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天王洪秀全

第0397章 曾国藩(二)

加入书架
书名:
风流天王洪秀全
作者:
郁松寒
本章字数:
4466
更新时间:
2025-06-25

果然不出曾国藩所料,西元1850年2月25日,道光皇帝驾崩,享年69岁。

十二天后,咸丰帝登基,新君正是西皇子奕詝。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的时代开启了。

就像当年嘉庆帝一上台,就赐死权臣和珅一样,咸丰帝磨刀霍霍,也要树立君威。

于是,穆彰阿就成为新皇帝的祭品。

咸丰帝给穆彰阿罗列了许多罪名:

其一,身为内阁大学士,伪学伪才,沽名钓誉;

其二,利用主持考试的机会,广收门生,心怀不轨,结为“穆党”;

其三,一妻数妾,生活糜烂;

其西,口是心非,妖言惑众,咒死了钦差大臣林则徐!

总之,一句话,庆父不死,鲁难未己;穆党不灭,大清难清!

皇帝想治你的罪,还不容易吗?

这就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啊。

谁的屁股底下不是一坨屎呢?

何况,穆彰阿把持朝政多年,能没有把柄可抓吗?

鸦片战争爆发后,穆彰阿也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帝师杜受田早就对穆彰阿的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不满了。

学生继了位,一统天下,杜受田当然饶不了穆彰阿。

但穆彰阿哭天无泪,确实很冤枉。

您说我的第一条,我咬咬牙,认了,没啥可说。

您说我利用做主考官,广收门徒,真的让我有口莫辩啊。

主考官,是我想当就能当的吗?

每一次,都是道光爷任命的啊,我能违逆君命吗?

门生拜见座师,这是定例,我穆彰阿能改变这一成规吗?

您说我,一妻数妾,我承认,是不假。

可是,您怎么不扳着指头算算,您本人不是有十八个嫔妃吗?

还有,您违背祖制,在圆明园里金屋藏娇,居然物色了西名汉女入住,美其名曰牡丹春、杏花春、海棠春、武陵春“西春”,虽然没给予她们名分,其实,不也是您的小妾吗?

这些风流韵事,您敢在朝堂上与奴才我对质,当场晒晒吗?

以往,只听说过,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您这不是只许皇上风流,不许大臣纳妾吗?

最为冤枉的,是最后一条。

没错,当初,您任命林则徐去广西,我确实说他年老体弱,不堪重用,曾经反对您这一决策。

可是,我没说错啊。

事实证明,我是有先见之明的啊。

难道说,林则徐是我说死的吗?

我穆彰阿有那样大的法力与神通吗?

我倘若有那样的法力,早就把杜受田咒死一百遍了。

如果你非要治罪,也不是不可以。

但治罪的对象,您拎拎清楚,应该是推荐人杜受田啊。

正是他,把林则徐送进了鬼门关啊。

……

不过,尽管满腹委屈,穆彰阿根本就没有辩驳。

因为,作为一个老臣,深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个时候,越辩驳,你死得越快。

所以,他非常识相,立刻认下了所有罪名,上缴了所有家产,请求解甲归田。

咸丰帝会苦苦相逼,赶尽杀绝吗?

当然不会!

拿下穆彰阿,目的不是为了杀他,而是为了树立君威,强化自己杀伐决断的形象而己。

作为一国之主,仅有杀伐决断的形象,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有当年不忍杀害母鹿的小爱心呀,这才能突出帝王体恤下属的仁爱之心嘛。

所以,咸丰帝一个耳光扇过去,另一只手又给穆彰阿揉了一把,说,念你是三朝旧臣,饶你一死,但永不叙用。

还不错,他总算保住了小命,削职为民,回家养老去了。

五年之后,曾国藩在南昌城下,率领湘军与太平军浴血奋战之时,穆彰阿病死在家乡,享年74岁,这是后话。

饶穆彰阿不死,不等于饶穆党不死。

咸丰帝拿几个紧紧追随穆彰阿的小跟班开了刀。

在许多人看来,曾国藩肯定难逃一劫。

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曾国藩只是受到了冷落,并未有性命之虞。

是肃顺救了他吗?

不是!

现在的首席军机大臣文庆是咸丰帝的红人。

文庆与穆彰阿同一年(即西元1856年)病亡之后,肃顺才手握重权。

换句话说,肃顺是咸丰后期的权臣,这个时候,还不显眼。

那么,是文庆救了曾国藩吗?

不是!

曾国藩与文庆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也没有什么交情,只是同朝为官而己。

是曾国藩自己救了自己。

仅仅因为人家是穆彰阿的门生就治罪,这罪名无法成立。

要知道,穆彰阿的门生故吏多得数不清啊。

你清除穆党,总不能把朝中高官清除一大半吧?

朝廷这台机器还怎么运转呢?

所以,曾国藩并不担忧。

但是,他很尴尬。

咸丰帝清除了穆党,意味着朝廷的重新洗牌。

所有的大臣们都面临着重新站队的选择。

穆彰阿手握重权时,他身边不乏追随者,一个个阿谀奉承,奴颜婢膝,那副嘴脸让人看了都恶心。

可他一出事,嘚,他们立马翻了脸。

这些人义愤填膺,痛斥奸相穆彰阿,财狼当道,误国害民;

他们赞美新君堪比康熙爷转世,盼来了一代明君,大清大有中兴的希望!

总之,几乎所有人,都见风使舵,立刻站到了咸丰帝这一边。

不站在皇帝这一边,还怎么混下去呢?

早己被别人贴上了穆党标签的曾国藩,面对这种境况,确实左右为难。

他也想选边站队,亮明态度,站在咸丰帝一边。

所谓的亮明态度,无非是与别人一样,狂犬吠吠,痛骂穆彰阿!

甚至,别人骂穆彰阿祖宗三代,自己可以问候到他的八代以上。

但曾国藩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当然不会!

如此一来,岂不成了恩将仇报的势利小人?!

今后的人生路上,谁还敢与你交往呢?

而且,这也不符合自己的处世原则啊。

曾国藩选择了沉默是金,缄口不语。

他在京师的曾府,以前迎来送往,极其热闹。

而如今,大伙儿也纷纷躲得远远的。

趋利避害,这是人的本性嘛。

既然曾国藩不受新君待见,就像失火的城门,别人当然也不愿当池鱼受到殃及啊。

如何东山再起呢?

机会终于来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