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磨一剑

第54章 出云子的私心

加入书架
书名:
山海磨一剑
作者:
单机很苦钱
本章字数:
8778
更新时间:
2024-12-15

林羽心中虽因未得到控制“念”的方法而有些失落,但仍恭敬地向馆主辞别。

他深知,武学之路漫漫,需靠自已不断去探索与领悟,他人的经验终究只是一种指引,关键还在于自身的修行。

离开心门后,林羽马不停蹄地赶回崂山。

此时的天气已然入冬有一段时间了,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

沿途的树木早已褪去了往日的翠绿,只剩下干枯的树枝在风中瑟瑟发抖,大地也被一层薄薄的积雪所覆盖,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

尽管路途艰辛,但林羽归心似箭。

他日夜兼程,终于赶回了崂山。

一踏入崂山派的山门,那熟悉的景致与气息扑面而来,让他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亲切感。

他没有丝毫停歇,径直朝着师父出云子所在的静室走去。

见到师父后,林羽赶忙上前拜见,行了一个大礼。出云子看着眼前略显疲惫却又透着几分坚毅的徒弟,眼中满是慈爱与关切。

林羽起身,将自已这段时间离开崂山后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讲述给出云子听。

他从最初遇到心门馆主,不解其武学奥妙,然后经过一番游历,到了一所寺庙 与众僧切磋,探究佛理。又遇到了两个小门派。最后话锋一转,讲述山寨中的遭遇,提及自已因一念之差而陷入的血腥杀戮,脸上满是懊悔之色;又讲到在山林中与野兽搏斗,以及在山林里修炼、对“念”的感悟与思索;还谈到了去心门再次拜会馆主,与馆主切磋武艺并探讨武学奥义的过程,言语间充满了对武学更高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出云子静静地听着,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皱起眉头,他深知徒弟在这一系列经历中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成长,也明白这江湖之路对于林羽而言,才刚刚开始,还有诸多挑战与磨难在前方等待着他。

待林羽讲完,出云子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徒儿啊,你这一路走来,虽历经坎坷,但也收获颇丰。这江湖人心险恶,武学之道更是深邃难测,你需牢记自已的本心,莫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继续潜心修行,方能在这江湖中走出属于自已的道路。”

林羽认真地点点头,将师父的教诲铭记于心,他知道,在这崂山之上,有师父的指引,自已在武学追求的道路上便不会迷失方向,而他也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与决心,去迎接未来的挑战,探寻那未知的武学奥秘,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武道强者。

出云子微微眯起双眼,目光中透着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深邃与睿智,看着林羽缓缓说道:“徒儿啊,这‘念’说到底不过是武学之中的一种理念罢了,就如同剑招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一样。你瞧,咱们武学里诸多精妙的剑招,大多都是模仿自然万物而来呀。”

说着,出云子站起身来,随意地比划了几下,仿佛眼前有一把无形的剑,“或如那展翅高飞的雄鹰,招式里便蕴含着凌厉与高远;或似那灵动穿梭的游鱼,剑招间尽显灵活与敏捷。

然而,仅仅只是做到形似,那不过是最粗浅的层面罢了。真正高深的,乃是剑招中所蕴含的神韵。”

出云子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那被白雪覆盖的山峦,继续说道:“这神韵啊,它虚无缥缈,着实难以捉摸。它不像具体的剑招动作,能够让人一目了然、依葫芦画瓢地去学习。武者们往往需要通过观想、借相等等各种方式,去体悟那其中的奥妙所在。”

他转过身来,看着林羽若有所思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又道:“可是呢,正因为它是这般虚的东西,从古至今,在这江湖之中,还没有人能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可供众人按部就班去修炼的体系啊。

每个人对于神韵的感悟,都因自身的经历、心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只能靠自已在不断的修习、历练中去慢慢琢磨,去寻找那契合自已的体悟之道呀。”

