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大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交错晃动,却怎么也驱散不了弥漫在殿中的凝重气氛。林宇静静地站在嬴政的身侧,双眼紧紧盯着地图上那些代表着匈奴动向的标记,神色凝重得仿佛压着千钧重担。就在三日前,北方边防加急送来的军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大秦表面的平静——匈奴单于冒顿竟亲率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朝着南方杀来,云中郡此刻己然告急。
“朕给你二十万秦军,可退匈奴?”嬴政的声音突然在寂静的大殿中响起,犹如洪钟般响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林宇,那眼神仿佛要将林宇的内心看穿。林宇心里明白,这是秦始皇对他的一次严峻试探。当下的大秦,精锐之师大多被调往南方平定叛乱,北方边境的守军人数不足八万,所谓的二十万兵力,在此时不过是空中楼阁般的空谈。
“陛下,臣请改革军制。”林宇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跪地叩首,声音坚定而有力。他深知,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必须拿出切实可行且大胆创新的策略,方能应对眼前的危局。“以府兵制替代征兵制,如此一来,战时百姓可为兵上阵杀敌,闲时则能回归田间务农,既能保证兵源,又不致过度影响民生。同时...”林宇说着,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幅精心绘制的图纸,呈到嬴政面前。“请陛下允臣改良连弩,通过加装青铜齿轮,可使连弩的射程大幅增至三百步,从而增强我军在战场上的远程杀伤力。”林宇详细地阐述着自己的计划,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决心。
然而,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骚动声,紧接着,太尉蒙恬脚步踉跄地闯入大殿。他神色慌张,脸上满是风尘之色,急切地喊道:“陛下!大事不妙!匈奴骑兵攻势凶猛,己然突破长城防线!”林宇听到这个消息,瞳孔骤然紧缩,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分明记得,在自己所熟知的历史记载中,蒙恬北击匈奴是在始皇三十三年,可如今,这一切竟提前了整整五年,历史的轨迹似乎在此刻发生了微妙而又危险的偏移。
“传朕旨意,命蒙恬为大将军,林宇为监军,三日内起兵北上!”嬴政听闻此讯,面色一沉,当机立断地掷下虎符,声音中透着无比的决绝与威严。“若失云中,提头来见!”这简短而有力的话语,如同重锤般敲击在众人的心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局势的严峻和嬴政的决心。
林宇伸出手,接过那枚象征着兵权的虎符。当指尖触碰到虎符上冰凉的青铜纹路时,他心中一阵悸动。他清楚地知道,这枚虎符所赋予他的,不仅仅是兵权,更是一份生死攸关的责任,是一张关乎大秦命运和自己生死的“生死状”。踏出咸阳宫时,清晨的雾气正浓,西周一片朦胧。林宇的思绪不禁飘远,他忽然想起自己在实验室最后看到的文献——《史记·匈奴列传》里那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曾经,这是他对大秦未来军事强盛的美好期许,此刻,却仿佛成了最刺眼的预言,时刻提醒着他即将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