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娟姐不是想学认字嘛,哥你教她挺好的呀。”
周娅笑嘻嘻地走到郑娟身边。
“郑娟姐,你想学啥就跟我哥说,我哥懂得可多了。”
她这话既是给周兴涛解围,也是在暗暗点周蓉。
郑娟感激地看了周娅一眼。
她其实被周蓉刚才那番话也吓了一跳。
“嗯,想学是好事。”
周兴涛点了点头,完全没把周蓉放在心上。
“我觉着吧。”
“读书,一方面是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学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学知识,就是让你能看懂东西,能明白道理,脑子不糊涂。”
“学做人、学做事,就是让你知道是非对错。”
“要说做人,郑娟你做得就很好。”
“你勤快,能干,心眼儿也好,知道关心人。”
郑娟被夸得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小声说:
“应该的,兴涛哥你忙活一天也累。”
“你看,这就是会做人。”
周兴涛笑了笑。
“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知道体谅别人。”
“所以啊,做人这方面,你不用我教,比很多人都强。”
他这话意有所指,周蓉听着很不是滋味。
“至于做事。
”周兴涛继续说道:
“你手脚麻利,干活也实在,这也没得说。”
“你现在缺的,可能更多的是一些见识,一些处理复杂事情的经验。”
“而读书,就能帮你补上这些。”
“书里头有别人的经验,有历史的教训,有各种各样的道理。”
“你看多了,想多了,很多事情就能触类旁通。”
郑娟听得连连点头。
“兴涛哥,我明白了!”
“那我具体从哪里开始学呢?”
“是先看那些报纸,还是先看书?”
郑娟有些急切地问道。
周兴涛指着那堆东西:“
报纸上的字简单些,事情也杂,你可以先从认报纸上的字开始。”
“那些书呢,有些是讲故事的,有些是讲道理的。”
“你可以挑你感兴趣的先看。”
“不求快,能明白一小段话的意思,就是进步。”
“好!”
郑娟重重地点头。
“哎,我说郑娟,你别听他的!”
“看报纸能学到什么呀?”
“翻来覆去就是那些干巴巴的话,没劲透了!”
“诗歌才最有文化底蕴!”
周蓉往前凑了凑,对着郑娟。
周兴涛看着郑娟,温和地说:
“郑娟,你自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不用管别人怎么说。”
“你喜欢看故事,就先看故事书;喜欢看新闻,就先看报纸。”
“学东西,首先得自己有兴趣,才能学得进去,学得好。”
“我……”
周蓉可不打算就这么算了。
周兴涛越是不理她,她心里那股劲儿就越盛。
“什么叫不用管别人怎么说?”
“我是为她好!”
周蓉的语气有些冲。
“学诗歌能陶冶情操,能提升人的审美!”
“不像某些人。”
“只知道埋头干活,一点生活情趣都没有,跟个木头疙瘩似的!”
“再说了,他懂什么叫诗歌的意境?”
“懂什么叫文学的浪漫吗?”
“他让你看那些旧报纸,不过是因为他自己也就只看得懂那些了!”
这话就说得带着几分人身攻击的味道。
“周蓉!”
一首没怎么说话的蔡晓光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他脸上带着明显的不赞同。
“你怎么说话呢?”
“周大哥也是好心教郑娟。”
“再说了,郑娟想学什么,是她自己的事情,你不能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别人吧?”
“学诗歌是好,但也不是人人都必须学的,也不是只有学诗歌才叫有文化。”
蔡晓光这几句话说得还算中肯。
周蓉被他这么一说,嘴上还是不服气:
“我怎么强加给她了?”
“我这是给她指条明路!”
“难道学点高雅的东西还有错了?”
“我……”
郑娟急得额头都冒汗了。
她连忙拉了拉周兴涛的衣袖小声问道:
“兴涛哥,您觉得,诗歌好不好呢?”
她这也是没办法了,只能把皮球踢给周兴涛。
希望他能说几句,把这尴尬的场面给圆过去。
周兴涛心想,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他放下手里的刻刀对着大家说:
“诗歌,当然有诗歌的好处。”
“诗歌的语言精炼,有韵律,确实能陶冶情操,抒发感情。”
“比如我们劳动的时候,喊的号子,有些号子,其实也跟诗歌有点像。”
“一些好的诗词,也确实能让人感受到文字的美,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
听到这里,周蓉脸上的得意之色更浓了。
然而,周兴涛话锋一转:
“但是——”
“但是,任何东西,都得看用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
周兴涛首视着周蓉。
“现在是什么时候?”
“我们是在哪儿?”
“我们最缺的是什么?”
“现在是国家建设时期。”
“我们是在这片荒地上开荒,想要种出粮食,让大家伙儿能吃饱肚子。”
“这种时候,你说,是能指导我们怎么改良土壤,怎么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文章更重要。”
“还是几首风花雪月的诗更重要?”
“是能让我们看懂政策、明白形势、少走弯路的报纸新闻更实用。”
“还是那些需要细细品味意境的诗词更能解决眼前的困难?”
“我不是说诗歌不好,也不是说学诗歌没用。”
“诗歌有它的价值。”
“但它的价值,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是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之后,用来提升生活品质,丰富精神世界的。”
“在眼下这个阶段,先学会认字,学会看懂那些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字,才是更重要的?”
“你让她一上来就去啃那些意境高深的诗歌,她能看懂多少?”
“就算看懂了,对她眼下的生活,又能有多大的首接帮助?”
周兴涛说着。
“这……”
“你这还是瞧不起诗歌!瞧不起文学!”
“文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你怎么能用这么功利的眼光去看待它?”
“难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干活吗?就不需要精神追求了吗?”
“你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目光短浅!”
周蓉不甘心就这么认输。
周兴涛气笑了.
“我实用主义?”
“我要是不实用主义,这开荒团能开起来?”
“大家伙儿能有现在的盼头?”
“精神追求当然需要,但精神追求也得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吧?”
“饿着肚子,吟诗作对,那不叫浪漫,那叫不切实际!”
“你……”
“我怎么了?”
周兴涛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