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 楔子
"啊~。"褚可心正在悬崖边上查看药草,冷不防被未婚夫推了一下。褚可心没有防备掉下了悬崖。
眼看着褚可心掉下了悬崖,推褚可心的青年男人站了一会儿就转身离开了。
而被推下悬崖的褚可心,并没有直接摔到悬崖底下。
而是被悬崖半截腰伸出的一块巨石挡住了。
说是巨石也不准确,应该说是有三间房子大小的一个小平台。
平台正中间有一个青色石床,褚可心正是掉到了石床上。
虽然没有掉下崖底,但是褚可心想要好好的也是不可能的。
褚可心掉到石床上,五脏六腑都摔得移了位。
鲜血从褚可心的嘴里流到了石床上。
昏死过去的褚可心没看见,沾了她鲜血的石床慢慢的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像是包裹着什么东西,消失不见了。随着亮光消失的还有整个神医谷。
而此时的褚可心,正沉浸在重新见到师父的惊喜中。
"师父,真好,我终于又见到你了。"褚可心看着师父泪眼婆娑的说。
褚可心的师父看着自已唯一的小徒弟也红了眼眶。
不过他还是很快控制了自已的情绪。
毕竟时间紧急,他只申请到了五分钟的时间。这还是阎王爷看他一辈子治病救人,给他行的方便。
"可心,师父对不起你,本来想给你找个归宿,没想到害死了你。"
"师父,你说什么呢?什么我死了。"褚可心还没反应过来自已已经死了。
"傻孩子,你忘了被聂志远推下悬崖,现在已经死了。"师父说道。
"我死了?是了,聂志远把我推下了悬崖……。"经师父提醒,褚可心想起来刚才的事情。
"不过你放心,聂志远不会有好下场的。师父会给你报仇的。"师父看着喃喃自语的徒弟心疼的说。
然后又正正了脸色:"可心,时间紧急,我说的话你记清楚了。
你这次的劫难,虽然说是聂志远的原因。
但是也是你命里该有这一劫。
不过为师用自已的半生功德,换了你重来一次的机会。
不过你原来的身体已经用不了了,经过鬼差大哥的检测,千年后有一具身体很适合你。
所以为师决定送你到千年后,你到了那里要好好生活。
以后为师再也不能护着你了,你自已要多长个心眼,不要对谁都掏心掏肺的。
还有,这次你过去,这神医谷也会跟着你一起过去。
我对你的医术有信心,希望你那个世界能把咱们神医谷的医术发扬光大。
还有神医谷的财产,师父都换成了金子藏在了师父的床铺底下。
还有哪些药材,你要小心照顾。还有……。"老神医不放心的一个劲儿的叮咛。
褚可心虽然不知道师父说的让自已去千年后是什么意思。
不过她知道师父肯定不会害自已的,就一个劲的点头:"师父,我知道了。你放心。"
"时间到了,师父走了,你要好好的。"老神医说完,身影就越来越淡,直到再也看不见。
"师父,你别走,师父……"。褚可心在梦里急的大叫。
"什么师父?既然醒了,就快起来?我告诉你褚可心,你就是死了也得嫁过去。"褚可心迷迷糊糊间就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
不过她难受的很,皱了皱眉头,并没有睁开眼睛。
女人看褚可心皱了皱眉,知道她这是醒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说:"听见没有?快起来,你也在这里不用寻死觅活的,这婚约是你爷爷生前定下的。
当时只说是他的孙女,可没有说指定是你堂姐。
现在你堂姐既然有对象了,那么这个婚约落到你身上也是合情合理的。
你也不要觉得男方残废了就不愿意。
要不是你爷爷跟男方的爷爷是战友,这门亲事可轮不到咱们家。
男方家里的条件好,爷爷和父亲都是大官。
男人虽然伤了腿,不过没受伤前也是部队的团长。
这次受伤也是因为救人,要不是受了伤,估计还会升职的。
你也不想想你的条件,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能嫁进这样的家庭,是祖坟冒了青烟了,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女人看褚可心醒了,噼里啪啦又说了一大堆。
褚可心还是没有睁开眼睛,更是没有说话。
不是她不想说话,而是被突然出现在脑子里的记忆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在女人喋喋不休唠叨的时候,褚可心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大段不属于她的记忆。
她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新华国河北省秦岭市宁北县一个叫黄土岭的小村子。
原来这个身体的主人也叫褚可心,今年十七岁,跟她一样的年纪。甚至她们两人的生日都是十月初九同一天。
这可能也是她能在她的身体里复活的原因。
褚可心在记忆里得知,现在是1967年,原主刚考上大学。
原主之所以去世,是因为被伯父一家气死的。
这事儿还得从这门婚事说起。
褚可心的爷爷褚土根也是个老革命,只是他运气不好,中途因为救人受了伤,不得不退伍回家。
不过他的运气也很好,因为他的人后来当了大官,而且也不是没有良心的。
这些年一直帮衬着他,尤其是困难的那三年,要不是老战友的帮衬,他们家估计都不一定能熬过来。
不光如此,老战友还做主给他孙子和褚土根的孙女定了娃娃亲。
本来褚土根是不愿意的,不为别的,就是觉得自已的孙女是农村土妞,配不上老战友的孙子。
别问老爷子为什么会这么想。
明眼人都知道,老战友在部队都到了将军的级别。
他儿子也是不遑多让,在这样的家庭里耳濡目染的,他孙子能差到哪里去?
再反观自已家,自已退伍回来就是一个老农民。
儿子也不是有出息的,大儿子虽然在队里做着小队长。
不过这个小队长也不过是靠着自已的面子罢了,他自已是没有什么能力的。
二儿子虽然去当兵了,不过自已的儿子自已清楚。要说忠厚老实,二儿子肯定说得着。
要说有什么大的前途,那是不可能的。
有多大的碗,盛多少饭。老爷子也没想着占老战友的便宜。
当初救人也没有想着报答,这些年老战友给他们家的帮助够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