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正是民间俗称的“小年”。
紫禁城内外早己挂起了红灯笼,檐角垂着金穗,一片喜气洋洋。
坤宁宫内,乾隆帝身着明黄色龙纹吉服,皇后头戴凤冠,仪态端庄地立于殿前。案台上摆着黄羊、关东糖、蜜饯等祭品,香炉里青烟袅袅,檀香混着甜腻的糖香,氤氲在整个宫殿。
“吉时己到,祭灶神!”
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时,其余太监们立刻摆好鼓板与礼器。
乾隆率先上前,双手合十,肃穆地九拜天地,每一拜都躬身至地,动作一丝不苟。皇后紧随其后,裙裾拖过青砖,亦是虔诚叩拜。随后,众人转向东厨灶神像,那画像上的灶君眉目慈和,手持玉笏,旁绘有金鸡玉犬,寓意吉祥。
乾隆帝执起三炷香,向东厨灶神行三叩礼,额角几乎贴到地面:“灶君司命,祈佑朕躬国泰民安,后宫和睦。”
皇后亦轻声祷告。
尔泰、紫薇、晴儿、尔康等众人垂首立于两侧,连平日嬉闹的小燕子此刻也规矩地敛了性子,唯有萧剑指尖微微叩动,似在暗自打节拍。
祭品中最显眼的便是那黄羊,皮毛油亮,摆成“福”字形状,关东糖则裹着金箔,甜得粘牙。
乾隆命人将糖块掰碎,撒向灶神像,口中念叨:“甜了灶君嘴,上天言好事。”
这一举动引得小燕子偷偷抿嘴笑,却被紫薇轻轻捏了捏手臂示意收敛。
忽然听见鼓板声响起时,乾隆帝竟然亲自敲击鼓板,节奏清脆如珠落玉盘。他嗓音清亮,高唱“访贤曲”:“访贤才,求良将,天地清明万象新,西海升平福满堂……”
歌声浑厚,词句间既有帝王胸怀,又不失烟火人情,皇后含笑立于侧,眸中柔光似水,仿佛见着少年天子初登基时的意气。
唱罢,乾隆将祭品置于火盆焚化,火光腾起丈高,纸灰如蝶纷飞。
乾隆跪地,双臂高举,口中默诵祈文。皇后亦垂睫跪拜,凤袍拖曳于地,如一片祥云。
“送灶君升天,福泽绵延!”
内监一声呼喝,满殿众人皆伏地。
小燕子膝盖磕在冷硬的砖地上,疼得皱眉,却被尔泰悄悄递来一个暖垫。她抬眼望去,正撞上尔泰含笑的眸子,心头莫名一烫,忙低头掩饰。
礼成,乾隆起身,龙袍拂过香案,笑意渐浓:“过小年,当合家欢聚。传旨,摆家宴!”
霎时,坤宁宫偏殿被宫灯映得流光溢彩。圆桌上铺着苏绣桌帷,瓷盏银筷皆雕龙凤,菜肴更是琳琅满目,热气腾腾的鹿肉火锅、黄羊烤得酥脆,油脂在炭火中滋滋作响、关东糖凝成琥珀色,甜香沁入雕花窗棂。八宝鸭、琥珀莲子羹等……
乾隆居中而坐,皇后在他左侧,老佛爷坐在他右侧。
小燕子、尔泰、紫薇、尔康、晴儿、萧剑及班杰明被特意安排在左侧相邻席位,而永琪则被乾隆安排在对面右侧,众人仿佛一团暖云簇在帝后周遭。
尔泰眉宇间英气内敛,却总忍不住往小燕子瞥去。小燕子一身杏粉宫装,鬓边缀着绒花,笑语盈盈如同春日枝头雀儿。
“今儿是小年,皆是自家骨肉与至交,不必拘礼!”
乾隆举杯,琥珀色的酒液在烛光下流转。
话音未落,众人皆是举杯应和。
放下酒杯后,小燕子迫不及待夹起一块鹿肉,却因筷子不稳,肉块险些滑落。
尔泰眼疾手快,用公筷将鹿肉稳稳夹到她碗中,挑眉笑道:“这鹿肉最是肥嫩,公主多吃些。”
乾隆瞥见二人互动,打趣说着:“尔泰啊,这未过门便这般殷勤,待成了亲,岂不日日喂到小燕子碗里?”
殿内顿时笑声如铃,竟连老佛爷皇后也都掩口轻笑。
小燕子耳尖通红,却嘴硬道:“皇阿玛取笑人!尔泰不过是……不过是客气罢了!”
她偷瞄尔泰,只见他耳垂微红,那人却仍温声道:“臣愿日日与公主同食,共享人生繁华。”
晴儿掩唇轻笑,萧剑瞥见尔泰耳尖泛红,暗叹这对璧人果真是情愫难掩。
不一会儿,班杰明班杰明蓝眸发亮,忽然说道:“这过小年可比我们西洋的圣诞有趣得多!”
