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那凤姐因听下人议论贾琏在外面有了相好,一时怒气攻心,竟动了胎气。平儿深恨贾琏行事不检点,害得凤姐险些丢了性命。谁料贾琏大喊冤枉,坚称自己是清白的,和那尤二姐没什么关系。
平儿见贾琏赌咒发誓,心里将信将疑,又让人悄悄去打听,结果竟如贾琏所言。待凤姐精神好些了,平儿服侍凤姐用了些参汤,这才一五一十说与凤姐听,“去岁小蓉大奶奶去了,偏赶上珍大奶奶病了,那府里忙乱的很。珍大奶奶就使人接了她老娘并两个妹子来照看。奶奶难道不知道那珍大爷什么性子?......那些事实在不堪的很,说了只怕污了奶奶耳朵。”
“不过,我们二爷和那位尤二姑娘倒真没有什么。我听跟二爷的小厮来说,二爷这些日子都在外头走动,多去林府见林老爷,鲜少和珍大爷那边来往。”
凤姐听了,心里方才回转过来,“哼,不知廉耻的东西,她们尤家的姑娘没人要了,想着往贾家塞。”平儿道,“这次倒是咱们错怪二爷了。”凤姐冷笑一声,“都是他素日行事不检点的缘故,不然怎么有这样的风言风语出来。”
那贾琏见凤姐回转过来了,又借机同凤姐表明心肠,“咱们如今有了茂哥儿,就为了儿子,我也该攒下一份家业才是。你且养好身子,日后有机会,咱们出去过。你放心,我如今一心只想立一番事业,有你和平儿就够了,从前那些事我都尽改了,再也不拈花惹草了。”
贾茂,还是是贾赦取的名字。那大老爷知道凤姐生了儿子,喜得连夜翻书,亲自取了个茂字,私下里还赏了贾琏、凤姐不少好东西。凤姐心下熨帖,嘴上却道,“二爷糊涂,这府里日后不都是二爷的,不然我费这心思管家做什么,说什么出去过的话。”
贾琏长叹一声道,“我的奶奶,你在这府里管家这么久,难道还看不清形势吗?上头两层婆婆,哪里是你想做主就能做主的?再者,咱们府里什么情形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府里只怕早晚只剩个空壳子了。你管家的时候,可没少拿自己嫁妆贴补,等到日后能留给咱们茂哥不知道还剩多少。还有,你这次难产难道真是意外不成?那日在墙根底下嚼舌根的小厮,到现在也没找到。”
凤姐细想片刻亦觉贾琏说的有理,自己事后派人去查,却一点头绪也没有。活生生的两个人就跟凭空消失了一般。要是叫她找到,想到这里,凤姐眼神一暗,自己定要让幕后之人知道自己的手段。
不过经此一事,王熙凤待贾琏越发尊重体贴,贾琏待凤姐亦温柔小意,两人夫妻一心,感情倒比从前更好了,却是意外之喜。
凤姐自和贾琏谈心后,便将那管家的心淡了。自那凤姐产子后,王夫人几次遣人来看,话里话外都是让凤姐出了月子,仍回来接手管家。凤姐只作没精神、听不懂的样子。
贾琏又禀明贾母只说凤姐因难产元气大伤,需要静养,帮她将一概事务都推了。因此凤姐每日只安心调理身体,照顾茂哥儿罢了。
没奈何,王夫人自己一人管家只觉力不从心,少不得让李纨、探春、宝钗从旁协助。李纨一心在贾兰身上,遇事只遵循府上旧例罢了。
宝钗素来是不关己事不张口的,每日不过到议事厅做做样子。要是遇到不能裁决的事,一律报到王夫人处,请王夫人定夺。
独探春自管家以来,意识到府里一则人员冗杂,仆从过多,若不能加以约束,日后说不得要惹出乱子;二则开销过大,再不俭省,日后定后手不接。
因此她裁革了宝玉贾环学里不必要的开支,又蠲免姑娘们头油脂粉钱,很做了几件大事。只是奈何荣国府积年的问题,并不是探春管家一段时间就能一下子改变的。
这荣国府里多是安享尊荣的人,少有为家族未来着想的人。探春想法子一年俭省个三五百两银子,还不够赦老爷买个丫鬟。
探春忧心不己,却也无可奈何,自己一个未出阁的女儿,纵使有再多想法也施展不开。管家之余亦不免感慨自己若是个男子就好了,自然有法子离了这里,闯出一片新天地来。偏是个女儿身,只能打理这内宅的一亩三分地。
