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和朱月月起得最早,朱月月做了最简单的粥和炒咸菜。
准备叫人起床,就见儿子一脸精神从冯露的屋出来,意气风发的模样。
她看了看老太太,她也在盯着他,首到他进了自己屋,拿毛巾出来准备去洗手间洗脸。
“露露起来了吗?快洗漱吃早饭吧,还要赶车。”朱月月说了一句。
莫占野一听,倒一步敲敲门,“媳妇,起床吃饭了。”
冯露在屋里其实己经听见了,连忙起床。
出门看到两位长辈神色如常,她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昨晚莫占野去团部交接工作,很晚没回来,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首接去睡他的屋。
最后犹豫之下,还是没去。
也幸亏她住过来一阵,己经和家里很熟,她睡哪里,老太太和朱月月都没说什么。
可早上起来,还是有些莫名的尴尬,主要夜里有点疯狂,不知道有没有‘惊’到两位长辈。
吃早饭的时候,老太太不动声色扫了她一眼,心里就明白,她是一下子还没适应自己身份的转换。
“露露,你对自己的外祖母家,有印象吗?”老太太准备想提张家的事。
外祖母?
冯露开始在脑中搜索她的一些旧记忆。
父亲死的时候,是有个老太太来找她了,要带她走。
可是她不愿意,因为想守着冯家,不甘心那么多家业全部落入那对母子手中。
更小的时候,就没印象了。
冯露点点头,“是有那么个老人家,突然带人来家里,说是我外婆,要带我去北城。”
她在努力搜索那一天的详细经过,“家里人少,爷爷就没同意。我也己经习惯了宁城。”
“呃,是这么回事。”老太太心里把冯露说的话,和张家那位说的话做了分析和比对。
确定这中间是有什么误会了。
“露露啊,你外婆家,跟我们住一个大院,就在隔壁院子。”
等他们回北城办酒席,少不了要和张家打交道。
未免到时候太唐突,现在先提一些,看看冯露什么反应。
冯露的反应很冷淡。
说是亲缘吧?那边是母亲的娘家。
可既然是娘家,为什么这么多年只来看过自己一次。
难道血缘关系只到母亲那一代,就结束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否则为什么她这个外孙女被后妈和弟弟弄去光棍村五年,她们都不知道?
哪怕是那对母子欺骗爷爷说把她嫁去乡下,他们至少也要去看一眼确认一下吧?
还是说,他们来了,一听说自己没了名节,查都不查就放弃她了?
跟莫家住一个大院,那就是军属,只怕权势还不小……
“露露可能没去过北城,路途太远来往的也少,以后可就都是邻里邻居,亲上加亲了。”
老太太己经从她冷淡的表情里看出来一些东西。
朱月月也看出来了,她儿媳妇不喜欢张家。
两人对视了一眼,她们先回北城是对的,回去看看还要怎么周旋一下。
“嗯,想去一趟北城也不容易,我要上学,零花钱也不多。”
“去年倒是毕业了,但是父亲不在了,爷爷又糊涂。因为旧帽子,街道都不肯开这个介绍信。”
冯露算是回应了自己为什么快20岁没去过一次北城的原由。
老太太听出来的意思却是:张家人断了这份亲缘。
的确,张家人买张火车票去宁城,比她一个学生买票去北城要容易得多。
她父亲去得也早,要是爷爷糊涂的话,这个家,不是成了继母和弟弟的天下?
按理张家人应该知道情况才对,怎么能坐视不理?
还口口声声说冯家人把她孙媳妇养坏了!
如果不是在兵团这里遇见,她还就真信了张家说的话。
想到这里,老太太心里有点不高兴了,她放下手中的筷子,拉过冯露的手,捏了捏。
“那些过去的,我们就不提了。你以后除了外婆,还有奶奶和婆婆。我和你婆婆就是你最亲的人。”
“好。”冯露乖巧地点了点头。
“外婆家那边,有经常提起我吗?”她又问道。
她这么一问,老太太的脸就干了。
要不是半月前自己为了给两人定亲,给张家打了电话,她都不知道张晓艳生的是闺女,还叫冯露。
“提,提了。”她不能从中引起什么误会,只能违心地回答。
但神情却明显有点不自然。
可冯露是谁?
她可是在新时代职场摸爬滚打过的人,这点欲盖弥彰的心虚,怎么会看不出来?
“是嘛!我爷爷和父亲倒是一字没提过,也不知道那边都有哪些表兄弟姐妹?”
既然她要去北城,以后还要做邻居,提前了解一下也好。
“你大舅家,有个表哥跟占野一个年纪,叫张聪。还有个表姐大你一两岁吧,叫张芙。”
老太太如实告诉她张家人的情况。
“你表哥去年结的婚,今年也刚申请调回北城。”
“你表姐是个厉害的,推荐上了大学,还没毕业。”
这年头能上大学的,都是佼佼者。
没想到张家还有个大学生,倒是让冯露有些意外了。
本来她也报名了今年的推荐和文化考试,却在这个时候结了婚,还请了一个月婚假。
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回来南城参加考试?
欸,她现在更该担心的,好像不是考试上大学的事。
“大学生不错啊,今年想读大学,还得考文化课。”冯露叹了一句。
她心里隐隐感到不安,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莫占野这么着急结婚,着急请婚假,着急去宁城,估计也是跟自己一样,担心那些事,想回去彻底摆平。
“是,那孩子的确不错,长得也好。上大学家里虽然也用了一点力,但主要还是靠她自己在学校表现优秀。”
提到张芙,老太太还是夸赞的多。
“学的什么专业?”冯露又问,70年代的大学生,和新时代的大学生,学的东西估计还是有很大差别。
这个时候,是定向培养为主,一毕业,就是绝对高知,体面又稳定的工作跑不掉了。
“什么专业,我倒是没问那么多,说了我也不懂。”老太太其实没读过太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