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与蒙恬领命之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快马加鞭,火速朝着北方边境疾驰而去。一路上,马蹄扬起的尘土在身后弥漫,林宇的心如同被重石压住,心急如焚。他心里清楚,此次匈奴来势汹汹,如同饿狼扑食,而秦军目前兵力严重不足,犹如以卵击石,必须争分夺秒地整军备战,才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赢得一线生机。
当他们终于抵达云中郡时,眼前的景象让林宇不禁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城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惶恐的气息,百姓们神色慌张,奔走相告,眼神中满是对战争的恐惧。而那些坚守在防御一线的士兵们,尽管士气尚未磨灭,但连日来不间断的防御作战,早己让他们疲惫不堪,脸上写满了憔悴与疲惫。蒙恬忧心忡忡地看着林宇,神色凝重地说道:“如今敌军如同黑云压城,而我军兵力与之悬殊巨大,这可如何是好?”
林宇并没有立刻回应蒙恬的疑问,他深知此时匆忙作答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见他毫不犹豫地深入军营,逐一查看士兵们的武器装备,仔细观察他们的训练情况。他发现,秦军士兵们各个都有着勇猛无畏的精神,但武器装备却参差不齐,有的兵器己经磨损严重,难以在战场上发挥出应有的威力。而且,当前所采用的战术也略显陈旧,在面对匈奴灵活多变的骑兵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思索片刻后,林宇抬起头,目光坚定地对蒙恬说道:“将军,如今的当务之急,便是迅速提升我军的士气与战斗力。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便是改良武器装备,其二则是对战术进行调整。”
林宇深知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于是他立刻下令,召集城中所有技艺精湛的工匠,让他们按照自己精心设计的图纸,马不停蹄地加紧制造改良后的连弩。这种连弩经过他的改良,加装了青铜齿轮,不仅能够提高射击的精准度,射程更是大幅增至三百步,在战场上无疑将成为克敌制胜的利器。与此同时,他组织士兵们展开了高强度的弩箭射击训练。他亲自在训练场上指挥,耐心地向士兵们讲解新武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要求他们务必熟练掌握,以便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在战术方面,林宇根据匈奴骑兵机动性强、来去如风的特点,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一套“以步制骑,协同作战”的精妙策略。他将步兵有条不紊地分成多个方阵,每个方阵都配备了长戟和坚固的盾牌。长戟可以在远距离对匈奴骑兵进行攻击,而盾牌则能够有效地抵御匈奴骑兵的冲击,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他又从军中挑选出一批精锐骑兵,这些骑兵个个骑术精湛、勇猛果敢。林宇将他们作为奇兵,隐藏在暗处,伺机对匈奴的侧翼和后方进行突袭,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让士兵们在面对强大的匈奴时充满信心,林宇亲自登上高台,在军中发表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将士们!匈奴肆意侵犯我大秦边境,烧杀抢掠,残害我无数百姓,此等深仇大恨,我们怎能不报?我们身为大秦男儿,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如今,我们有了更为精良的武器,有了精妙绝伦的战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将匈奴击退,捍卫我大秦的尊严与荣耀!”士兵们被他充满激情与力量的话语深深激励,他们的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斗志,纷纷振臂高呼口号,声音响彻云霄,原本疲惫的士气瞬间大振。
然而,时间紧迫得如同沙漏中的细沙,转瞬即逝。林宇深知,在匈奴大军再次发起进攻之前,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地完成整军备战,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而匈奴单于冒顿,这位在草原上威名远扬的霸主,绝非等闲之辈。面对林宇的这一系列举措,他又会做出怎样的应对呢?一场惊心动魄、决定大秦边境安危的大战,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正迅速地在这片北方边境的土地上聚集,即将拉开惨烈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