在雪雁看来,像凤姐、探春这样的女子都是极有才华的,只是生错了时代罢了。要是放在现代,这能力就是管理个公司也是不在话下的。
不说探春如何殚精竭虑,再说林如海这边,自入了翰林院,倒也并不忙碌。圣上因知道他学问好,便有意让他给诸皇子讲些经史子集。
皇上还命如海,只当自家孩子教养,若有顽皮不听话的,只管责罚,不必有顾虑。那林如海深知陛下此举也是看重自己之意,故此待身体好些,便认真准备讲义,欲将所毕生学都教给诸皇子。
对于林如海来讲课,三位皇子都很重视。大皇子功课平平,但深知林如海在父皇心中颇有分量,因此这次格外重视。二皇子自不必说,因黛玉之故,一心想在林如海心中留下个好印象。三皇子见两位兄长这般郑重,自然也不敢大意。
林如海一进课堂,就看到三位皇子己肃然等着了,心下大感欣慰。遂先从儒家的仁义讲起,细讲孔孟之道,再谈道家、法家等。
这林如海博采众长,儒雅却不迂腐,讲课时不疾不徐,循循善诱,竟连素来翻开课本就犯困的大皇子也听进去了。
“《韩非子·大体篇》曰: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山海,因山谷。日月所照,西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故君主任群臣之自为,而自执赏罚以责其效。治国好比驾船,君王好比掌舵者,无需事必躬亲,只需略举手足,指挥得当,船自能随其心意而动。此乃以静制动,以一驭万之道也。若能善用此道,则可以无为而治矣。”一时课毕,众人皆有些意犹未尽。
林如海留下功课,正要走。忽听得一声,“林公还请留步,学生有问题要请教。”林如海一看乃是二皇子,正要说话。
旁边的大皇子见二皇子这般行事,心里暗骂,好你个容昭,就显得你认真思考了是吧。一天天的,就你最努力是吧。
容晖素来是有些看不惯容昭的。无他,这容昭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事事追求完美,常常把自己这个做兄长的比下去。
不行,这次断不能让他一个人表现。于是容晖冲到如海前面喊道,“学生也有问题要请教。”
容晔还沉浸在刚刚讲的“无为为常”的内容中,见二位兄长都有问题要请教,心里不免疑惑。这林大人明明讲解的挺细致呀,自己心中有所感悟,正预备回去就把功课做了呢。
殊不知,容昭此刻心里也在暗骂。这么多年,自己的大哥是什么性格,自己能不清楚吗?一碰书本就犯困的人,他能有什么问题啊?下课了,你不去练习骑射,在这里凑什么热闹呢?赶紧走,不要耽误我和未来岳丈联络感情。
林如海哪里知道这些,见诸皇子这么热情,还在感慨不愧是陛下的儿子,个个都这么认真努力呢。林如海没个亲生儿子,只有黛玉一个女儿。偏生黛玉天生聪慧,闻一知十,哪里会问自己许多问题。
见诸皇子这般好学,林如海也来了兴致,索性留下来又细细解答一番。又见容昭触类旁通,自己一点就透,不免成就感十足。果然,不管什么年代,老师都喜欢好学生呀。等刷完林如海好感,容昭方才志得意满的走了。
恰好皇上身边的小太监来请林如海到养心殿叙话。林如海同皇上聊了会儿闲话。皇上听闻诸皇子上课颇为用功,心下欢喜,又留林如海用过膳方才放他回府。
谁料此事竟叫储秀宫的德妃娘娘知道了,不免感慨这林如海当真在皇上心中分量不同。容晖是当今皇上的长子,如今太子之位未定,这德妃不免有些想法,这几年一首在暗中谋划。
德妃心中暗道,要是容晖能得到林如海的支持就好了。只可惜这林家子嗣不丰,林如海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要想拉拢林家,也只有从黛玉身上下手。
奈何这黛玉自进宫以来,处处小心,步步谨慎,不肯多说一句话,只跟在明懿公主身边,轻易不离开半步。自己虽有心拉拢,却也无从下手,只能在凤仪宫请安的时候见一见罢了。
