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医术交流 学堂新挑
疫病退散,村子重归宁静,医馆学堂也在林羽的悉心经营下愈发蓬勃。朗朗书声从学堂传出,与窗外鸟儿的啼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充满希望的乐章。学生们经过抗击疫病的历练,对医术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的热情也愈发高涨。
一日清晨,林羽如往常一样在学堂中巡视,查看学生们的早课情况。突然,一位负责杂役的老仆匆匆跑来,神色略显紧张,手中还拿着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件。“林神医,刚刚有一位身着华服的使者前来,说是奉了宫中某位大人的命令,将这封信亲手交给您。” 老仆一边说着,一边将信件递到林羽手中。
林羽心中疑惑,接过信件,只见信封上的字迹工整而大气,隐隐透露出一种威严。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抽出信纸,上面写着:久闻林神医医术超凡,于民间广施善举,造福一方。吾乃宫廷御医赵宏,对林神医之医术倾慕己久,特诚邀林神医于三日后至城中悦来客栈一叙,望勿推辞。
林羽看完信件,陷入沉思。宫廷御医主动邀请,这背后定有深意。他深知宫廷之中关系复杂,医术流派众多,自己一个来自民间的医者,贸然与宫廷御医接触,或许会引来诸多猜测。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难得的交流医术的机会,若能借此机会将自己的医学理念传播出去,说不定能为更多人带来益处。
思索再三,林羽决定赴约。他将学堂的事务妥善安排给几位得力的教师,叮嘱他们务必照顾好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而后,他挑选了一身干净得体的长袍,踏上了前往城中的道路。
一路上,林羽的心情颇为复杂。他想象着与宫廷御医会面的场景,思考着该如何交流医术,既展现自己的独特见解,又不失谦逊。经过几个时辰的跋涉,他终于抵达了城中。悦来客栈位于城中心,是一座颇为气派的建筑,来来往往的客人衣着光鲜,尽显繁华。
林羽走进客栈,向店小二表明了来意。店小二连忙恭敬地将他引至二楼的一间雅间。推开门,只见一位身着锦绣长袍,头戴儒巾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桌前品茶。男子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一股睿智。见林羽进来,男子立刻起身,微笑着迎上前去:“想必这位就是林神医吧,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采不凡。”
林羽连忙拱手行礼:“赵御医过奖了,林某不过是一介民间医者,能得赵御医邀请,实感荣幸。” 两人寒暄一番后,便分宾主落座。店小二端上茶水和点心,随后退了出去。
赵宏为林羽斟了一杯茶,说道:“林神医,我听闻您在乡间开办医馆学堂,培养了不少医者,还成功抗击了一场疫病,实在令人钦佩。此次邀您前来,是想与您交流交流医术,还望您不吝赐教。” 林羽谦虚地说道:“赵御医客气了,赐教不敢当,相互学习倒是真的。”
接着,赵宏便向林羽请教了一些关于疫病治疗的问题。他详细询问了林羽在抗击疫病过程中使用的草药配方以及治疗方法,对林羽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草药相结合的做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林羽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拿出纸笔,将一些重要的草药配方和治疗思路详细地写下来,递给赵宏。
赵宏接过纸张,仔细地看着,不时点头称赞:“林神医的方法果然独特,与我们宫廷御医的治疗思路大不相同,但却十分实用。我在宫中也时常遇到一些棘手的病症,若能借鉴林神医的方法,想必会有所帮助。”
林羽说道:“赵御医,其实医学本无界限,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目的都是为了治病救人。我在民间行医,接触到的大多是普通百姓,他们生活困苦,患病后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以我更注重用一些简单、廉价但有效的方法为他们诊治。”
两人越聊越投机,话题从疫病治疗逐渐延伸到日常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林羽向赵宏讲述了自己在治疗跌打损伤、风寒感冒等常见病症时的一些经验和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习惯来判断病症的根源,如何运用针灸和推拿辅助药物治疗等。赵宏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两人相互探讨,气氛热烈。
然而,就在林羽与赵宏交流正酣之时,医馆学堂那边却出现了新的问题。随着学堂名声的日益响亮,前来求学的学子越来越多,原本宽敞的学堂渐渐显得拥挤起来。教室数量不足,导致一些课程无法正常开展;宿舍也不够用,许多学生只能几个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
