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北京

第5章 琴谱里的沉默(2005 年秋)

加入书架
书名:
火柴北京
作者:
青灯轻剑斩黄泉
本章字数:
2810
更新时间:
2025-04-28

曹父的皮鞋跟碾碎《月光奏鸣曲》的谱页,泛黄的纸边还留着母亲的钢笔字:“给我的小阿飞,每个音符都是星星的碎片 —— 妈妈在病房等你弹给我听”。九岁的曹飞蹲在地上捡拾残页,指尖被毛边划破,血珠滴在母亲的明信片上 —— 苏晚晴穿着病号服,在肿瘤医院的花园里比耶,身后的紫藤花架下,摆着她最爱的立式钢琴。

“弹钢琴能让你妈退烧吗?” 曹父的烟头在暮色中明灭,火星溅在琴谱残页上,烧出焦黑的斑点,“下个月的靶向药又涨价了,你还在这摆弄这些破纸?” 他转身时,工装裤口袋里露出半张缴费单,“肺癌早期” 的字样被磨得发白,那是母亲确诊三个月来,第三次住院的费用清单。

曹飞没敢抬头,盯着父亲鞋底的煤渣 —— 那是他在锅炉厂打两份工的印记。母亲住院前,总在天台弹《卡农》给他听,父亲会靠在槐树上笑,说她的琴声能让星星落进茶杯里。但现在,父亲的笑纹被黑眼圈取代,每次看见他偷练琴,眼里就会燃起怒火,像锅炉房里永不熄灭的煤火。

深夜,曹飞溜进储物间,用母亲的旧琴弦绑在扫帚把上。琴弦摩擦竹枝的声响很闷,却让他想起病房里母亲的咳嗽声,总在深夜三点准时响起。他对着铁窗练习《生日快乐》,这是母亲教他的第一首曲子,跑调的音符撞在生锈的铁皮上,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却惊不醒蜷在折叠床上的父亲 —— 他白天要在锅炉厂扛煤,晚上在便利店值夜班,枕头下藏着母亲的琴课表,页脚画着歪扭的小太阳。

十二岁生日前夜,曹飞在福利院后巷捡到生锈的铁皮吉他。琴弦的震动频率让他浑身颤栗,那是母亲化疗后第一次抱他时的心跳节奏。他躲在锅炉房练习,琴弦划破指尖,血珠滴在琴箱上,却听见父亲的脚步声逼近。“又偷钱买这破烂?” 父亲的吼声里带着颤抖,琴头的草莓熊贴纸被撕成两半,却没注意到曹飞袖口藏着的 —— 母亲从医院寄来的拨片,铝制边缘刻着 “给我的小月亮”。

那晚,曹飞在父亲的工装裤口袋里发现张字条,是母亲用医院便签写的:“孩子他爸,阿飞的音感很好,别让生活磨钝了他的耳朵”。字条背面是父亲的字迹,歪歪扭扭写着:“晚晴,锅炉房的煤又涨了价,医生说你的药不能停……” 墨迹在 “药” 字上晕开,像滴未落的泪。

十七岁那年,曹飞在父亲的工具箱底层发现个铁盒,里面装着母亲的校徽、褪色的演出票,还有他十二岁时被砸毁的铁皮吉他残件。琴箱内侧贴着张缴费单,日期是母亲去世前一周,“放弃靶向治疗” 的签字栏上,父亲的名字洇着泪痕,旁边用铅笔写着:“晚晴,对不起,我想给阿飞留把完整的琴”。

此刻,曹飞终于明白,父亲每次砸琴时的怒火,都是害怕失去妻子和儿子的伪装;那些刺耳的咒骂,背后是他在锅炉房偷偷收集的音乐杂志,每一页都折着角,写着 “等阿飞长大”。就像母亲在病房里用输液管编的琴弦手链,就像父亲藏在煤堆里的修复工具,有些爱,总要穿过生活的重压,才能在沉默中,织就光的形状。

多年后,当曹飞在 “夜归人” 吧台后擦拭母亲的旧琴谱,发现父亲曾在某页空白处用煤灰画过吉他 —— 笨拙的线条旁写着:“晚晴,今天阿飞在巷口弹《小星星》,路过的护士说,像你在花园弹的那首。” 字迹被擦过多次,却仍清晰可见,像道永远调不准,却始终温暖的弦。

原来有些沉默,是生活给爱的考验。父亲用粗糙的手掌捂住琴弦,不是熄灭星光,而是害怕自己给的光不够亮。而当曹飞在母亲的病房里第一次弹响完整的《生日快乐》,父亲躲在门外抹泪的模样,终将成为他生命中,最沉默却最动人的,爱的和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