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我是曹髦

第4章 王凌兵败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三国之我是曹髦
作者:
天门客
本章字数:
4748
更新时间:
2024-11-16

清晨,太阳徐徐升起,此时王凌与桓楷站在寿春城上,看着城外敌军军旗猎猎,士兵有条不紊。王凌知道自已的命运已经注定,故而道:“昨日司马懿命人给我送来了书信,劝我投降,可以免除我的罪责,然自知这不过是司马懿的计策,一如洛水之誓,有曹爽的前车之鉴,我自不会重蹈覆辙,只是苦了跟随我的将士,我知道司马懿不会放过我,正平,我知道你有能力逃出去,在此老夫有一事相求,还望看在我与你父子的交情上帮我把三子王明山(王明山,王凌幼子,猿臂善射,书法造诣非凡,与卫觊齐名,时谓“人得其书,皆以为法” )及孙儿王琦(虚构人物,历史不存在)送到安全的地方,保留一丝我王家血脉 ,至于王广就看他自已的造化了”。听完王凌的话,桓楷道:“老大人放心,我桓正平一定把两位公子安全送出去,以后必以亲人待之”。听桓楷说完,王凌笑了,是一种释怀,也是一种解脱,于是道:“我王凌一生命运多舛,叔父王允被害后,独自一人漂泊流浪,后得曹司空赏识才有如今成就,然而造化弄人,如今司马懿把持朝政,架空陛下,大魏江山岌岌可危,我王凌唯有以此来报答曹司空的恩情,纵然百死也无悔,只可能没能拯救我大魏江山”。桓楷感同身受,深深一拜。

就在这时,城墙下传来了司马懿那带着几分威严和冷冽的声音:“王凌,你身为大魏太尉,不思公忠体国,竟然公然造反,实在枉为臣子!你这样做,如何对得起丞相曾经对你的知遇之恩?我劝你立刻开门投降,以免刀兵之祸!”他的声音如雷贯耳,回荡在城墙上空。王凌冷然一笑道:“司马懿你莫不是把我当成了曹爽,洛水之誓尤在耳畔,汝有何脸面指着与我,言而无信之徒,把持朝政欺辱陛下年幼,如此不忠不义,无信之人有何脸面指责于我”。司马懿听罢勃然大怒,命令大军立即攻城。王凌随机率领二子王飞枭,三子王金虎守城,双方滚木雷石你来我往,箭矢来回穿梭,大战持续了十天,双方均伤亡惨重,其中王飞枭战死,王金虎,桓楷皆负伤。又艰难的挺过一天,夜晚王凌对桓楷道:“寿春怕是守不住了,司马懿不会放过我父子,今晚还请正平带琦儿与明山突围,我与金虎协助,还望以后照付他二人”。桓楷道:“将军放心,我家主公交代,尽量保护忠勇之后,有二位公子在,以后王家必将重新崛起”。就在此时只见一青年和一少年跪在王凌身边磕头告别。王凌与王金虎二人虎目含泪,送别三人。

三人拜别王凌,来到城中福满楼,用早已准备好的地道出城,然后乔装打扮直奔徐州而去。就在三人出城不久,司马懿发动夜袭,本就疲惫兵寡的寿春终究还是被攻陷了,王凌父子皆战死。望着尸横遍地的寿春,司马懿长长吐了一口气,随即让人砍下王凌父子的人头,送往平阿,大军由司马师率领支援平阿,司马懿班师回朝,当王凌父子人头出现在城下,王广,丁宇便知大势已去。此时王广等人也被围多日,大小战役已经打了很多次,几乎人人带伤,就连丁宇五人中刘旭和王胜也已经战死,大家顾不得悲伤,王广与丁宇等人决定明晚突围,夜晚丁宇等人多次袭扰,又熬过一天的激战,王广率军继续袭扰,到后半夜,大军全体出动往北门而去,经过激烈厮杀,王广,丁宇等人仅剩不足百人突围成功,但是他们也不敢丝毫大意,为了躲避追捕,众人分散突围,经过半个月的乔装,已及昼伏夜出,桓楷,王广,丁宇等人,在福满楼的协助下成功抵达东海,被安排进了曹髦的秘密基地。同时王广见到了儿子王琦和弟弟王明山,不由得抱头痛哭。同时对司马家的仇恨深刻在骨子里。

当司马师的援军抵达平阿时被告知王广等人已成功突围,至今下落不明,司马师气的目眦欲裂。下令扩大搜索,掘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找出来。就这样王凌叛乱的影响也在几个月后被人所慢慢淡忘。而司马懿与司马师对王家兄弟的搜捕却从未松懈。在此期间司马懿还是如历史轨迹那般在嘉平三年五月一病不起,人生也即将走到尽头。

而曹髦在王凌叛乱期间也没闲着,除了把曹忠,曹礼,曹义,曹智等人分别提前安排到洛阳以及邺城,为以后做准备,同时让曹安,曹信,桓颢等一起负责组建秘密基地,虽然时间仓促,好在也已经似模似样。期间曹髦去了秘密基地见了丁宇以及王广,王明山等人,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期间又表明了自已匡扶大魏的决心和信念,从而收服了王广与王明山为其效力。同时曹髦对刘旭与王胜的死也深感惋惜,好在丁宇等人在此次战役中成长起来了。

曹髦深知,未来的路途中,将会有更多身边的人战死。每一次的生死别离都让他心痛,但他却从未因此而动摇过自已的信念。因为他明白,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他必须面对的现实。

然而,曹髦自从重生以来,对于自已所做的一切,从未有过一丝后悔。他坚信,只有通过自已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掌握自已的命运。他不会将希望寄托于他人,而是选择依靠自已的力量去创造属于自已的未来,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只有把命运牢牢握在自已手中,才能感到安心和踏实。

嘉平三年五月,楚王曹彪因谋反被诛杀,司马懿为了更好的控制曹氏宗亲,让魏帝曹芳下诏书,把曹氏宗亲迁移到邺城。曹髦自然也在其中。随即曹髦与大哥东海王曹启(曹霖于公元251年2月病死,由曹启继承爵位)一同被迁入邺城。

而邺城和洛阳的福满楼早已完善,故而曹髦除了日常练习剑法,邺城福满楼也成了曹髦常去的地方,而且每次都出手阔绰,外人看来是妥妥的纨绔子弟。这也是曹髦故意为之,通过福满楼,曹髦一方面让曹安,桓楷等人在洛阳和邺城安排死侍,同时收买底层将领。另一方面让王广,王明山,丁宇等人继续收养乞儿进行训练。为以后做准备。

就在曹髦怡然自得地享受着纨绔生活时,此时的司马家族正经历着一场权力的交接班。司马懿这位老谋深算的权臣在病重之际,将自已手中的权力移交给了他的大儿子——司马师。这个决定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曹魏政权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

而对于曹髦来说,这一切都像是一个遥远的风暴,暂时还没有影响到他的纨绔生活。曹髦知道接下来几年的生活都会如此,直到自已登基为帝。算了下时间还有三年左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