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涌
潮湿的梅雨季裹挟着黏腻的空气,林夏摘下被雨水打湿的眼镜,用衣角反复擦拭镜片。站台广播第三次响起提醒,她这才匆匆跟上韩渊的脚步。地铁门在身后合拢的瞬间,她嗅到对方袖口残留的硝烟味——那是今早郊区枪击案现场留下的。
"真要查?"韩渊倚着地铁门,金属扣在他战术腰带上泛着冷光。他瞥向林夏攥着档案袋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市局下了封口令,这个案子..."
"七年前。"林夏翻开泛黄的案卷,照片上穿蓝白校服的女孩歪着头微笑,脖颈处隐约可见淤青,"苏雨桐,高二(3)班学生,失踪前最后出现地点就是我们要去的启华中学操场。"她顿了顿,"尸检报告显示,她被钝器击打头部后活埋,死亡时间超过西十小时。"
地铁突然剧烈晃动,案卷里掉出张皱巴巴的便利贴。林夏弯腰去捡,韩渊眼疾手快接住,指腹摩挲着上面歪扭的字迹:"别告诉老师,我能解决。"
"这是苏雨桐失踪前留给同桌的。"林夏声音发涩,"她父亲上个月在看守所自杀,临终前给警方寄了封信,说当年他女儿是被人活活埋在操场跑道下。"
韩渊沉默片刻,将便利贴小心夹回案卷。地铁驶入隧道,幽蓝的灯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阴影:"校方当年说苏雨桐是离家出走,现在突然冒出尸体,恐怕不简单。"
启华中学的铁门锈迹斑斑,门卫室传来老式收音机的咿呀声。韩渊掏出警官证,铁栅栏后探出个花白脑袋:"警察?校长正在开会呢。"
"我们想看七年前高二(3)班的教室。"林夏说。门卫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浑浊的痰液在喉间翻滚:"早拆了,现在是器材室。"
韩渊注意到门卫右手食指少了半截,伤疤呈螺旋状。当他的目光扫过对方袖口时,门卫慌忙扯紧衣服:"年轻时修电机弄的。"
器材室的霉味令人作呕,林夏踩着满地篮球,在墙角发现块褪色的班牌。韩渊蹲下身,手电筒光束照在水泥地面——那些不规则的裂缝,像是被重型机械反复碾压过。
"这里动过土。"他用匕首挑起裂缝里的泥土,"表层是新填的,但下层混着碎骨。"林夏的呼吸骤然急促,手机相册里苏雨桐父亲的遗书在眼前晃动:"他们把雨桐埋在跑道第三根旗杆下,用压路机碾了三次..."
刺耳的刹车声打断思绪,校长室的窗户透出暖光。林夏和韩渊对视一眼,悄悄绕到后窗。玻璃上的雾气模糊了室内景象,但依稀能听见争吵声。
"当年的事必须烂在肚子里!"中年男人的声音带着颤音,"教育局来检查了,你赶紧把操场重新铺一遍!"
"王校长,这次瞒不住了。"另一个声音压低,"苏国强临死前寄的信,警察己经..."
林夏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法医科发来的加急报告。她点开照片,瞳孔猛地收缩——从操场提取的泥土样本中,检测出苏雨桐的DNA。
"立即封锁现场!"韩渊掏出对讲机的瞬间,器材室的灯突然亮起。十几个穿着保安制服的人堵住门口,为首的壮汉把玩着电击棍:"两位,学校重地,闲人免进。"
林夏握紧录音笔,却感觉后腰抵住硬物。韩渊侧身将她护在身后,后腰的配枪己经出鞘:"我们是市局刑侦支队,现在怀疑这里是命案现场。"
壮汉狞笑一声,身后众人同时掏出甩棍。混乱中,林夏看见校长室方向亮起手电筒光束,有人正将黑色塑料袋扔进垃圾车。她挣脱韩渊的保护,冲向垃圾车,却被电击棍的电流击中膝盖。
剧痛袭来的瞬间,韩渊的枪响划破夜空。橡胶子弹精准击中壮汉手腕,他惨叫着松开电击棍。其他保安见状作鸟兽散,林夏趁机翻上垃圾车,在腐臭的纸箱下摸到个冰凉的金属盒。
警笛声由远及近时,林夏颤抖着打开盒子。里面是本破旧的日记本,扉页上歪歪扭扭写着:"苏雨桐,16岁生日快乐!”
林夏的手指在沾满污渍的日记本封面上颤抖,泛黄的纸页间滑落出一张褪色的电影票根。2016年5月17日,《你的名字》午夜场,这是苏雨桐遇害前三天。韩渊持枪警戒的身影映在垃圾车铁皮上,他转头看向林夏时,目光骤然凝固——女孩翻开的那页日记上,干涸的血迹像朵诡异的花。
"5月14日,星期三。今天张薇把我的头按进洗手池,她说我穿的帆布鞋配不上实验班校服。水流灌进耳朵时,我听见她在笑,指甲掐进我手腕的伤口里。"林夏的声音发颤,纸页间夹着的创可贴包装己经脆化,"但最可怕的不是她们,是那个总在走廊角落抽烟的男人,他看我的眼神像在剥我的皮..."
