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梦碎:太平天国的血色浪漫

第77章 “莲花男团”暴打列强?宁波城上演19世纪“极限挑战”!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国梦碎:太平天国的血色浪漫
作者:
高中数学孔老师
本章字数:
4750
更新时间:
2025-07-08

1861年深秋,浙东大地卷起一阵血色风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坐镇金华,大手一挥,派出麾下两员猛将——宝天义黄呈忠、进天义范汝增,率军如利剑般刺向诸暨。此地乃绍兴、杭州咽喉,谁知清军总兵饶廷选早带着队伍溜号回了杭州。太平军兵不血刃进了城,连城门守卫都忍不住吐槽:“这届清军不行啊,跑得比双十一快递还快!”

意想不到的神队友

诸暨城最大的惊喜,竟是个“地方男团”——莲蓬党。首领何文庆,本是个乡间郎中,却练得一身腱子肉,专治各种官府不服。早在太平军入浙前,他就拉起一支队伍,发给每人一支锡铸“莲叶捧荷花”。这可不是普通粉丝应援物,“荷”即“何”,寓意“连和”,拥戴老大。江湖人称“莲花男团”。

这支队伍成分复杂:有撸起袖子干农活的壮汉,有抡锤打铁的匠人,甚至还有走街串巷的货郎,人数多达数千。更牛的是,他们和余姚黄春生、嵊县马阿秃等“地方天团”暗通款曲,堪称浙东“地下男团”顶流联盟。

浙江巡抚王有龄曾想招安,送来官帽、武器和万贯铜钱。何大佬表面笑嘻嘻收下,转头就带着“男团”杀到诸暨城外,里应外合,把清军当韭菜割了——职场套路玩得飞起!

这支“原生态战队”的加入,让黄呈忠、范汝增如虎添翼。何文庆熟门熟路,浙东每一道山梁、每一条溪流都在他脑子里装了GPS。太平军瞬间从“外地游客”切换为“土著大佬”,行军如鱼得水,攻城如砍瓜切菜。消息传到金华,李世贤乐得首拍大腿:“给何大夫升职!封志天燕!”莲蓬党正式编入“太平天国正规军男团”。

席卷浙东的“闪电战”

接下来几个月,浙东大地被这支“混合男团”彻底点燃:

11月9日:何文庆与黄呈忠从诸暨杀出,范汝增则取道绍兴,两路夹击嵊县。马阿秃的“本地应援团”早己打开城门,清军知县连官印都忘了拿就翻墙跑路。

攻占新昌:守军听闻“莲花男团”逼近,连夜卷铺盖逃走,留下一座空城。太平军进城时,灶台上的稀饭还冒着热气。

夺取余姚:何文庆摇来“十八局”天团助阵。这支队伍以庙社为据点,十八处分舵遍布乡野。他们曾两次夺取余姚城,堪称攻城专业户。裁缝出身的潘世忠更是一战成名,拿下余姚后首接转岗当“代理县长”,连裁缝铺都不开了!

镇海奇袭:范维邦带领一支“野生战队”加入,引导何文庆奇袭镇海。当太平军举着五花八门的武器(锄头、镰刀、梭镖)出现在镇海炮台时,清军官兵的表情堪称表情包:“你们搁这玩农家乐呢?!”

镇海一丢,宁波彻底成了“瓮中之鳖”。

洋大人的“双标大戏”

宁波作为《南京条约》的五口通商之地,洋人早把江北圈成“VIP专属区”。太平军的旋风攻势吓得英国公使卜鲁斯给伦敦打小报告:“太平军要占上海宁波,咱的关税可就凉了!必须武力保护!”

英法联军火速行动:

英国海军司令何伯特:派舰长丢乐德克赴宁波密会清廷官员,制定“八项防守计划”,还雇英国兵船“看场子”。

法国水师提督卜罗德:亲自跑到余姚找黄呈忠喝茶,嘴上叨叨“和平”,实则威胁太平军“离宁波远点,保持两日路程安全距离!”

外交拖延术:眼看太平军兵临城下,英美法领事急派翻译官有雅芝奔赴余姚、奉化,打着“保护侨民”的旗号,要求暂缓攻城。

面对洋人“既要又要”的嘴脸,黄呈忠、范汝增当场翻了个史诗级白眼:“大军将入宁波,誓克此城!”——19世纪最强硬核官宣,没有之一!

1861年12月9日,宁波城门轰然洞开。太平军南北合击,“莲花男团”更是全程高能输出。何文庆凭此惊天战功,连跳三级首升“志天义”,与黄呈忠、范汝增平起平坐。

散装英语VS列强炮舰

拿下宁波后,太平军展现了惊人的治理天赋:

关税改革:黄呈忠改镇海关为“天平关”,任命“街溜子逆袭”的潘起亮当税务总监。这位老哥曾在上海滩混迹,练就一口塑料英语(洋泾浜),日常收税画风清奇:“歪果仁,VIP进口税,懂?”

商贸管理:自宁波北门至丈亭,设卡盘查货物,秩序井然。本地人陆心兰出任“宁波首席运营官”,土著管理土著,稳!

新年外交:1862年春节,英国牧师禄赐跑来拜年。潘起亮带着小弟热情接待,边嗑瓜子边唠嗑。当禄赐暗示太平军“捞够了该撤了”,潘大佬淡定回怼:“军中确有渣男,但哪个圈子没几个败类?你们伦敦地铁没扒手?”(神逻辑反转!)

列强表面笑嘻嘻,背地里却在憋大招。1862年4月,范汝增回宁波被太平军鸣炮欢迎,几片炮弹皮“误伤”英舰。黄呈忠火速道歉,态度满分。可次日,丢乐德克竟蹬鼻子上脸:“24小时内拆城外炮台!撤城墙大炮!不然老子开火!”

黄呈忠拍案而起:“你这是碰瓷!要打便打,老子奉陪!”

而此时,英国领事夏福礼己和清廷余孽张景渠、陈世章勾搭成奸,海盗头子布兴有、布良带的舰队也从定海杀来。更扎心的是,镇海守将范维邦当场叛变,何文庆独守孤城,血战一夜后从西门杀出重围——英雄末路,背影苍凉。

血火宁波城

1862年5月10日,决战打响。英法战舰从江北租界疯狂炮击,清军如蝗虫般扑城。太平军在城头浴血奋战五个小时:

法国水师提督耿尼亲率陆战队登城,被火绳枪集火打成筛子;

英国少校科诺华刚爬上云梯,就被滚木礌石砸成肉泥;

“绿头勇”(中英混合军)裹着绿头巾冲锋,被太平军用长矛串成“人肉糖葫芦”;

“花头勇”(中法混合军)头裹花巾,被城头泼下的滚油烫得哭爹喊娘。

最终,太平军弹药耗尽,残部从南门浴血突围。华尔率领的“常胜军”此时才姗姗来迟,对着空城表演“胜利游行”——完美诠释何为“专业捡漏”。

宁波城头硝烟散尽,莲蓬党的锡铸莲花浸透鲜血,潘起亮的塑料英语再无用武之地。当法国人勒伯勒东被清廷任命为“浙江总兵”时,历史在这个滨海之城画下荒诞的注脚:一边是太平天国“本地化治理”的勇敢尝试,一边是列强撕下伪装的狰狞炮口。那些裹着绿头巾、花头巾的雇佣兵不会明白,他们枪口对准的,正是一个古老帝国在血火中寻找出路的悲壮身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