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的烛火,被夜风吹得摇曳不定,将墙上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信王。
这个名字,像一颗冰冷的石子,在王小二的心湖里激起了一圈看不见的涟漪。
他没有立刻下任何结论。
他只是缓缓站起身,走到门外,对着守在院中的魏合吩咐了一句。
“魏合。”
王小二的声音很低,却有种不容置疑的力度。
“派你手下最机灵的几个,换上寻常百姓的衣服,去城南‘北风居’皮货商行附近转悠。”
“别盯着看,找个茶馆、食摊坐下,装作闲聊,用耳朵听。”
“我要知道:一、有哪几个生面孔,口音是关外辽东那边的;二、这些人除了去皮货行,还和什么人接触;三、他们有没有在酒后或者私下里,向本地人打听京营换防的时辰、哪个城门的守备松懈、或者军械采买的门路。”
“让他们把听到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回来报我。”
“是!”
魏合抱拳,领命而去。
王小二又回到书房,对着舆图沉思。
柳如烟的情报,像一根引线,点燃了他心底深处的某些猜测。
信王府,后金细作,这两个词语碰撞在一起,便足以让人脊背发凉。
他并不急于求证,而是选择从外围入手,编织一张细密的网。
次日,王小二唤来乌兰。
“乌兰,你上次去过的那些蒙古商队和异族使节团,再去走动走动。”
“打听一下,近期京城里,有没有什么大宗的私下交易,特别是涉及金银、铁器、火药的。”
“还有,注意那些与后金有往来的商铺和会馆,看有没有异常的人员流动和资金往来。”
乌兰应声而去,她骑上“追风”,很快便消失在胡同深处。
王小二知道,这京城的水深,但再深的水,也有其固定的流向。
只要找到源头,便能摸清脉络。
几天后,线索开始陆续汇集。
魏合带回来的消息,与乌兰打探到的不谋而合。
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城南那家名为“北风居”的皮货商行。
“小二哥,那几个伙计有问题。”
魏合在书房里汇报,语气里带着一丝凝重。
“他们从不主动问,但总是在一些鱼龙混杂的酒肆里,故意跟京营里出来鬼混的军头赌钱,输多赢少,称兄道弟。”
“酒过三巡,就旁敲侧击地问人家当值辛不辛苦,军械好不好用。”
“还有,我们的人发现他们雇了本地的闲汉,借口丈量地皮,在德胜门和安定门外的几个高坡附近反复测量。”
“那几个位置,都是俯瞰京营大操场的绝佳地点。”
乌兰也补充道:“那家商行,最近有几笔大额的银票进出,不像正常的皮草交易。”
“而且,我听到一些风声,说他们私下里在收购一些稀有的药材,还有一些……特殊的矿石。”
王小二听着这些汇报,心下明了。
这“北风居”,八成就是后金细作在京城的据点。
他没有立刻采取行动。
抓捕几个细作,对他来说轻而易举,但那样做,功劳不大,反而会打草惊蛇,让真正的幕后之人潜藏更深。
他要的,不是抓几条小鱼。
他要的,是利用这些细作,给后金传递一份“大礼”,同时,为自己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
一个大胆的“反间计”构想,在他脑中逐渐清晰起来。
这个计划分为三步。
第一步,主动暴露一个“破绽”,让细作以为有机可乘。
第二步,设计一场戏,让细作“成功”获取一份假的京营布防图和“重要情报”。
第三步,在细作自以为得手,准备撤离时,将其“人赃俱获”,将功劳最大化。
计划的核心,是那份假情报。
王小二立刻去了通州武库。
那座不起眼的庄子里,灯火依旧彻夜通明。
毕承恩带着那群老匠人,如同着魔了一般,日夜不休地研究着那些图谱。
“毕老先生。”王小二推门而入。
毕承恩和众匠人立刻起身,脸上带着狂热和敬意。
“将军,您来得正好!”
毕承恩兴奋地搓着手。
“这佛朗机炮的子铳,我们己经找到了改进的法子,用将军您说的‘精炭煅烧’之法,炮管的韧性提升了至少三成!”
“再也不会轻易炸膛了!”
王小二点了点头,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好。”
他将柳士奇通过柳如烟秘密送来的一份半真半假的京营旧防图交给了毕承恩。
“现在,我需要你们为我绘制一份京营的布防图。”
“要详尽,要逼真。”
“还要在图上,添加一些……特殊的部署。”
毕承恩有些疑惑,但还是拿起鹅毛笔。
“将军需要何种部署?”
“在京营的几个关键位置,标注上‘王氏将军炮’的部署点。”
王小二的声音很轻,却让毕承恩的心头猛跳。
王氏将军炮?他从未听过。
“这炮……?”毕承恩迟疑。
“这炮,便是那管风琴炮,加上你们改进后的火药配方,以及全新的炮架和瞄准机括。”
“它的威力,足可震慑京营。”
“你们只需在图上,将它的部署位置,画得天衣无缝便可。”
王小二指了指舆图上几个看似重要,实则易守难攻的咽喉要道,又指了指几处看似偏僻,实则能形成交叉火力的死角。
“这些地方,便是我‘王氏将军炮’的部署点。”
“要画得精密,要让外人一看,便觉得是天衣无缝的防御体系。”
接下来的三天,毕承恩带着几个老匠人把自己关在屋里,反复推敲。
他们不仅要将主角口述的“王氏将军炮”部署点天衣无缝地融入图中,还要根据旧图的笔法、墨迹和纸张的质地进行仿制。
为了做出以假乱真的效果,他们甚至用茶水和烟火反复熏烤图纸做旧,首到图上每一个褶皱都透着一股陈年的味道。
最终交到王小二手的,是一张闻起来有霉味,看起来像是在某个将军案头摆了十几年的“绝密”图纸。
这张图,一旦落入敌人手中,足以让对方产生误判,甚至付出惨重代价。
“这张图,要让那些细作,自己‘抢’走。”王小二看着手中的图纸,脑中飞速盘算。
如何才能让这张图落入后金细作之手,又不引起他们的怀疑?
派人送去?不行,太刻意。
找个地方让他们“无意”中发现?破绽更多,精明的细作绝不会上当。
思来想去,只有一种方法最真实,那就是“抢”!
只有在混乱、暴力、命悬一线的突发状况下,从一个关键人物身上抢走的东西,才最不会被怀疑。
而这个关键人物,既要份量足够,又能掌控全局,放眼整个京城,只有他自己最合适。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要演就演全套,他要用一场针对自己的“刺杀”,把这份“大礼”,稳稳地送到敌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