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走了以后,褚可心很是手忙脚乱了几天才适应过来。
眼看着就要下大雪了,家里的菜倒是准备的差不多了。
不过菜干和蘑菇,干果还得再买点儿。
原来买的给老两口带回京城去了。
今年阚旭尧格外忙碌,褚可心就让小张开车带她到李木匠家去买。
今年家里的鸡蛋都是在李木匠家里换的,包括原来买的蘑菇,木耳也都是李木匠家里的。
就连家里的木柴,都是李木匠的儿子赶着牛车给送来了几车。
当然了,褚可心也都给了钱的。
本来他们这里出门就是大山,只要勤快点儿就不缺烧的。
不过阚旭尧没时间,褚可心要照顾四个孩子也没空儿,就只能花钱买了。
其实褚可心的神医谷空间里面树木有的是,但是她总不能无中生有吧?
家里有没有人去砍柴,有没有买柴火,左邻右舍的可是清楚着呢。
别看这是部队大院,其实跟村里也差不多。
家属们没事儿整天就盯着谁家有个风吹草动的。
所以说褚可心不敢冒险,不过象这样,征性的买几车,然后她在偷摸的往柴棚里多放点儿木头还是可以的。
"杨姐,麻烦你看着他们四个,我去买点儿蘑菇木耳啥的。
这眼看着就要下雪了,家里的干货都没有了,得多准备点儿才行。"褚可心临出门前让杨姐去她屋里看着孩子们。
"好勒,可心你去吧。"杨姐把手里的活计放下就去了褚可心的屋里。
褚可心看杨姐进屋儿才转身出去。
门口小张已经在等着她了。看到她出来,赶紧下车过来给她打开副驾驶的车门。
"嫂子,上车。"
"哎,小张辛苦你跑一趟了。"褚可心上车关上车门。
"嗐,嫂子你跟我客气什么?
嫂子,你家的四胞胎真可爱,白白胖胖的。"
"嗐,他们可不得胖吗?一天天的吃的可多了。
一袋奶粉只能吃两天,我们家就快要让他们吃垮了。"褚可心吐槽。
小张一想也是。四个孩子说出去是很好,但是要养好这四个孩子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单单是四个孩子每天要吃的奶粉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两人一路说着闲话,就到了李木匠的村里。
"李大嫂,我又来麻烦你了。"褚可心对正在打扫院子的李木匠媳妇儿说道。
"是妹子啊?快进屋暖和暖和。"李木匠媳妇儿抬头一看是褚可心,立刻放下手里的笤帚。
褚可心也没跟她客气,跟着她到了屋里。
李木匠媳妇儿给褚可心倒了一杯糖水,端了过来:"妹子,喝糖水暖和暖和。"
"李嫂子,快别忙活了。我这次过来是想买一蘑菇木耳,还有核桃,榛子还有松子。
对了,豆角干,土豆干,茄子干我也各要两斤。
鸡蛋我想多买点儿,你看看左邻右舍的谁家有鸡蛋,我都要。"褚可心说道。
"行,菜干我家就有,核桃啥的不多了,我现在就去我娘家,他们家人多,秋天采摘的山货也多。
鸡蛋也有,上次阚团长已经说过了,让我帮你们收鸡蛋,我已经收了有一百个了。你看够吗?"李嫂子说道。
"够了,不过李嫂子你再继续帮我收鸡蛋,我家的孩子也大点儿了。
总吃奶粉也不行,我打算再过一个月就给他们添加辅食。"他们家四个孩子三个大人,再多的鸡蛋都能吃完。
"行,虽然现在天冷鸡不爱下蛋,但是多凑几家还得凑的到的。
你半个月后再来一趟,我让我大姨也给攒一些,他们家养的鸡多。"李嫂子也愿意给褚可心帮忙。
因为她给褚可心收鸡蛋,一个鸡蛋她能得一分钱,一百个鸡蛋就能得一块钱。
这一块钱可不少了,又不用她出力,只要她往外说一声,有鸡蛋的人家就会给她送来。
这件事儿说起来就是三赢,褚可心买到了需要的东西。
她收鸡蛋,免去了村里人冰天雪地还得去供销社卖鸡蛋换钱的辛苦。
而她也得到了好处,这不是三赢是什么?
所以她和村里人卖给褚可心东西,都是捡着好的给。
就是怕褚可心以后不来他们村里买东西了。
今年一年,因为褚可心的关系,李木匠家里的日子都比往年好了不少。
他们家干果,山货,木柴都捡好的卖了不少给褚可心。
还帮着褚可心从村民手里收东西,也挣了十来块钱。
对这个时代的购买力来说,十块钱也能买不少东西了。
在农村,一个壮劳力一年的工分刨去分的粮食,每年也就是能剩下三四十块钱。
所以说十块钱真的不少了,更何况她自已家的山货,干菜,鸡蛋卖给褚可心也挣了不少钱。
李大嫂让褚可心在家里等着,她去娘家找她娘家妈。
过了有二十分钟左右,李大嫂就带着她娘家嫂子回来了。
她娘家嫂子推着一个小推车,车上面摞着几个麻袋。
听到外面说话的声音,褚可心放下水杯,也出去了。
"妹子,这一麻袋是核桃,这一麻袋是松子,这一麻袋是榛子。
这里面是蘑菇和木耳,这里还有几个猴头菇,是我侄子在深山采的,我娘说了,这个不要钱,算送你的。"李嫂子的嫂子说。
"谢谢嫂子了,你看这些一共多少钱?还是你们想要什么?"褚可心跟她们换东西,有时候是给钱,有时候也会给票,就看他们需要什么。
"妹子,我儿子年前要结婚,我想给儿媳妇儿做一身衣服,我想换点儿布票。"李嫂子的娘家嫂子有些小心的说。
"行,你想换多少?"褚可心想了一下,自已家里的布票还有不少,也就爽快的答应了。
那个大嫂一看褚可心答应了,可把她高兴坏了。
她家里壮劳力多,每年分的钱都不少,要说给儿媳妇儿做一身衣服完全负担的起。
但是他们有钱却没有票,除了农村自已织的土布可以做衣服。
要是想去供销社买那个的确良布料,那是不可能的。
儿媳妇是他们村大队长的闺女,嫁给儿子她们家也算是高攀了。
她就想给儿媳妇儿做一身的确良的新衣服,也代表了他们家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