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二月,当兖州刺史府被王凌掌控的情报送到洛阳,京师一片震动,此时太傅司马懿异常震怒,同时也感觉到深深的威胁,这种感觉自高平陵事变曹爽被族灭就没出现过,不仅让司马懿感觉忌惮。早在嘉平元年司马懿就通过杨康密报,知道兖州刺史令狐愚,太尉王凌欲拥立楚王曹彪为帝的消息,所幸的是令狐愚病死,王凌位列三公,司马懿知道没有证据不能贸然出手,一个洛水之誓已经让自已的名声臭了,所以他在等王凌自投罗网。
为此司马懿一方面把亲信黄华调任兖州刺史,黄华此人早年与王凌匪浅,想来在没拿到虎符的情况下必然会与黄华密谋,到时候证据就到手了,可以直接镇压王凌,为了保险起见,另一方面从征南军中调亲信武将州泰接管兖州军务,同时王凌亲信武将杨弘也已经投靠自已,三者密切配合,本以为万无一失,只待王凌送死。没想到如此布局竟被王凌识破。不但斩杀了杨弘及州泰等将领,很快就控制接管了兖州军务。如今却让自已措手不及。然而司马懿不知道的是这是曹髦暗中协助的结果。
此刻大魏朝堂上一片肃静,天子曹芳高做龙椅之上,静静地看着满朝文武,司徒高柔,司空孙礼,骠骑将军孙资,车骑将军郭淮,卫将军司马师,尚书令司马孚等众人一言不发,于是开口道:“太傅对淮南叛乱之事如何应对”。司马懿闻言道:“王凌大逆不道,想拥立楚王为帝,对抗朝廷,老臣以为天子需下诏书征讨乱臣贼子。老夫愿亲自领兵讨伐”,说完看向诸臣,诸臣皆赞同。齐呼让天子曹芳颁布诏书讨伐王凌。
随后司马懿道:“司徒高柔,尚书令司马孚命你二人整顿粮草,以备大军出征所用,骠骑将军郭淮,卫将军司马师命你二人整顿兵马,望诸位尽快统筹,怕迟则生变 ”。安排完宣布便退朝。
曹髦很快便收到了京师传来的情报,此次讨伐王凌,由司马懿亲率大军,又有司马师,郭淮参及军务,石苞,钟会为前锋大将,欲领兵五万剿灭王凌,目前军队正在集结。按时间估算差不多司马懿军队已经开拔,曹髦看完后交给桓颢,让他尽快把情报传递给桓楷。
时间过去了几天,桓楷收到来自福满楼的情报,司马懿军队已经抵近淮河。他知道情况紧急,不能有丝毫延误,立刻马不停蹄地向王凌汇报。见到王凌后,桓楷神色凝重地说:“大人,司马懿大军兵分两路分别石苞统领一万估计已过淮河,正向寿春进发。另一路由邓艾统领一万去攻打平阿(今怀远,此时的兖州刺史府所在地,),而司马懿大军直指寿春”王凌听后,眉头紧皱,意识到形势严峻,没想到司马懿那么快做出应对,没给他太多准备时间,目前军队还在集结。更没想到的是司马懿竟然兵锋直指寿春,让他一时感到有些无措。此时桓楷接着说:“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建议在八公山设下伏兵,袭击司马懿的军队和物资,打乱他们的部署。”王凌沉思片刻,点头表示同意。他深知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斗,必须全力以赴。
于是,他下令迅速组织兵力,准备让手下大将王威在八公山设伏。同时,一边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催援军尽快行军集结。一边通知王力做好准备,邓艾大军不日将至,王凌心中充满了焦虑和不安。他清楚,如果失败,自已家族将被族灭。
于是王凌派大将王威领兵五千,前往八公山埋伏。自已统领剩余兵马在城外做好迎敌准备。
两日后,石苞率领军队抵达了八公山附近。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士兵们背负着沉重的装备和武器,步伐坚定而有力。山上茂密的树林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但同时也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在行军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陡峭的山坡和崎岖的小路,但士兵们毫不退缩,相互扶持着攀登上去。他们的目标是尽快穿越这片山区,到达目的地。
当军队行至一半山路,石苞似乎察觉到有埋伏,他命令士兵们保持警惕,小心前进。队伍分成几个小队,互相照应,以防遭遇敌军的袭击。石苞亲自带领一支先锋队走在前面,探索着前方的道路,同时让斥候搜索山林。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西斜,天色开始变暗。石苞决定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扎营休息。士兵们迅速搭建起帐篷,点燃篝火,准备晚餐。夜晚的山中显得格外宁静,只有篝火旁的士兵们轻声交谈着。
夜深后除了巡逻的士兵,大多数士兵都已经休息,而军帐内石苞莫名的不安,总感觉有事情要发生,正在他对着行军地图思考时,突然喊杀声震天,滚石夹杂着箭矢从山上袭来,石苞冲出营帐组织反击,而敌军似乎已经撤退,看着满地的死伤的将士和燃烧的帐篷。石苞悲痛万分,尽管已经小心谨慎,还是中了埋伏,好在伤亡不大。石苞安抚好士兵,便派人向司马懿汇报自已的遭遇。
同时邓艾大军也已经兵临平阿城下。王广,丁宇等人看着城外的大军也倍感压力,他们知道此时的守军看似一团和气,其实暗流涌动,战局不利随时可能哗变。城外大军稍作休整后,邓艾便命士兵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第二日天刚亮,邓艾便命令士兵攻城,顿时平阿城犹如人间烈狱,王广及守军在箭矢投石的攻击下,只能躲在城垛下,在不停歇的轰击,守城军伤亡惨重,此时,邓艾命令士卒进攻,大战经历了一天,双都伤亡惨重,夜晚,丁宇带领数千骑兵,准备夜袭敌营,然后被邓艾识破,铩羽而归。大战数日后,双方默契的没有再战,从而获得短暂的休整。而石苞军经过蒋凯多次袭扰后,用计消灭了王威军,大军得以兵临寿春城下,司马懿中军也与石苞军汇合。
中军帅帐,司马懿看着平阿传来的军报不禁皱眉。一张菊花似的老脸,更加紧皱。于是道:“平阿攻城受挫,石苞进军也多次被袭扰,如今王凌集结多处兵马,硬攻只怕会占不到便宜,而且大军出征日久怕朝廷生变,诸位可有应对之策”。看似询问,实则司马懿早有计较,看众人沉默,继续道:“我要写信劝降,赦免其罪,如若冥顽不灵,大军即可攻城”。言罢命人将书信送到城中。虽然知道王凌不会妥协,但还是等待王凌选择。双方兵马暂时相对和平,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曹髦听闻到双方目前战事,不仅苦笑,随便暗中帮助王凌,也无法改变结局,唯一不同的是,即将到来的大战,比历史中直接投降自杀要悲壮的多,虽然早有预料结局,不免感觉对手的强大,好在此战过后司马懿也将不久病死。此时蜀,吴两国也在密切关注即将到来的大战,都想着能不能趁机捞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