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云子将自已的女儿李袖云叫到了跟前。
李袖云莲步轻移,走进屋内,轻声问道:“爹,你叫我有什么事呀?”
出云子目光深邃,缓缓说道:“林羽回来了。” 李袖云听闻,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欢喜,嘴角微微上扬,说道:“这很好啊,这说明你交给他的任务,他完成了呢。”
出云子微微点头,接着问道:“你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 李袖云微微歪着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林羽他聪慧过人,才学出众,对待他人也知书达礼,颇有君子之风。只是他心中有些男子气概,这种性格使得他不太会忍辱负重,遇到不公之事或者挑衅,怕是会直接反击,而不会先考虑委曲求全。”
出云子轻轻“嗯”了一声,又继续追问:“你觉得,他听话吗?”
李袖云轻轻咬了咬下唇,稍作犹豫后回答道:“他并非全然听话之人,有一丝擅作主张的脾性。有时候可能会按照自已的想法和判断去行事。” 出云子听了李袖云的评价,陷入了沉默。
他深知林羽的性格复杂多面,这些特质既是他的优点,能让他在江湖中闯出一片天地,可同时也可能成为崂山派的隐患,若不能妥善引导与掌控,未来的变数实在难以预估。
出云子目光深沉地看着女儿,语气凝重地问道:“闺女,你有把握将他牢牢抓住吗?”
李袖云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怅惘,缓缓说道:“林羽这般的俊杰,自是有着独特的魅力,他的才情、他的气魄,的确会让大多数女子倾心。然而,他却又有些与众不同,似乎不太懂情爱的微妙。在他的心中,武学的追求、江湖的抱负占据了极大的位置,他看起来不像是会轻易为儿女情长所困之人。想要以儿女私情将他羁绊,怕是极为困难。”
她微微叹了口气,继续道:“我与他有过些交集,也能感受到他的真诚与热忱,想要将他的心拴在崂山,拴在我的身边,并非易事,甚至我都不知该从何下手。” 出云子听了女儿的话,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深知若不能以情感牵绊林羽,想要凭借其他手段让其全心全意留在崂山派,更是难上加难。屋内陷入了一片寂静,父女俩都在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可一时间却又都毫无头绪,唯有那凝重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仿佛预示着一场艰难的挑战即将来临。
出云子微微抬手,轻声说道:“你先下去吧。”李袖云轻轻福了一福,转身缓缓退出了房间。
待女儿离去,屋内只剩下出云子一人,他的眼神瞬间变得冷峻。“看来自已要加紧对林羽的操练,要快快施行那个计划。林羽天赋异禀,若能在我的督促下快速成长,定能成为成功。”出云子心中暗自思忖着。
不过,很快他的思绪便转到了心门之上。“哼,这心门能发展如此迅猛,必然是走了不寻常的路子。其宣扬的‘念’之理念虽有独到之处,可吸引如此众多之人,怕不只是因为武学。若是任由它继续扩张,迟早会威胁到崂山派在这周边江湖的地位。”
出云子停下脚步,望向窗外,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决然之意,仿佛已经看到了心门在崂山派的打击下土崩瓦解的景象。
李袖云自得知林羽回来的消息后,心中便按捺不住那份欢喜与好奇,迫不及待地朝着林羽所住的小院落走去。一路上,她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林羽的模样,想象着他此次外出归来会有着怎样的变化。
当她终于来到那小院落前时,却发现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丝毫声响传出。
那原本雀跃的心,也随之慢慢沉静了下来。她轻手轻脚地靠近院门,微微探着头向里张望,只见院里的一切都显得那般静谧,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李袖云心中思忖着,或许林羽旅途劳顿,此刻正在屋内歇息,自已此刻若是贸然打扰,倒显得有些不懂礼数了。
她站在院门外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不进去打扰了。只是那目光仍带着一丝眷恋与不舍,在那小院的各处轻轻扫过,仿佛想要透过这寂静的景象,去探寻林羽的踪迹一般。
“还是等他歇好了,改日再来找他叙旧吧。”李袖云轻声呢喃着,随后便缓缓转身,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去。那离去的背影,透着些许失落,微风轻轻拂过,带起她的发丝,似也在为她这未能如愿的相见而轻叹呢。
林羽这一觉睡得格外香甜,直至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他才悠悠转醒。醒来后的他,只觉神清气爽,昨日的疲惫感一扫而空。他赶忙起身,整理好衣衫,便径直前去拜见出云子。
见到林羽前来,出云子神色平静,缓缓开口说道:“徒儿,今日为师便传授你崂山心法与崂山剑法。这崂山心法乃是我崂山派武学之根基,蕴含着先辈们对于武道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而崂山剑法更是变化多端,在江湖中亦有赫赫威名。你需用心领悟,切不可懈怠。” 林羽赶忙恭敬地行礼,说道:“多谢师父教诲,徒儿定当全力以赴,用心学习。”
于是,在出云子的悉心教导下,林羽开始沉浸于崂山武学的学习之中。他仔细聆听着师父对于每一个招式、每一层心法的讲解,眼睛紧紧盯着师父的示范动作,不敢有丝毫分神。
随着学习的深入,林羽逐渐发现,这崂山武学理念与他以往所接触的武学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其奇诡之处常常让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然而,林羽亦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崂山武学虽然理念独特,但依然遵循着武道的正道。它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邪术,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思考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人体的潜能、武学的奥秘。这种独特的视角与方法,让林羽对武学的认知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他在心中暗自思索,或许武学之道本就广阔无垠,不应局限于一种模式、一种思维。崂山武学的出现,恰似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得以在这武道的世界中领略到更为丰富多样的风景。
