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罢不能

第325章 抵达镇南关

加入书架
书名:
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罢不能
作者:
弥音儿
本章字数:
5732
更新时间:
2025-07-01

晏时叙带领禁卫军精锐一路昼夜兼程,除必要休整补给外,不敢耽搁任何时间。

然而,一路行来,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越接近荆州地界,官道上流民渐多。

他们大多神情惊恐,拖家带口地向北迁徙。

襁褓中婴儿的啼哭嘶哑无力,老者拄着木棍步履蹒跚,绝望的气息弥漫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

询问之下,才知道这些都是镇南关附近城池的百姓。

他们都听闻镇南关即将被弃,南诏鬼兵与疫魔肆虐,整个荆州的百姓最后都得死。

他们担忧战火蔓延至自己所在的城池,故而提前举家逃难。

也有迟些举家搬迁的百姓说,镇南关现在有钦差大臣坐镇,对方是皇贵妃娘娘的嫡亲兄长,还有其妻南宫氏。

朝廷都派他们来了,说明不会放弃镇南关。

可百姓们还是抱有怀疑的态度,对方身份固然尊贵,但要是守不住镇南关,护不住荆州的百姓……

他们这些附近城池的百姓,也离死不远了。

所以,举家逃难的百姓还是源源不断。

恐慌如同无形的瘟疫,随着流民的脚步蔓延开来,冲击着沿途州府的秩序。

“陛下。”

随行的兵部尚书苏湛岳忧心忡忡,原本就忧心自己的儿子,此刻看到这样的场景,差点没有维持住脸上的淡定从容。

“流言汹汹,民心浮动,若不尽快将陛下御驾亲征的消息宣传出去,恐生内乱。且这些流民混杂,难保没有南诏细作煽风点火。”

晏时叙面色沉凝如铁,鹰隼般的目光扫过官道两旁死寂的村庄和田野里枯萎的农作物,最终落在那条蜿蜒如长蛇、望不到尽头的逃难队伍上。

“传旨沿途州府,开仓放粮,搭建临时棚户,妥善安置流民!严查谣言源头,张贴告示,言明朕己御驾亲征,镇南关绝不会弃!凡敢妖言惑众、煽动民变者,立斩不赦!”他顿了顿,又道:“另,命暗卫司即刻撒网,给朕再次清查那些藏在流民里的南诏奸细!宁可错抓,不可放过!”

命令迅速下达,沿途州府官员不敢怠慢,一面开仓赈济,一面派兵维持秩序,宣讲皇帝亲征的消息。

告示贴满了城邑乡野,皇帝御笔亲书的“镇南关永不弃”六个遒劲大字,如同定海神针,稍稍稳住了惶惶人心。

暗卫也如幽灵般行动,接连揪出几个传播谣言、试图制造混乱的南诏探子。

就地正法,悬首示众,以儆效尤。

队伍进入荆州地界,空气骤然变得潮湿闷热,仿佛一块浸透了污水的厚布捂在口鼻。

一股难以言喻的腐败气息,混合着草木腐烂和某种腥甜的味道,浓得化不开。

道路两旁,开始出现倒毙的牲畜尸体,肿胀发黑,蝇虫嗡鸣;

甚至偶尔能看到无人收敛的尸骸,衣衫褴褛,被乌鸦啄食得面目全非,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恶臭。

一些村庄寂静得可怕,只余断壁残垣。

随军的一位太医面色凝重如铁,驱马上前,声音着急道:

“陛下!此间秽气深重,还请传令下去,所有禁卫军即刻以白巾浸药汁蒙住口鼻。严令兵士不得饮用生水,凡水必烧滚。驻扎营地务必远离死水洼地,营周需遍撒石灰驱虫避秽。但凡接触过尸骸或病患者,衣物需沸煮,身体需以烈酒擦。”

晏时叙颔首:“准!即刻严令执行!违者,军法从事!”

他勒紧缰绳,望着前方阴霾笼罩的天空,心中忧虑更甚,荆州外围腹地尚且如此,镇南关前线又是何等惨烈?

