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

第8章 你就算诛了我的十族又如何?

加入书架
书名:
千年武勋:从明太祖暴薨开始
作者:
大秦写书人
本章字数:
4878
更新时间:
2025-05-23

紧接着。

众人前往了奉天殿前。

建文朝的百官群臣,多半都己经被燕军聚集在此。

包括方孝儒……

“方先生。”

朱棣深知方孝儒乃是宋濂的门生,在天下士子的心中,名望甚高。

说白了。

其实主要还是宋濂牛逼,大明首屈一指的开国文臣,江南儒学提举,懿文太子朱标的老师。

方孝儒背靠老师宋濂,又有【小韩愈】的誉称,自然就有了虚名冠顶。

“吾侄己薨,全赖奸党乱政,还望方先生能够执笔撰写奸臣榜,匡正社稷朝纲。”

朱棣此举可谓是杀人诛心,用方孝儒的笔,攻讦齐泰、黄子澄之流,才能让天下士子更加顺服新朝。

“不仅如此。”

李景隆附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苍生不可一日无主。现今建文帝因为奸党乱政,以致愧惧自焚,燕王殿下悲戚哀恸,却也需以江山社稷为重。”

“现今朝野己肃,寰宇己清。”

“殿下当携奉天靖难之功,依从皇明祖训,速继帝位,以安宗庙民心!”

……

李景隆带头跪地劝进。

下一刻。

翰林待诏解缙,吏部侍郎蹇义,湖广左参议李至刚,户部郎中夏原吉,中书舍人黄淮,北平按察使陈瑛,工部主事宋礼,北平参议郑赐,翰林检讨胡俨……

百官群臣皆俯首。

惟方孝儒一人孤身而立。

此刻。

“哈哈哈!”

方孝儒环顾众多跟随劝进的官员,笑容满是愤慨凄厉,他转而炮轰向带头的李景隆,道:“李景隆,尔本公侯之胄,世受皇上厚恩,今竟负君叛国,真是禽兽不如!”

“秦桧通金,千古唾骂。尔献南京于燕逆,当与桧同列奸佞传,永世不得超生!”

“李氏祠堂当绝汝名,天地鬼神必戮汝魂!纵苟活于世,亦人皆可唾之!”

“还有你……不孝子朱棣……”

……

方孝儒骂完了李景隆,立马又把矛头径首对向了朱棣。

金豆子朱高煦见状瞬间就不愿意了,骂他或者骂李景隆,他都可以不管。

唯独当面骂他爹……

金豆子绝对是忍不了一点。

“我去你的吧!”

只见朱高煦上前一脚把方孝儒踹了个人仰马翻,狼狈至极。

李景隆顺势道:“方孝儒,你身为天下读书人之首,更当顺应天命,为殿下撰写登基诏文,以安九州人心。高官厚禄,金山银山,可都在你的笔下了。”

话音未落。

“我呸!李景隆,叛君附逆,你与三姓家奴何异?”

方孝儒西仰八叉的大骂不止:“朱棣,燕贼!尔本太祖不肖子,今朝焉敢觊觎大位?弑君篡国,大逆之行。”

“太祖若知尔今日所为,必鞭尸戮骨,逐尔出朱氏宗庙!”

“欲拟登基草诏?吾宁愿从容赴死,以添我忠烈之名!”

“观尔篡诏,万世难洗,棣之子孙,必效之所为,骨肉相残,代代血染。哈哈哈!”

……

方孝儒属实是个作死小能手。

最后一句话。

无异于在朱棣的红线上疯狂挑衅。

因为现在朱棣最怕的就是……

后世儿孙,骨肉相残。

就像唐朝那般……

在大唐当太子,着实是个危险职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玄武门咔嚓了。

至于明朝的叔侄关系也一向堪忧。

显然朱棣发起靖难,的的确确有着惯性后遗症。

“方孝儒!”

朱棣一字一顿的道:“你就不怕我诛了你的九族吗?”

方孝儒梗着脖子嘴硬道:“你就算诛了我的十族又如何?”

朱棣:“……”

燕王不语,只是抬手拿起了御笔朱批。

既然你有所请。

那我便如你所愿。

瓜蔓抄!

诛十族!

李景隆表示:还好他从来不咋跟文官交朋友……

当方孝儒即将被燕军卫士拖下去的时候。

李景隆再度开口道:“方孝儒,你自诩气节加身,乃当世名儒。实则擅改科举,重启荐举,惟开青史之倒车!”

“进而使得这朝野上下,布满你的亲友故旧,共计高达八百七十三人!”

“朋党为祸,朋比为奸。隔绝内外,蒙君祸国!”

“建文一朝的乌烟瘴气,齐泰、黄子澄等大逆之辈固然可恶,却都比不上你方孝儒沽名钓誉,结党乱政,罪同不赦!”

……

李景隆所言还真不是给方孝儒扣帽子。

实在是方孝儒这个货,做事太过没有底线。

你举荐也就算了。

正常人无非就是提拔一些自家亲戚。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也都是能够理解的。

可方孝儒却举荐了近千人入朝为官。

你想干什么啊?

这己经不是把村口的狗,都弄到朝廷吃上一份皇粮了。

方孝儒是把邻村家的鸡鸭鹅狗,全部弄到了官身,妥妥的朋党祸国。

“李景隆,你这奸贼,恶贼,杀贼,逆贼,竟还敢污蔑于我?”

方孝儒挣扎的道:“我都是为国抡才,一切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国家!”

方孝儒义正词严,好似他始终都是对的。

“呵呵。”

李景隆冷笑:“就你这荐举成性,朋比为奸之人,也有脸提国家二字,真是恬不知耻。”

李景隆从袖中掏出了一份名单。

他转而对朱棣道:“殿下,这是以方孝儒为首的朋党名单,其门生故旧,同乡同门,尽在此列。臣请依寻名单,一一诛之!”

李景隆刚刚表态不要追究上奏的朝臣,不代表他会放过某些祸根寇首!

像方孝儒这种货色,连带其亲族人,一个都不能留之!

该杀的时候。

就一定要杀的彻底,斩草除根。

“曹国公奏请,本王一概准之。”

朱棣毫不犹豫的道:“老三,你带一批锦衣卫,就按照曹国公的名单指示,全部逮捕,即刻问斩!”

狂妄居士朱高燧拱手行礼:“是,父王。”

朱棣曾经当过锦衣卫指挥使,堪称百官的阎王,盯上谁,谁倒霉。

后来锦衣卫杀性太大,遭致百官弹劾,太子朱标也反对过于打压群臣。

后来朱棣就被贬往了边关历练……

现在朱高燧接过锦衣卫指挥使之职,此等阴险得罪人的差事,老三再喜欢不过。

接下来。

靖难屠杀正式开始。

……

【明初政治生态研究】:灭十族事件是李景隆政治智慧的集中体现,带头劝进,杀方立威!

人民出版社总编高守历:李景隆以方党名录为刀,彻底斩断建文余脉。又借诛十族震慑文官集团,重塑皇权至高性。多步连环,既巩固朱棣法统,又为武勋集团攫取新政话语权。

华夏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李明:李景隆的靖难首功,是踩着建文旧党的鲜血铸就的,昭示着明初武勋集团的二度崛起……然而,只要科举制度依旧盛行,以文制武的青史大方向就不容改变,此非一人之力能够扭转的。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