刺耳的轮胎摩擦声从校门口传来,韩渊一把拽住林夏滚进花坛。三辆黑色SUV冲破警戒线,西装革履的男人举着黑色雨伞走向垃圾车。为首者脖颈处的龙形刺青若隐若现,他踢开散落的纸箱,皮鞋尖停在林夏方才站立的位置。
"东西呢?"男人对着蓝牙耳机低语,伞骨突然转向花坛方向。韩渊的枪管己经抵住林夏后背,示意她保持安静。雨丝混着泥土溅在日记本上,最新的一页墨迹未干:"我不能再沉默了,明天就把所有证据交给..."字迹在剧烈的颤抖中戛然而止。
"市局支援还有三分钟!"韩渊的喉结滚动,他瞥见西装男口袋里露出的半截电击棍——和袭击他们的保安使用的型号相同。林夏突然按住他的手,指向远处正在焚烧的垃圾池,火苗中隐约可见校服衣角。
"是苏雨桐的!"她挣脱束缚冲过去,却被韩渊反手扣住。男人将燃烧的校服踩灭,皮鞋碾过灰烬时,林夏看清了他腰间别着的启华中学工作牌——后勤部主任,陈德。
警笛声撕开雨幕的瞬间,陈德转身混入人群。林夏死死攥着日记本追上去,潮湿的纸页在掌心洇开墨痕。当她拐进昏暗的器材室通道,迎面撞上戴着鸭舌帽的女生。对方怀里抱着个黑色U盘,看见林夏手中的日记时,瞳孔猛地收缩。
"你是谁?"林夏伸手阻拦,女生却突然将U盘塞进她口袋,转身就跑。韩渊持枪赶到时,只看见拐角处翻飞的白裙。林夏打开U盘,里面是段模糊的监控录像:2016年5月18日凌晨,三个穿校服的女生拖着昏迷的苏雨桐走向操场,后勤主任陈德提着铁锹跟在后面。
"车牌号被抹了。"韩渊放大画面,路灯下露出半截银色保险杠。林夏突然想起日记里的内容,翻到5月16日那页:"张薇说要带我去看流星雨,坐的车有股奇怪的皮革味,和教导主任办公室的味道一样..."
档案室的霉味混着油墨气息扑面而来。林夏在旧监控档案中找到2016年5月17日的记录,画面里苏雨桐背着书包走出校门,拐角处闪过辆银色帕萨特。她暂停画面,放大车牌位置,却发现镜头在那一瞬间剧烈抖动,像是有人故意遮挡。
"教务处主任的车。"韩渊调出车辆登记系统,手指停在"王建国"的名字上——正是他们在校长室听到的声音。林夏翻开日记本最后一页,夹在其中的照片让她浑身发冷:穿着教导主任制服的王建国,正搂着张薇的肩膀站在颁奖台上,女孩脖颈处戴着的珍珠项链,和苏雨桐尸检报告中发现的珍珠残片一模一样。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林夏的手机突然响起陌生号码来电。接通的瞬间,电流杂音中传来压抑的哭泣:"别查了...他们会杀了我的..."电话随即挂断,但来电显示地址让韩渊脸色骤变——启华中学教师宿舍。
当两人赶到时,张薇正从六楼纵身跃下。林夏冲过去时,只接住飘散的遗书。字迹被雨水晕染,依稀可见:"是王建国让我们这么做的,苏雨桐发现了他和校外混混的交易...那些视频在旧仓库..."
旧仓库的铁锁锈迹斑斑,韩渊用警棍撬开时,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货架上堆满标着"教学器材"的纸箱,最底层的硬盘里,上百段视频记录着王建国与黑道交易毒品的全过程。而在某个加密文件夹中,林夏发现了改变苏雨桐命运的关键录像:监控死角里,王建国将手伸进女生校服领口,苏雨桐奋力反抗时,撞到了桌角的镇纸...
"原来她不是死于霸凌。"林夏的声音空洞得可怕,"是撞见了权色交易。"韩渊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远处传来刺耳的警笛声,这次是纪委和扫黑办的联合调查组。
暴雨冲刷着启华中学的操场,施工队正在拆除新铺的塑胶跑道。当挖掘机铲起第三根旗杆下的泥土时,生锈的少女发卡混着白骨显露出来。林夏翻开日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苏雨桐,你终于可以回家了。"
雨幕中,她仿佛看见十六岁的女孩穿着干净的帆布鞋,在洒满阳光的跑道上奔跑。而那个总在角落抽烟的男人,此刻正被戴上手铐,他脖颈处的龙形刺青在雨中扭曲变形,如同困兽最后的嘶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