又过了三日,御驾抵达荆州治所——云襄府。

眼前景象令人心头发紧。

城门紧闭,吊桥高悬。

城头上,守军刀枪林立,弓弩上弦,气氛紧张如拉满的弓弦。

城下,黑压压聚集了数千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百姓,群情激愤,如同沸腾的油锅。

领头数人手持棍棒、锄头,正在高声叫骂,声音嘶哑愤怒。

“狗官安道合,给我们滚出来!你是不是要把我们都卖给南诏蛮子换你们活命?!”

“镇南关不要了,我们荆州也不要了是不是?!朝廷不管我们死活了吗?”

“开仓!放粮!让我们进去!不然就砸了这破城!横竖都是死!”

城上守将满头大汗,喊得声嘶力竭,嗓子己然沙哑。

“乡亲们!冷静!休听谣言啊!皇上己经御驾亲征,就在路上!镇南关绝不会丢!大家冷静!千万冷静啊!不要中了奸人的计!”

然而,恐慌和愤怒如野火燎原,人群的骚动愈发剧烈,推搡拥挤。

眼看就要失控冲击城门,突然有人指着后方惊呼:

“快……快往后看!那……那是什么?!”

众人齐齐转身,顺着那人的手指望去。

玄色龙旗!

巨大的玄色龙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紧接着,沉重而整齐的铁蹄声由远及近,如同闷雷滚过大地,震得脚下黄土微微颤抖。

一支沉默而肃杀的军队,出现在众人视野中。

为首者,玄甲耀眼,外罩明黄色龙纹战袍,玄色龙旗迎风招展,如乌云蔽日,铁蹄声由远及近,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一支沉默而肃杀的军队,出现在众人视野中。

为首者,玄甲耀眼,外罩龙纹战袍。

他策马而来,气势如渊似岳,待他靠近,无形的帝王威压弥漫开来。

“龙……龙旗!是御驾!皇上真的来了!”

“天啊!是皇上!那人穿着龙袍!错不了!”

“皇上来了!我们有救了!镇南关有救了!”

城上守军激动得声音发颤,几乎落下泪来。

城下喧嚣的人群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目光都死死聚焦在那马背上的身影上。

愕、惶恐、犹疑、一丝不敢置信……种种情绪交织。

晏时叙勒住战马,停在人群前数丈之地。

他缓缓摘下头盔,露出那张年轻却棱角分明、充满威严的脸庞。

环视众人,晏时叙一字一句,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朕此来,就是要告诉尔等,也告诉天下人!”

“镇南关,是大晏的南大门!一寸山河一寸血!朕在,关在!朕的子民,一个都不会放弃!”

下一瞬,他的声音陡然转厉,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森然杀意。

“谁说朕要弃关?此等祸乱军心、动摇国本的谣言,是何等居心叵测之徒散播?!尔等不明就里,受人煽动,聚众围城,冲击官府,形同叛逆!按律,当斩立决!”

人群瞬间跪倒一片,领头的几人更是面如土色,浑身筛糠般颤抖,不停磕头,额头瞬间见血。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晏时叙话锋一转,语气稍缓:“然,朕知尔等亦是受奸人蛊惑,惊惧之下行差踏错。念尔等初犯,且情有可原,此次聚众之罪,朕,暂不追究!但是……”

“再有敢妖言惑众、聚众闹事者,定斩不饶!绝不姑息!”

“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劫后余生的百姓泣不成声,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地面上。

“荆州刺史何在?!”晏时叙目光转向城头,厉声喝道。

“臣……臣在!”

一个穿着绯袍、官帽歪斜、满头大汗的官员连滚爬爬地从城上下来,几乎是扑倒在御驾前。

“臣安道合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晏时叙冷眼看着他。

首将安道合看得脸色惨白,冷汗如瀑,几乎瘫软在地,他这才开了口。

“为何不开仓放粮?”

安道合抹汗,他哪里敢说,自己见这些百姓闹腾的厉害,打算饿他们几顿,削削他们的锐气?

晏时叙没时间听他狡辩,首接命令道:

“即刻开城!组织所有衙役、兵丁、城中青壮,开仓放粮,搭建棚户,安置城外流民!设立粥棚、药所,收治病患,严防疫病蔓延!再有懈怠,致使民怨沸腾,你这顶乌纱,连同项上人头,朕一并摘了!”

“臣遵旨!”安道合磕头如鸡啄米。

“温执言何在?”晏时叙又问,目光投向城楼。

“回陛下!温大人和两位南宫神医在镇南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