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开垦步履维艰,畜牧的尝试充满挫折,再加上营地重建、日常狩猎采集,以及时刻需要提防的外部威胁……
林凡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同时运转着十几个高负荷程序的CPU,几乎要超载冒烟了!
他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做出各种决策,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他从“失眠帝王”系统中获取的知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这个“外挂”的依赖,反而让他感到了越来越深的不安和恐惧。
系统的副作用正在持续加剧!
他失眠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即使身体疲惫到了极点,大脑也常常不受控制地高速运转,难以获得真正的休息。
梦境学习带来的精神消耗也越来越大,每一次醒来后的头痛和眩晕感都更加强烈,甚至开始影响到他白天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他开始出现记忆混乱的迹象!
有时候,他会突然分不清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画面,到底是自己亲身经历、思考得出的,还是从那个该死的梦境信息流中看到的?
有时候,他甚至会在和别人交谈时,脱口而出一些奇怪的词语或者概念,引来对方莫名其妙的眼神。
还有一次,他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幻觉!
他明明身处山洞之中,眼前却突然闪过一片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景象!
虽然只有一瞬间,却吓得他出了一身冷汗!
这些迹象,如同一个个危险的警报,不断地提醒着林凡:
他,正在被这个系统同化?或者说侵蚀?!
再这样下去,他会不会有一天彻底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变成一个只会背诵知识,却失去了自我意识的行尸走肉?
这些可怕的可能性,让林凡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寒意!
不行!绝对不能这样下去!
他不能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越来越危险、越来越不可控的系统上了!
他必须找到一条“后路”!
一条即使没有了系统,也能让这个营地、这个新生的文明火种,继续传承下去的道路!
而这条路的唯一选择,就是——知识的传承!
他必须将自己掌握的那些经过验证的,对营地发展至关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尽快地、尽可能地传授给其他人!
培养本土的人才!激发集体的智慧!让知识不再是他一个人的“秘密武器”,而是成为整个营地共同的财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降低对系统的依赖!
才能在他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之后,保证营地的发展不会中断!
才能让文明的火种,真正拥有内生性的可持续燃烧的力量!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如同燎原之火般,再也无法遏制!
林凡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他首先找到的,是李苟和陈雪。
这两个人,一个代表着营地的“技术核心”,一个代表着“医疗核心”,是知识传承最理想的“种子教师”。
“李苟,”林凡找到正在埋头研究如何改进石犁结构的李苟,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我们不能总是依靠我提供‘想法’,你来动手。
很多技术,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我希望……你能开始带一两个年轻人,把你掌握的那些手艺——比如打制和磨制石器、制作工具和陷阱、还有制陶和未来的建筑技术,都系统地教给他们。”
李苟抬起头,有些惊讶地看着林凡。
他似乎不太明白林凡为什么突然提出这个要求。
但他看到林凡眼中那不容置疑的认真,以及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和忧虑时,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
对于李苟来说,能将自己热爱的技艺传承下去,或许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接着,林凡又找到了正在整理草药标本的陈雪。
“陈雪,”林凡的语气同样认真,“你的医学知识和草药辨识能力,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但是,光靠你一个人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也能挑选一两个细心又有耐心的年轻人,或许可以考虑那个被饿狼部落掳掠来的女性幸存者?开始传授她们一些基础的草药识别、伤口处理、卫生防疫知识。
我们需要培养出更多的‘医者’!”
陈雪冰雪聪明,她似乎从林凡异常严肃的态度和略显苍白的脸色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但她没有多问,只是深深地看了林凡一眼,然后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明白。
我会尽力去做。”
得到了李苟和陈雪的支持,他们便立刻开始在营地里物色合适的“学徒”人选。
经过沟通确定的挑选标准,不仅仅是看体力或者聪明程度,更看重人品、学习态度和忠诚度。
最终,李苟挑选了那个在战斗和重建中表现勇敢、沉默寡言,但踏实肯干的年轻战士——石头,以及另一个手脚比较麻利、对制作东西很感兴趣的小伙子,作为他的第一批“工匠学徒”。
陈雪则挑选了那个被饿狼部落掳掠来的名叫“阿雅”的女性幸存者,而她也渴望学习一技之长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以及一个在采集时表现得很细心、记忆力不错的小姑娘,作为她的“医疗学徒”。
林凡自己,也没有闲着。
他搭建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学堂”,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进去。
他不仅开始教授一些基础的符号,还开始尝试着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向那些愿意学习的人,传授一些更广泛的知识:
比如,营地的“历史”(从他们穿越过来开始的奋斗历程),以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
比如,营地的基本规则和律法,以强化秩序观念。
比如,基础的自然常识(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西季的变化、动植物的简单分类等),以破除迷信、培养观察力。
比如,简单的算术(用石子或结绳计数),以方便未来的资源统计和分配。
甚至一些极其基础的关于合作、公平、责任、勇气的“道德观念”。
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努力地将自己所知的,认为有价值的知识种子,播撒到这些“学生”的心田里,期待着它们有一天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当然,这个过程同样充满了困难。
语言的障碍(虽然都说汉语,但理解能力和表达方式有差异)、认知的局限、学习兴趣的缺乏,以及林凡自身因为系统副作用而日益不稳定的精神状态,都给知识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很多时候,林凡感觉自己是在对牛弹琴。
很多他认为很重要的知识,学生们却听得哈欠连天,或者根本无法理解。
而他自己,也常常因为精神不济而讲得颠三倒西,甚至出现错误。
但即使如此,林凡依旧坚持着。
因为他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是关系到这个文明火种能否真正燎原的关键一步!
他或许无法成为一个完美的“帝王”,但他至少要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引路人”!
将知识的火把,传递下去!照亮前行的道路!
而就在林凡将重心逐渐转向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的时候,营地里,另一个潜藏的危机,也在悄然酝酿。
那个一首表现得安分守己的赵钱孙,似乎开始有些不安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