乾隆闻言大笑,命人取来西洋葡萄酒与他共饮。
宴至过半,宫廷承应戏开演。
戏台上帘幕拉开,演的是“天官赐福”,伶人们扮作仙官,抛洒福袋,唱词喜庆。
小燕子看得拍手叫好,扯着尔泰衣袖:“尔泰,那伶人姐姐的裙裾真像云朵!”
尔泰顺势靠近,低语:“要是你喜欢,待大婚时,我命绣坊以鲛绡织百层裙,必比戏中更美。”
小燕子耳畔绯红更深,紫薇与晴儿对视,眸中皆是了然笑意。
小燕子忽然猛地从席间跃起,跑向末席扯着萧剑衣袖道:“哥,咱们也去台上扮天官如何?”
萧剑哭笑不得,正欲劝阻,乾隆却摆手允了:“去吧!今日小年,就当添个彩头!”
小燕子欢呼着拽萧剑上台,尔泰、班杰明亦跟着凑热闹。
西人胡乱套上戏服,小燕子头戴金冠,却将福袋胡乱抛向观众席,引得嫔妃们惊呼。
乾隆笑得拍桌,指着台上道:“这疯丫头,倒比正经戏子还伶俐!”
老佛爷、皇后及令妃皆无奈摇头,眼底却满是笑意。
戏演至尾声,小燕子忽从袖中掏出个糖人,塞给扮天官的萧剑,扮作老成模样:“萧大天官,收了这糖,上天莫说咱家坏事!”
萧剑忍俊不禁,糖人却被他指尖内力一捏,化作糖粉飘落,众人哄笑一片。
乾隆看着此番景象,忽叹:“这般热闹,倒似民间百姓家……”
皇后握住他手,柔声道:“皇上便是万民之父,今日亦是一家人。”
小燕子与尔泰对视一眼,心中皆涌起暖流,这宫廷深处,竟也有几分烟火温情
宴至深夜,灯火渐黯,唯余室内烛台暖光。
乾隆醉眼朦胧,忽然指向班杰明:“你这西洋画师,何时给朕画幅全家福?将永琪、尔泰、小燕子、紫薇、尔康、晴儿、萧剑……今日众人皆入画中!”
班杰明起身鞠躬,金发随着动作轻晃:“皇上所愿,臣必倾力而为!只是……”
他顿住,蓝眸狡黠一转,“只是需要尔泰大人与小燕子公主多赠臣些笑颜,方能绘出神韵。”
小燕子佯怒捶其肩:“油嘴滑舌!画不好,看皇阿玛不罚你!”
尔泰轻笑,眉梢里尽是宠溺。
烛火渐短,夜露渐浓,坤宁宫却仍笑语不断。
令妃命腊梅添茶,乾隆却忽然执酒壶自斟,向尔康举杯:“尔康,朕年后便下旨,将紫薇指婚与你,婚事定在明年秋,可莫让朕等急了!”
尔康肃然起立:“臣必尽心筹备,不负陛下与紫薇。”
紫薇垂首,帕子掩着脸羞笑。
末时,乾隆倚椅龙袍微松,显出了几分倦意,却仍然精神奕奕:“过小年,灶神升天,福禄降凡。愿我大清江山如这灯火,永炽不灭;愿我家人如这宴席,永聚不散。”
众人闻言齐呼万岁,声震殿梁。
萧剑突然拔剑起舞,剑光如银蛇,劈开烛影:“陛下,臣以江湖粗艺助兴!”
乾隆鼓掌大笑:“好!萧剑豪气,恰合这团圆夜!”
剑光与笑声交织,首至更深,才渐渐息。
小燕子倚在尔泰肩头,杏眼蒙雾:“尔泰,最近真似梦一般。”
尔泰揽她入怀,掌心温热:“既是梦,便莫醒。待我日日为你造这般梦。”
她醉醺醺地接着说:“你说……咱们成婚后,是否年年这般过小年?”
尔泰凝视她醉红的脸颊,喉头微动:“只要你愿,我定陪你岁岁年年。”
远处廊下,紫薇与尔康执手低语,晴儿则在席桌上撑手笑看着萧剑讲他的从前。
班杰明以炭笔速写众人笑影,烛光将他们的轮廓镀成金边。
乾隆看着这一幕幕,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似欣慰,似打趣。
而永琪望着小燕子与尔泰两人,轻笑一声,像是做了一个决定般地猛灌下一杯酒。
坤宁宫的小年之夜,在笑语与余温中渐沉,而小年的一烛火光,却悄然点亮了众人心中未言的期许。
那一缕缕烟火,袅袅升入紫禁城永驻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