出云子目光温和地看着林羽,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徒儿啊,这几日你便好生练习这崂山心法与崂山剑法,其中门道繁多,若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切莫自已瞎琢磨,只管来问为师便是。”
林羽恭敬地朝出云子行了一礼,神色坚定地回应道:“多谢师父悉心传授与教导,徒儿记下了,定当用心钻研,若有疑难之处,定会前来向师父请教。” 说罢,林羽便转身离开,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往自已的院落走去。
一路上,他满脑子都是刚刚所学的崂山心法和剑法的招式与要义,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好好练习一番,将这些精妙的武学知识尽快化为已用。 回到院落后,林羽先是在院子里寻了一处开阔之地,将佩剑小心地放在一旁,随后便闭上眼睛,按照崂山心法的法门,开始试着引导体内的真气流转。他屏气凝神,用心去感受着真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每一处细微变化,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出云子所讲解的要点。
待真气运转顺畅了些,他又拿起佩剑,依照崂山剑法的招式,一招一式地比划起来。
初时,动作还有些生疏,剑法的连贯性也稍显不足,但林羽并不气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着。
每一次挥剑,他都力求将招式做得更加标准,将心法与剑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阳光洒落在院落中,映照出林羽刻苦练习的身影。
微风轻轻拂过,吹起他的衣角,仿佛也在为他这股专注执着的劲头而轻轻喝彩。林羽沉浸在武学的世界里,全然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一心只想着尽快掌握这崂山武学的精髓,让自已的武道修为更上一层楼。
林羽停下手中挥舞的剑,抬眼便瞧见李袖云袅袅婷婷地走来。他赶忙收剑入鞘,微微欠身,尊敬地喊道:“师姐。”
李袖云轻轻一笑,嗔怪道:“师姐显得太过庄重了,李姑娘又显得生分,你以后喊我袖云吧。”
林羽面上微微一红,应了一声,随即问道:“不知袖云所来何事?” 李袖云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走近几步说道:“你这一趟在江湖上闯荡许久,定是有不少新奇有趣的见闻,快些将你在江湖上的见闻说与我听吧。
我在这崂山之上,虽也听闻一些江湖之事,可终究是道听途说,远不及你亲身经历的那般精彩。”
林羽略作思索,便缓缓开口,将自已在山寨中的遭遇细细道来,如何在生死之间挣扎,又如何从与它的相处中获得了对“念”的感悟;还有去心门与馆主的切磋交流,对武学奥义的探讨。
李袖云听得入神,时而为他的惊险经历而面露担忧,时而又为他的武学感悟而微微点头,仿佛随着林羽的讲述,自已也一同置身于那风云变幻的江湖之中,经历着一场又一场的冒险与奇遇。
李袖云站在一旁,目光始终落在林羽身上,一边专注地听着他讲述江湖见闻,一边细细打量着他。
她敏锐地察觉到,林羽和从前相比,身上确实多了一股别样的气质。那气质仿佛是经历了诸多风雨磨砺后,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一种沉稳与凌厉,让人不容忽视。 在林羽的周围,似乎隐隐有着一种威慑力,如同无形的气场一般,让靠近之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压迫感。
可李袖云作为女子,却从心底里体会到了另一种别样的感觉。她想着,若是能依偎在他怀中,那必定会有一种满满的安全感,仿佛世间所有的危险都能被他挡在外面。这种感觉在心底悄然滋生,让她的脸颊不自觉地微微泛红。
待林羽将江湖见闻都讲述完后,李袖云这才回过神来,她怕自已再多待下去,心中那越发难以抑制的情愫会被林羽察觉,便轻声说道:“今日听你这一番讲述,真是如同亲身经历了那江湖一般,有趣得很呢。我也不好再多打扰你练剑了,改日再找你叙旧。”
说罢,她朝林羽微微福了一福,便转身款步离开。 林羽看着李袖云离去的背影,微微愣了一下,随后便又回过神来,再次握紧手中的佩剑,继续沉浸到练剑之中。
阳光洒在他身上,映照出他专注练剑的身姿,那一招一式之间,尽显崂山剑法的精妙,而他也在这一遍遍的练习中,愈发领悟到崂山武学的独特魅力,一心只想着尽快将剑法练至更高的境界。
在这崂山之上,一连数日,林羽都沉浸在剑术的研习之中。
他日夜苦练崂山剑法,每一个招式都反复琢磨,力求精准到位。随着练习的深入,他发现崂山剑法与之前所学的泰山剑法和蓬莱剑法竟有着诸多微妙的联系与互补之处。 于是,在练习崂山剑法的间隙,林羽时不时地将泰山剑法与蓬莱剑法的招式融入其中。
当他施展泰山剑法时,那厚重沉稳的剑势为崂山剑法增添了几分磅礴大气;而蓬莱剑法的灵动飘逸,又让崂山剑法多了些出其不意的变化。 出云子始终在一旁默默关注着林羽的练习,他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当林羽在剑法融合中出现偏差或疑惑时,出云子都会适时地出言指导。
“徒儿,你在将泰山剑法的‘泰山压顶’融入崂山剑法的‘苍松迎客’时,需注意内力的运转要更加连贯,方能使这两招衔接得自然流畅,发挥出更强的威力。”出云子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着内力的运行路线。 林羽虚心受教,认真体会着师父的教导,不断调整着自已的剑法。
在出云子的悉心指导下,他逐渐找到了多种剑法融会贯通的窍门。他开始明白,剑法虽各有不同,但武学的本质却是相通的。通过对不同剑法招式的拆解、重组与融合,他对剑法的变化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领悟。
如今的林羽,手中之剑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每一次挥舞都能根据对手的情况灵活应变。他的剑术不再局限于单一门派的风格,而是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变幻莫测的个人风格。这几日的苦练与领悟,让他在武道之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也让他对未来的江湖之行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