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和在一片混沌中悠悠醒转,意识像是漂浮在温水里,慢慢地聚拢。她眨了眨眼,眼前却依旧是一片模糊的光影,这具小小的身体,连最基本的视物能力都尚未发育完全。她能感觉到的,是包裹着身体的柔软襁褓,还有空气中淡淡的奶香和属于婴儿房的独特气味。
“唔……”喉咙里发出一声细微的、不受控制的嘤咛。
守在一旁的奶娘立刻察觉到了动静,俯身凑近,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哎哟,小格格醒了?可是饿了?”她的声音轻柔,动作更是小心翼翼。
淑和感觉到自己被轻轻抱起,一个温热柔软的东西凑到了嘴边。身体的本能让她立刻吮吸起来,甘甜的乳汁流入腹中,带来一种踏实的满足感。奶娘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口中哼着不成调的、安抚人心的曲子。
喂饱之后,奶娘抱着她,步履轻快地走向内室。“福晋,您瞧,小格格醒了,刚吃饱奶,精神着呢。”
内室里,刚刚生产完不久的侧福晋吕盈风正斜倚在榻上,听到声音,脸上立刻漾开一抹温柔慈爱的光彩。她伸出手,小心地将襁褓接过来,低头凝视着怀中的小小婴孩。
“我的儿……”吕盈风的声音柔得能掐出水来,目光细细描摹着女儿的眉眼。虽然婴儿的五官尚未长开,但在母亲眼里,却是怎么看怎么欢喜,怎么瞧怎么觉得玲珑可爱。“鼻子像我,这小嘴巴,倒是随了王爷几分……”她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拂过女儿柔嫩的脸颊,动作轻柔得如同羽毛掠过。
奶娘在一旁笑着补充道:“福晋,您还不知道吧?王爷今儿一早就过来瞧过小格格了,还亲自给小格格赐了名儿呢,叫‘淑和’,温淑平和,真是个好名字,可见王爷心里是疼爱小格格的。”
“淑和……”吕盈风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的笑意更深了,“淑和,淑和……我的好女儿,额娘的淑和……”她低下头,用脸颊轻轻蹭着女儿的额头,一遍又一遍地轻唤着她的名字,声音里满是初为人母的喜悦和疼爱。
淑和听着这温柔的呼唤,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但那份浓浓的爱意却清晰地传递过来,让她感到无比的安心和温暖。
时光荏苒,转眼间,淑和便迎来了她的满月之日。
因为是个小格格,按照规矩,自然不比阿哥们的满月宴那般声势浩大,广邀宾客。但胤禛还是下令在王府内摆了几桌宴席,请了府里的女眷和几个关系亲近的宗亲女眷热闹了一番。这番举动,虽不算铺张,却也足够表明他对这个新生女儿的看重,至少在明面上,给足了吕盈风和淑和体面。
这一个月里,胤禛确实如奶娘所说,时常会抽空来看望淑和。有时是处理完公务之后,顺道过来瞧一眼;有时是午后小憩之前,会过来抱一抱。他身上总带着一股淡淡的皂角和墨香,抱着小婴儿的动作虽然有些生疏,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
淑和窝在便宜阿玛的怀里,感受着他略显僵硬的怀抱,心里的小算盘却打得噼啪响。她始终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急吼吼地给他发布什么任务。
她得沉住气,得让这位未来的雍正皇帝明白,他脑子里的“东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触发的,更不是可以予取予求的。她需要时间观察,也需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验证那份天花防治的小册子。
只有当邬思道那边的实验取得切实的进展,证明了她所提供信息的价值,胤禛才会真正将她这个小婴儿视作一个不可或缺的“助力”,而不是一时兴起的“祥瑞”。
欲擒故纵,细水长流,她要的是长久的重视和投入,而不是昙花一现的好奇。这份耐心,她有。看着胤禛如今略带探寻的目光,淑和知道,她的策略正在生效。
他一定也在暗暗思忖,为何这个女儿“沉寂”了下去。这就够了,让他猜,让他等,让他对那份天花防治之法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期待。等到功成之日,便是她收获之时。
宴席上的喧嚣渐渐散去,杯盘狼藉尚未完全收拾妥当,空气中还弥漫着酒菜的余温和淡淡的脂粉香气。胤禛略带倦意地坐在书房的紫檀木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门外传来苏培盛低低的声音:“王爷,邬先生来了。”
“让他进来。”胤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邬思道一身青布长衫,步履沉稳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兴奋,却又极力克制着。“给王爷请安。”他躬身行礼,目光与胤禛相触,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眼中的期待。
“先生不必多礼,坐。”胤禛抬手示意,“事情如何了?”
邬思道坐下,身子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但语调中的激动却难以平复:“王爷,成了!真的成了!牛痘之法,确实能有效防治天花!下官按照王爷提供的册子,寻了几处偏僻庄子,用牛痘浆给一些未出过天花的孩童和壮丁接种,再让他们与轻症天花病人接触……无一人感染!后续又扩大了范围,结果都是一样!此法……此法简首是天降福音,功德无量啊!”他说到最后,声音都有些颤抖,那是亲眼见证奇迹的激动。
胤禛心中一块大石轰然落地,巨大的喜悦几乎要冲破他素来的沉稳。“好!好!好!”他连说了三个“好”字,手掌在桌面上轻轻一拍,“先生辛苦了!此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然而,邬思道脸上的兴奋很快被一层深思熟虑的凝重所取代。他拱手道:“王爷,此事虽然大善,但……下官以为,现在还不是将此事公之于众的最佳时机。”
胤禛脸上的笑意也收敛了些,他看着邬思道,示意他说下去。
“王爷请想,”邬思道斟酌着词句,语速放缓,“此法太过惊世骇俗,一旦献上,固然是大功一件,但皇上会如何想?诸位阿哥又会如何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朝局微妙,王爷若是凭此骤然获得泼天声望,只怕会引来不必要的忌惮和猜疑。这天花防治之法,是福是祸,端看时机。下官斗胆,请王爷三思,待日后时机成熟,再行公布,方能将这功劳稳稳握在手中,化为王爷真正的助力,而非招来祸端的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