林羽听着师父的这番话,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原以为这“念”或许能有个明确的修炼之法,如今听师父这么一说,才明白这武学的深奥之处,远非自已想象的那般简单。不过,这也越发激起了他想要去深入探寻的决心,哪怕前方困难重重,他也誓要在这虚无缥缈的神韵领悟上,走出属于自已的一条路来。

出云子说道:“你刚刚说走火入魔了,快过来,让为师给你好好把把脉。”

林羽依言上前,伸出手臂,出云子则神色凝重地将手指搭在他的脉搏之上,微闭双眼,细细探查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出云子先是一脸疑惑地松开手,而后又再次搭上林羽的脉搏,如此反复探查了好几次,最终睁开眼睛,眼中满是惊讶,说道:“怪哉,徒儿,你这经脉好得很呀,真气在体内流转也是十分顺畅,并无走火入魔后留下的阻滞或是紊乱之象啊。”

林羽也是一脸茫然,他明明记得当时内力失控,那种痛苦的感觉至今还记忆犹新,可师父这般探查却又说并无大碍,这让他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出云子没再多说,示意林羽坐下,自已则又围绕着他查看了一阵,施展内力在林羽体内游走一番后,终于发现了端倪。

出云子心中想,原来如此啊,徒儿的元阳已破,便再也无法修炼童子功了。

联想起今年在蓬莱镇得到的消息。

林羽在蓬莱派所犯下的罪行,确如他之前所言那般,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有不少传言是真正的原因是林羽收养了一个倭女,流传的不少他和这女子的风言风语。

出云子想,这传言绝不是空穴来风,也许,林羽这小子重情,可以成为拿捏的他把柄。

出云子还遇见了泰山派的掌门天门道人。提及你当初被逐出师门一事,他也觉得有些蹊跷。毕竟只是一场私斗,按理说不至于直接就被逐出师门呀。

可那天门道人却说林羽道貌岸然,不合泰山风气,并未再多言其他,出云子也不好过多追问。

出云子想到林羽最近的表现,感觉,这不太对。不过,这些事还是缓缓,需要一步一步观察林羽。

出云子只是说“徒弟,你脉象很好,或许是因祸得福了。”

出云子又问道:“徒儿,依你之见,在这周边江湖之中,哪个门派或者势力最有可能兴起呢?”

林羽略作思索,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缓缓说道:“师父,徒儿认为心门最有可能兴起。徒儿此次前去,发现心门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规模相较于以往扩大了数倍,前来习武之人众多,可谓是一片繁荣之象。”

他皱起眉头,有些疑惑地继续说道:“师父您刚刚也说过,‘念’本是一种高深的武学技巧,对于普通人而言,若是只学了个皮毛,并无太大的实际用处。可为何心门会有如此之多的人追随呢?这一点,徒儿实在是想不明白。”

出云子轻轻踱步,在屋内走了一圈后,才停下脚步,开口道:“这其中缘由,为师倒也有几分猜测。心门的壮大,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念’这门武学理念。那馆主想必有其独特的经营之道,能让众多习武之人感受到自身的进步,或是看到在那里习武的前景。”

他望向窗外,仿佛能看到心门那热闹的练武场,接着说道:“再者,‘念’虽高深,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哪怕只是略懂一二,也可能会觉得自已有所收获。就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亮,人们总是会被吸引过去,期望能获取更多。而且,心门或许也降低了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武学,如此一来,人数自然就增多了。不过,这也只是为师的猜测,其中真实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究啊。”

林羽听了师父的分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师父所言极是,徒儿也觉得其中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缘由。这心门的崛起,在这江湖之中,或许会引发一系列的变化呢。”

出云子微微颔首,说道:“林羽,你这次做得不错呀。如今你也舟车劳顿,身心想必都有些疲惫了,今天就先回去休息吧。”

林羽恭敬地朝出云子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师父关心,徒儿告退。”

