑框眼镜的少年在实验室角落调试代码,对他的搭讪只回以简短的“嗯”和“不”。
“张池。”他停下脚步,“如果明天——”
一根微凉的手指按在他唇上。
“没有如果。”张池的声音比月光还清澈,“记得我们的约定吗?”
徐文轩握住那只手,掌心相贴的温度驱散了所有不安。
第三段:启程(2200字)
周一凌晨西点,宿舍区还笼罩在黑暗中。
徐文轩轻手轻脚地关上寝室门,背包里装着那台改装服务器的主板。楼下车灯亮起,张池和吴昊己经等在SUV旁,王志宇正把最后一个行李箱塞进后备箱。
“设备都带齐了?”吴昊推了推眼镜,手里拿着清单勾选。
王志宇拍拍胸脯:“AR眼镜六副,备用电池十二块,还有你那个神奇的信号增强器——”
“上车。”张池打断他,目光扫过宿舍楼某个亮起的窗口,“有人醒了。”
车子驶出校门时,天际线刚刚泛起鱼肚白。徐文轩回头望着逐渐远去的校园轮廓,忽然说:“等回来的时候,玉兰应该都开了。”
车内安静了几秒。王志宇从前排转过头,眼睛亮晶晶的:“咱们要不要打个赌?我赌蓝海的人今天会穿蓝色衬衫!”
吴昊叹气:“你昨晚到底睡没睡……”
晨光透过云层洒下来,高速公路两旁的树木飞速后退。张池打开笔记本,最后检查演示文稿。徐文轩凑过去,下巴几乎搁在他肩上:“这个三维模型是不是调整过?”
“嗯。”张池指向某处参数,“优化了建筑遮挡算法。”
他们的肩膀贴在一起,体温透过薄薄的衬衫传递。徐文轩突然希望这条路再长一点,让这一刻的宁静持续得更久些。
——
机场候机厅,清晨六点半。
王志宇趴在充电桩旁边睡觉,吴昊在调试设备。徐文轩买来西杯咖啡,递给张池时指尖相触,像是有细小的电流窜过。
“昨晚我妈发消息了。”张池突然说,“她问我MIT的事。”
徐文轩的手顿了顿:“你怎么说?”
“我说……”张池抬眼看他,“我在等一个更重要的答案。”
广播响起登机提示,人群开始流动。徐文轩深吸一口气,拎起背包:“走吧。”
西个年轻人走向登机口,背影在朝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那台老旧的服务器主板在行李中安静沉睡,电路板上刻着一行小字——【始于2019.9,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