如今大皇子也到了该成亲的年纪,要是……那林姑娘生的不俗,就是林家家世不显,倒可以做个侧妃。德妃这里暗暗筹划不提。
而此时,黛玉正在家里看账本,丝毫不知自己因为父亲的缘故己经被宫里的德妃娘娘惦记上了。
黛玉本就聪慧,这一两年跟着怀灵、皇后娘娘耳濡目染,如今管家也有模有样了。
林如海早先因子嗣的缘故也有一两房姬妾,后来林如海病重也都遣散了。病愈后林如海自知自己身子看着还好,到底亏了底子,也不愿纳妾续弦,府里的事务都交给林管家在打理。
好在林家人口简单,事情也少,黛玉管起来倒也轻松。一旁的晴雯和秋水两人正预备明天黛玉出门的衣裳、首饰。
原来明日是贾茂的满月宴,赦老爷得了孙子欢喜不尽,特意请了京城有名的戏班来唱戏。
那贾琏自回京后常往林府走动,一早就亲自上门来请林如海。又道若是黛玉在家也来荣国府这边散散心。
黛玉在荣国府时凤姐管家多有照拂,两人关系倒很不错。因此,黛玉一早就在看明日的礼单,又让人打了长命锁、金项圈等物以贺凤姐弄樟之喜。
次日一早,林如海便携黛玉往荣国府去了。贾赦领着贾琏早在二门上等着了。
黛玉这里则领着雪雁、紫鹃、晴雯等先去给老太太、大太太、太太请安。等到了老太太屋里,只见三春并宝钗、湘云、宝玉都在。众人见黛玉来了,都拉着她问东问西。
宝玉见黛玉眸若秋水,眉似远山,仙姿玉质,飘渺出尘,一时看痴了。
那宝钗留心看宝玉神色,心里泛起酸涩,只面上不显仍和众人说笑。自己知道老太太不大中意自己,不然也不会一首留湘云在这里。这宝玉是个没担当的,心里大约还恋着黛玉,可就这么个人,却己经是自己现在最好的选择了。想到这里,宝钗暗叹一口气,只盼着宝玉日后长大些,能早日成长起来。
趁着黛玉同三春等叙话,紫鹃、晴雯等又找老太太屋里的琥珀等人说话。黛玉见状便领着雪雁往凤姐屋里去看望凤姐。
到了凤姐的院子,打帘子的小丫鬟才报,“林姑娘来了。”就见平儿出来迎黛玉进去。凤姐在榻上歪着,见黛玉来了,忙命人沏茶。
黛玉笑道,“恭喜凤姐姐,如今儿女双全了。”一面说,一面示意雪雁把预备的东西奉上。
雪雁留心看,凤姐气色倒好。凤姐见黛玉比先前在荣国府时出落得更好了,心里感慨紫禁城的风水养人,黛玉如今这样好,也不晓得日后谁有福得了去。
凤姐笑道,“几日不见,妹妹比从前更脱俗了。快让我瞧瞧,你这个姑姑给我们茂哥儿预备了什么好东西。”
除了给茂哥儿的,黛玉还给巧姐带了九连环之类的小玩意儿。凤姐见了心下熨帖。两人说了会儿闲话,凤姐又让人把茂哥抱来,黛玉见茂哥儿生的虎头虎脑,又逗了会儿茂哥儿。
这时老太太身边的琥珀来请,说是来了几位诰命夫人,因听闻黛玉也在,故要见一见。雪雁知道,黛玉的身份如今是水涨船高,有诰命夫人要见也是常情。凤姐一时倒有些不舍。这段时间坐月子,她诸事不管,闷得很,难得黛玉来了还能说会话,又嘱咐黛玉得空常来这边玩。
雪雁细看了一回,见黛玉衣裳服饰并无不妥,方跟着去了。凤姐又让平儿亲送黛玉出来。
等到了荣庆堂,只见三春、宝钗、湘云都在。黛玉依次见礼,在座的诰命夫人们见她举止落落大方,连声称赞,又各有表礼相赠。
不多时开席,老太太便领着众人看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着,雪雁对戏曲不大通,也不知道唱得什么,只留心席上有哪些黛玉素日爱吃的。见黛玉用的少,正想着回林府给黛玉在做点什么点心吃。
忽听得宝钗笑道,“这小旦扮相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猜不出。”雪雁心里顿时警铃大作,等一下,这剧情有点熟啊。果然下一秒,湘云笑着接道,“倒像是林姐姐的模样。”宝玉在一旁冲湘云狂使眼色,席面上瞬间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