说罢,便转身缓缓退出了屋子。 林羽走在回自已住所的路上,心中还在回味着师父的话,既有因得到师父认可而产生的一丝喜悦,又有着对未来诸多事情的思考。

那山间的寒风依旧凛冽,吹得路旁的枯枝沙沙作响,可他却感觉心里有了些许暖意,脚步也变得愈发沉稳起来。

回到住所后,林羽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躺倒在床上。这一路上的经历如幻灯片一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与母老虎的搏斗、在心门的切磋探讨、师父刚刚的教诲……种种画面交织在一起,让他久久难以入眠。

不过,身体的疲惫到底还是渐渐占了上风,不多时,林羽便沉沉睡去,准备在这崂山的住所中,好好休整一番,以待来日再去探寻那武学的奥秘,应对这复杂多变的江湖风云。

出云子独自在屋内,周围静谧得只余他轻微的呼吸声。

他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林羽此次归来,所展现出的成长与变化,让他既感到欣慰又有了新的忧虑。 他深知,以林羽如今的资质与悟性,若再悉心教授一些崂山武学的精髓要义,假以时日,待其将这些武学融会贯通,在这泰山、蓬莱、崂山三派年轻一辈中,恐怕当真无人能与之匹敌。

林羽在武道之路上的进步速度犹如脱缰之马,一日千里,其对武学的热忱与执着更是远超常人。

然而,出云子的心中却并不轻松。他清楚地意识到,仅仅依靠武学上的教导与提升,并不足以确保林羽会永远留在崂山,将崂山派的武学发扬光大。林羽的经历颇为复杂,他在江湖中已结下了不少恩怨情仇,其内心的想法与追求也并非那般容易掌控。

“怎样才能牢牢抓住他这个人呢?”出云子喃喃自语道。他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绪如乱麻般纠结。是凭借师徒间的深厚情谊?可林羽在江湖中闯荡多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单纯的情感羁绊或许不足以成为束缚他的坚实绳索。

还是给予他在崂山派中无上的地位与权力?但出云子也明白,林羽对于名利似乎并非那般热衷,他更多的是醉心于武学本身的探索与突破。

出云子停下脚步,望向窗外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暗自思忖:“或许,只有让他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崂山派的理念与价值,让他感受到自已肩负着崂山派兴衰的重任,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将崂山武学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可这又谈何容易呢?这江湖的诱惑与纷争,犹如重重迷雾,随时都可能将他的心智迷惑,将他引向未知的方向啊。”

出云子深知,这是一个棘手的难题,需要他精心谋划、巧妙布局,既要关注林羽的武学成长,又要在其心中种下对崂山派不离不弃的种子,方能在这风云变幻的江湖中,确保崂山派有一位足以担当大任的后继者,使崂山派的武学传承得以延续,门派声誉得以长久维系。

出云子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皱得更紧了。

天门道人那句“道貌岸然”不断在他耳边回响,就像一根尖锐的刺,扎在他的心头。

他望着窗外摇曳的树枝,思绪飘到了林羽身上。

从表面上看,林羽对自已尊敬有加,对崂山派的教导也都乖乖听从,可人心隔肚皮,谁又能真正看透他人的心思呢?出云子不禁有些怀疑,林羽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样的人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或许能让崂山派在江湖中声名大噪,可一旦失控,说不定会给崂山派带来灭顶之灾。 出云子感觉自已像是在走钢丝,一边要利用林羽的才能为崂山派谋福利,一边又要时刻提防着他可能产生的异心。现在自已还能凭借师父的身份和高深的武学压制他,可随着林羽的不断成长,万一哪天他的力量超过了自已,那该怎么办呢?

这种不确定的感觉让出云子心中有了一丝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知江湖险恶,门派之间的竞争更是残酷无情。若是不能牢牢掌控林羽,让他一心一意为崂山派效力,那么自已现在的纵容和培养,都可能成为崂山派未来的隐患。

出云子停下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让自已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他明白,现在不能被这种担忧的情绪左右,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也许,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林羽的过去,找到他的弱点或者是能让他死心塌地留在崂山派的关键因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