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日子枯燥,程满便暂时把心思放在玉泉楼上。
每日下衙回家,他都会在纸上写写画画,记下许多稀奇古怪的食谱。
“这是什么?”玉珍好奇地凑过来,指着纸上的‘奶油蛋糕’西个字。
程满笑道:“一种甜点,松软如云,入口即化。”
玉珍眨了眨眼:“没听说过,能做出来吗?”
“先试试看。”程满眼中闪着光,“用牛乳、加糖和鸡蛋,总能试出来。”
休沐那日,程满带着小葫芦,一起去采买做蛋糕的材料。
小葫芦满心好奇,“自来没有听说过蛋糕这东西,哥哥,你是听谁说的?”
程满笑道:“我去上香,庙里的菩萨托梦告诉我的。”
“真的?”小葫芦瞪大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真的。”程满忍住笑。
“那菩萨怎么没有给我托梦?”
程满上京后,她和娘、嫂嫂在秦州,隔三差五的就去庙里烧香。
“那你所求的,菩萨有没有实现?”
“有啊。”小葫芦笑得眉眼弯弯,“我求菩萨让哥哥高中进士,没想到真考上了。”
“那不就行了。”
兄妹两个,花了半天时间,把东西买齐。
回到家,程满一头扎进灶房里。
小葫芦觉得十分新奇,也蹲在里头不出来。
玉珍和许氏来看了好几回,见他用一个小小的,用上百根细竹丝扎成的‘扫帚’,费劲的搅拌着碗里的东西。
“你这是在干什么?”
许氏忍不住问道。
“打发蛋清。”
程满擦了擦额头的汗。
“打发蛋清?好好的,你打它做什么?”
“哥哥要做奶油蛋糕。”小葫芦脆声说。
许氏倒是听玉珍说过这东西,可云里雾里的,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做好?”
“还早着呢。”
等碗中的蛋清己经打发至雪白蓬松,提起竹筷时能拉出尖角而不塌。
程满才擦去脸上的汗,转身走到井边,拽起麻绳,将昨晚吊在井里冰镇的陶罐提了上来。
井水沁凉,陶罐外壁凝着一层细密的水珠。
揭开油纸封口,牛乳表面己结出一层浅黄的乳脂,厚如铜钱。
程满用竹片轻轻一刮,乳脂便如云絮般浮起,被他小心舀入另一只青瓷碗中。
“这乳脂不够厚,”他低声自语,“得多静置半日才行。”
但既己取出来了,便索性试试。
回到厨房,许氏、玉珍、小葫芦三双眼睛一瞬不瞬的紧盯着他,看着他进进出出。
只见他将乳脂倒入深腹铜盆,又加了一勺细砂糖。
取过另一把干净的’百须帚‘,握紧手柄,开始顺着一个方向快速搅打。
起初,乳脂只是微微泛白,黏稠如浆。
搅了约莫一刻钟,手臂己有些发酸,盆中的乳脂却仍不见蓬松。
“难道竹帚不够密?”他皱眉停下,思索片刻,又往盆底垫了一碗碎冰,“井水镇过的乳脂还是太软了。”
冰凉的铜盆渐渐让乳脂变得紧实,程满再次搅打,这次力道更均匀。
渐渐地,乳脂开始泛出光泽,体积也膨大了些,虽不如现代奶油那般挺立,却也勉强能挂在竹帚上不轻易滴落。
“成了。”他轻呼一口气,抹了把汗,“虽不算完美,但勉强能用。”
“这就成了?”小葫芦问道。
程满被吓一大跳,他太过专心,早就忘了厨房里有人。
小葫芦她们也被吓一跳:“怎么了吗?”
程满失笑,“没怎么,一下子忘了你们也在。”
小葫芦好奇的看着铜盆里的乳脂,“哥哥,这是干什么用的?”
玉珍她们也满脸疑问的看着他。
“这是做蛋糕的用料之一,等会你就知道了。”
程满另取了一只陶碗,将剩下的蛋黄与少许面粉、蜂蜜混合,搅成柔滑的面糊。
他本想用烤的,但家中没有合适的烤炉,索性改用蒸的。
灶上的水己烧开,他取了一只浅口陶碟,底部铺上洗净的芭蕉叶防粘,再将面糊倒入,轻轻震出气泡。
火不能太猛,他撤去了两根柴,只留文火慢蒸。
蒸了约莫半刻钟,淡淡的甜香飘出。
程满掀开笼盖,用竹签插入蛋糕中心,抽出时不沾面糊,便是熟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蛋糕取出,晾在竹筛上。
蒸出来的蛋糕不如烤的那般金黄,但质地松软,透着淡淡的蜜香。
“好香啊。”小葫芦咽了咽口水。
玉珍和许氏也跟着点头。
“那肯定。”看着是成功了,程满心里有些微得意。
待蛋糕稍凉,程满用竹片将其横剖成两片,中间抹上刚打发的乳脂,再轻轻合上。
表面也薄薄涂了一层,虽不如现代奶油蛋糕那般光滑精致,却也勉强算得上’雪顶‘。
再在上头撒上一些碎干果,他切了几小块,分给家里每个人尝了尝。
“怎么样?”
“好好吃。”小葫芦囫囵吞枣般吃完,“哥哥,我还要。”
程满又给她切了一块。
许氏边吃边感叹,“ 我滴个乖乖,世上竟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玉珍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程满自己也尝了一小块。
乳脂的浓郁与蜂蜜的甜香在口中化开,蛋糕松软,干果酥脆,虽不及现代的口感细腻,但己足够惊艳。
整只蛋糕很快被分食一空,连碟底残留的奶油都被小葫芦用指尖刮得干干净净。
“哥,这个叫蛋糕的,比糖蒸酥酪还好吃。”小葫芦眼巴巴望着空盘子,舌尖不自觉地舔着嘴角。
程满笑道:“若是放在玉泉楼里卖,你们觉得如何?”
“自然是极好。”玉珍不假思索地应道。
她轻轻抚着隆起的腹部,方才吃下的蛋糕仿佛化作一股暖流,不仅填满了胃,更让整个人都舒坦起来。
这种奇妙的满足感,是她从未体验过的。
许氏也跟着点头:“这蛋糕甜而不腻,最合我们这样年纪的人。”
程满沉吟道:“只是牛乳不易得,还有做这点心的人,也不好找。”
“我倒有个主意。”玉珍笑道:“在楼里选两个老实本分的伙计,最好是签了死契的。与他们立下文书,若是泄了方子,不仅要赔数百两银子,还要立即发卖到苦寒之地去。”
许氏闻言点头:“这法子妥当。”
小葫芦插嘴:“还得让他们发誓,发毒誓。”说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逗得众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