负责学堂日常事务的李老师心急如焚,他西处寻找可以扩建学堂的场地,但村子里合适的空地早己被村民们占用,一时之间,难以找到解决办法。学生们也开始出现一些情绪波动,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在城中与赵宏交流完医术的林羽,带着满心的收获准备返回学堂。可刚回到村子,就察觉到了异样的气氛。他急忙来到学堂,李老师立刻迎了上来,将学堂面临的困境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林羽听后,眉头紧锁。他深知,学堂的发展关乎着众多学子的未来,也关乎着自己传播医术、造福百姓的理想。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学堂的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他在学堂的院子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羽决定再次拜访王乡绅。王乡绅作为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人脉广泛,说不定能在场地问题上提供帮助。林羽来到王乡绅家中,向他说明了学堂目前的困境,并诚恳地请求他帮忙寻找合适的扩建场地。
王乡绅听后,沉思片刻说道:“林神医,你开办这医馆学堂,本就是造福乡里的好事,如今遇到困难,我自当帮忙。只是这合适的场地,确实不好找。这样吧,我明日就派人在村子周边再仔细找找,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林羽连忙道谢:“王乡绅,林某在此先行谢过您了。若学堂能顺利扩建,日后王乡绅及府上家人有任何医疗方面的需求,林某定当全力以赴。”
离开王乡绅家后,林羽又马不停蹄地回到学堂。他召集全体师生,将目前的情况告诉了大家,并鼓励学生们不要灰心。“同学们,我们的学堂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只是暂时的。大家都是怀着治病救人的理想来到这里,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在场地问题解决之前,我们会调整教学安排,确保大家的学习不受太大影响。” 学生们听了林羽的话,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羽一边密切关注着王乡绅那边寻找场地的进展,一边带领教师们调整教学计划。他们将一些理论课程改为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践课程则尽量安排在户外,利用村子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草药辨认、针灸实操等教学活动。
与此同时,林羽还积极与周边村子的村民沟通,希望能借用他们的一些闲置房屋作为临时教室和宿舍。村民们对林羽和学堂一首心怀感激,纷纷表示愿意提供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堂暂时缓解了场地紧张的问题,教学秩序也逐渐恢复正常。
而王乡绅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的手下在村子东边找到了一块闲置的土地,面积足够学堂扩建。林羽得知后,欣喜若狂。他立刻与王乡绅商讨土地租赁的事宜,并开始着手制定学堂的扩建计划。
在筹备学堂扩建的过程中,林羽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扩建所需的材料、人工费用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学堂目前的积蓄远远不够。但林羽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再次发动村民们捐款,同时也向一些曾经受过他帮助的富户求助。
村民们得知学堂的困境后,纷纷慷慨解囊,你一文我一文地凑起了捐款。那些富户们也被林羽的执着和学堂的意义所打动,纷纷伸出援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资金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随着资金的到位,学堂的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工人们日夜赶工,林羽每天都会到施工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他亲自挑选建筑材料,与工匠们商讨施工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学堂未来发展的环节。
在忙碌的扩建工程中,林羽依然没有忘记教学工作。他利用施工间隙,为学生们讲解一些与建筑相关的医学知识,比如如何预防施工过程中的跌打损伤,如何处理伤口等。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医学知识,还亲眼见证了学堂的成长,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堂的扩建工程逐渐接近尾声。一座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实验室、舒适的宿舍,一切都预示着学堂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林羽站在新建的学堂前,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在这条传播医术的道路上,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大家的支持,就一定能够走得更远,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和希望。
而此时,在宫廷之中,赵宏将与林羽交流所得的医术经验整理成册,呈递给了太医院的院使。院使看完后,对林羽的医术赞不绝口,决定派遣几位御医前往林羽的医馆学堂,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交流。这一消息,又将为医馆学堂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