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卫都市市区灯火通明。
英国租界,一所公寓的308房间内。
明亮的灯光下,原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一十七名团级军官,一声不吭地呆坐着,正等待着一位姓郭的团长的消息。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听得见表针行走的嗒嗒声。落针可闻。
终于等来了郭团长。郭团长一进屋,大家立刻围拢在他的左右打听情况。
郭团长:“弟兄们,有消息说,方士昌将军并不在卫都市,今天上午就己经被解往北平军法处。”
七致远:“消息可靠不可靠?”
郭团长:“百分之百的可靠。”
高团长:“弟兄们,如果方将军被押往南京,那麻烦可就大啦。南京的领袖,手段毒辣得很哪!”
七志远:“弟兄们,方士昌将军对咱们有知遇之恩。此恩不报,非为人也。”
李团长:“致远兄,只要北平军法处不将方将军押往南京,咱们一十八名弟兄一齐行动,就一定可以营救方将军。”
郭团长:“只要咱们一十八个弟兄团结一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七致远:“弟兄们,依我七某的意见,营救方将军,不妨分两步走。第一步,向北平军法处行贿,使其不把方将军解往南京,如果北平军法处真的不把方将军押走,我们就劫狱营救。第二步,如果北平军法处不得不将方将军押往南京,我们就扒铁轨,劫车营救。”
郭团长:“同意。”
高团长:“我同意。”
李团长:“我同意。”
……。
七致远:“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北平军法处有没有这个关系。”
七致远这么一说,大家立刻苦苦地思索。
默默地考虑了一会儿,还真地有人想出了一个门路。
高团长:“致远兄,我倒有一个门路儿,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七致远:“快说!”
高团长:“我岳父的一个表兄在北平军法处任职,可能是副职。如果他肯帮忙,事情就好办啦!即使他在这个问题上当不了多大的家儿,起码儿也可以给咱们一个可靠的情报。”
七致远:“弟兄们,就这么办吧!咱们大伙儿到明天一早凑足两万块大洋,让高团长和郭团长两个人到北平去探明消息。等消息一到,咱们就协商定夺。行不行?”
李团长:“行。”
路团长:“行。”
……。
七致远:“说干就干。谁打算捐多少,先报个数儿。”
李团长:“我捐三千。”
路团长:“我捐两千。”
高团长:“我捐两千五。”
郭团长:“我捐西千。”
……。
七致远:“这样算起来,两万块大洋定会超过。弟兄们,不是我七致远丑话说到头头里。在这个问题上,谁要是畏葸不前,当缩头乌备,那就不是中国人揍的!”
李团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路团长:“说到做到。”
……。
七致远:“好。明天早晨八点钟,咱们一十八个人,一个不少,还在这里见面。再会!”
高团长:“再会!”
李团长:“再会!”
……。
众军官先后离开了英租界,那所公寓的308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