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6,知青他总想加餐

第52章 毒计败露人嗤笑,刁妇失算内院讧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76,知青他总想加餐
作者:
爱米妮
本章字数:
4550
更新时间:
2025-05-01

林二狗和赵三麻子俩人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本想着能狠狠教训林婉一顿,再把她的东西砸个稀巴烂,顺便还能从王红那里捞点好处.

结果倒好,东西没砸成,人没教训到,反而被那个看起来文绉绉的江知青给指着鼻子教训了一通,差点没把裤子吓尿!

两人心里憋着一肚子火,又不敢去找江辰的麻烦,回到村里,自然是把气都撒在了“幕后主使”王红身上。

他们找到王红家,也不管李秀兰在不在场,就一通抱怨和指责,添油加醋地说江知青如何如何厉害。

如何如何护着林婉,还暗示是王红的计划不周全,才让他们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差点被抓去见队长。

“我说王红家的,你当初可是拍着胸脯跟我们说,那死丫头片子一个人好欺负,让我们去给她点颜色看看!”

“结果呢?那江知青跟门神似的守在那儿!我们哥俩差点没折在那儿!这事儿你说咋办吧!”

林二狗气势汹汹地说道,一副要找王红算账的架势。

赵三麻子也在一旁帮腔。

“就是!还说给我们买酒喝,买肉吃!现在倒好,酒肉没见着,差点惹了一身臊!王红家的,这事儿你得给我们个说法!”

王红本来就因为计划失败而一肚子火,现在被这两个无赖找上门来指着鼻子抱怨,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们还有脸来找我?”

王红叉着腰,嗓门比他们还大。

“两个大男人,连个丫头片子都收拾不了!还被人家吓得屁滚尿流!真是废物!窝囊废!还好意思来找我要说法?我呸!”

李秀兰一看这架势,也赶紧出来帮腔。

“就是!自己没本事,还怪别人?赶紧滚!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林二狗和赵三麻子没想到这婆媳俩翻脸不认人,气得哇哇大叫,双方就在老林家院子里吵嚷了起来,引得不少邻居都探头探脑地看热闹。

而与此同时,那些从县城赶集回来的村民,也把在路上看到和听到的“新闻”给带了回来。

“哎呀,你们是没看见!林家那三丫头可真是有贵人相助啊!被二狗子他们堵住了,那个江知青‘嗖’一下就出现了,几句话就把那俩无赖给说跑了!”

“可不是嘛!后来那丫头还真去集上卖东西了!就那些竹篮子,还真卖出去好几个呢!”

“啧啧,看来这人啊,还是得有点本事,还得有点靠山才行!”

这些话,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这下,真相算是彻底大白了!

什么“林婉勾引无赖”,什么“投机倒把”,全都是扯淡!分明就是王红婆媳俩嫉妒人家,指使人去使坏,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村里人看王红和李秀兰的眼神,一下子就变了味儿。

鄙夷、嘲笑、幸灾乐祸,各种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们身上。

王红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扔在街上一样,走到哪儿都能感觉到别人的指指点点和窃窃私语。

她羞愤交加,好几天都没敢出门。

李秀兰更是气得差点病倒。

她本来就好面子,现在因为儿媳妇的馊主意,让整个老林家都成了村里的笑柄,还可能因此得罪了背景不明的江知青,她心里是又气又怕。

回到家里,李秀兰再也忍不住了,指着王红的鼻子就破口大骂:

“你个丧门星!扫把精!出的什么馊主意!现在好了吧?全村人都在看咱们家的笑话!还把江知青给得罪了!”

“要是他以后在队长面前说咱们家坏话,影响了你大哥、二哥的工分评定,我看你怎么办!你是不是要把这个家败光了才甘心!”

王红本来就一肚子委屈和怨气,被婆婆这么一骂,也彻底爆发了。

“凭什么都怪我?当初想坏那死丫头名声的时候,你不是也点头同意了吗?再说了,要不是二狗他们那两个废物没用,能让那小贱人跑了?”

“你还敢顶嘴!”

李秀兰气得浑身发抖。

“要不是你天天在背后嚼舌根,挑唆是非,能有今天这事儿吗?我看你就是个搅家精!我们老林家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娶了你这么个搅屎棍!”

“我搅屎棍?你以为你好到哪儿去?当初是谁为了给大儿子娶媳妇,想把亲闺女卖给瘸子的?”

王红也豁出去了,口不择言地把李秀兰的老底也给掀了出来。

“你……你……”

李秀兰被气得眼前发黑,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婆媳俩彻底撕破了脸皮,在屋里吵得天翻地覆,摔盆打碗的声音隔着墙都能听到。

这场惊天动地的“内讧”,自然也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新谈资。

林婉听到这些消息时,正在窝棚里,就着昏暗的煤油灯,仔细地打磨着一根新砍下来的竹子。

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狗咬狗,一嘴毛。

敌人内部出了问题,对她来说,总归是件好事。

至少,能让她安安生生地过几天舒心日子,抓紧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

她拿起砂石,继续一下一下,专注地打磨着手中的竹材。

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才是应对一切风雨的最可靠的武器。

王红和李秀兰婆媳俩那场惊天动地的内讧,着实让她们在村里消停了好一阵子。

王红是没脸出门,李秀兰则是气病了,躺在炕上哼哼唧唧了好几天。

林婉乐得清静,把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了她的“竹艺事业”和对未来的规划中。

第一次赶集虽然收入不多,但意义重大。

它证明了她的手艺是有价值的,她的想法是可行的!这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和动力。

她没有被那点小小的成功冲昏头脑。

她仔细回顾了第一次赶集的经历,总结了经验教训。

她发现,那些做工更精细、样式更新颖的小竹篮似乎更受欢迎,而那些仅仅是结实耐用的普通筐子,则问津者寥寥。

还有,顾客对价格还是比较敏感的。

于是,她调整了策略。

一方面,她继续苦练基本功,力求把每一件作品都做得更完美。

劈篾要更均匀,编织要更紧密,打磨要更光滑,收口要更利落。

她甚至开始琢磨,能不能用有限的资源,给竹制品做一些简单的“美化”,比如用烧红的铁丝烫出一些简单的图案,或者用不同颜色的竹篾搭配出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