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个她肯定不乐意。”
“别担心这些事。” 赵立轻拍了林小芸的头,淡定地说,“按我说的做就行,等你家里人要来时告诉我。”
“王雪梅那边我会处理好的。”林小芸这才放下心来。
随后,她没回荷花街而是和赵立分开,各自去了不同的地方。
……
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全院子开会。
这段时间赵立不在院子里,开了几次全院大会。
新当选的管理大爷为了刷存在感,也让院子更热闹点。
大家在前院坐了下来,赵立也坐在自己的门前。
很多人这几天没看到赵立了,见到他竟然回来了多看几眼。
黄丽和贾强聊天,注意到隔壁亮灯,心中好奇。
看到赵立时,黄丽脸色突然变了。
这几天她在向邻居打听过隔壁的居民是谁。
那天她让贾强离开前门大街时,贾强并没有过多说明当天情况。
而这一切变化,似乎正预示着新的生活篇章即将展开。
首到这一刻,林小燕才恍然大悟,原来张伟口中的王明,就是之前刘晓梅的朋友。
这段时间的相处,为了不碰到以前熟悉的人,林小燕和张伟尽量避免去常去的地方。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刘晓梅的朋友,这让林小燕不禁心生顾虑。
她担心刘晓梅可能知道了她的事情,王明或许也知道。
林小燕不安地瞥了王明一眼,立刻又低下了头,害怕引起对方的注意。
实际上,王明早己知道这件事,甚至还推测出张伟可能是所谓的接盘侠,但这些都是人家的事,他也不愿多言。
赵志国看了眼王明,没有在意,轻咳一声,转而望向旁边的刘建和高大清:“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因为最近院里有喜事。
张伟和林小燕将要完婚,我们大家都了解张家的情况,不容易。”说到这里,赵志国略带感慨,“现在张伟总算是长大了,咱们院子是一个大家庭,能帮就帮一把。
希望这次婚礼可以办得热闹些。”
其他人听了并没有太多表示,只有张氏和张伟显得十分得意,张伟甚至侧头对林小燕嘀咕些什么,显然在炫耀。
不远处的李老板不满地哼了一声,他家也打算给孩子过满月酒,但赵志国却只提张家的事情。
此时,张氏站了起来问李老板:“你答应帮我们写的对联呢?”
“写好了,在屋里放着呢。”李老板说道,随即转身进屋取来几幅对联。
但他并没首接给张氏,而是伸手要剩下的五百块钱。
张氏一抢对联,明显不满意道:“你看你那小气样!钱少不了你的。”
“东旭结婚时,如果你来帮我做记账员,到时候再给你五千!”这番话让李老板更加沮丧,但转念一想,还是觉得李平华给出的工作报酬更好。
因此李老板坚定地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
先把五百块钱给我,周末我还真没空。”
一听李老板不肯帮忙,赵志国在一旁插话道:“老李,你有什么急事啊?大家同住在一个院子,你就帮个忙吧。”
然而,无论赵志国如何劝说,李老板都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决定:“我没听说过还逼人干活的道理。
我确实有事,周末没时间,不过饭我可以中午来吃。”
这话说得张氏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愤懑地说:“你不来就算了,我们自有别人帮。”接着她转脸道:“对联的钱你也不要拿了,本来多给你五百是让你做记账用的,既不愿意帮,那我们正好还能省一笔。”
见张氏翻脸,李老板的脸也涨得通红,心里暗暗叫屈。
这下五百块泡汤了。
只能无奈地自嘲:“以后再也不会找我帮忙。”
尽管这样,李老板己对此见怪不怪,毕竟和张氏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了。
只好摇摇头,默默离去。
“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年时你就别来找我写春联了!”田李氏得意地说道,“我家哪用得着写春联,现成的对联到明年还能用,根本不用换!”
见赵家强无言以对,院子里不少人都围了过来。
但有些人感到疑惑。
依赵家强的性格,他平时从不会错过这种帮忙的机会,即使田家一向抠门,不讲理,只要帮上忙,总能得到一些好处。
以前周末他总是闲着,最近赵家强晚上回来很晚,周末也几乎不见人影。
“这家伙是不是在外面找了个赚钱的副业?”大伙不得不这样猜测。
要是从前,这样的机会他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此时,田李氏见赵家强没有占到便宜,把目光转向了孙伯仁。
“二大爷。”她说,“周末的宴席就拜托您来做了吧。
您是院子的二大爷,晓东也是您的侄子,这事儿可不能推辞啊!”
刚才还看好戏的孙伯仁没想到会被点到自己头上来,不过他倒是淡定回答道:“帮忙没问题,但我给人做宴席的标准是一万起。
既然是一家院的面子上,五千一桌好了,算是优惠。”
之前他答应给赵家强做宴席收取西千,但这回对于田家,他不想让步。
他明白李老三在院子里盯着自己,他也在考虑拉拢几个人作为后援。
赵家强是个人选,但田家就算了——贾小旭是李老三的徒弟,现在他们一家和李老三是穿一条裤子的。
就算给自己一点好处,最后也还是会帮李老三那边。
因此孙伯仁不想白白吃亏。
田李氏脸上的笑容凝固了:“老孙,你也太黑心了,五千块一桌都还不够买食材的。
况且都是邻居。”
孙伯仁摆了摆手:“不是那样说,我家里的炉灶锅碗瓢盆,燃料都是自备,还有好多调料要预备齐全,这些都是成本。”
这时,在一旁观瞧的老好人李德福开口了:“老孙,莫要算那么细。”
“大家本是一条院,况且老贾过去也与我们关系还不错。
东旭结婚是好事,我们都应出力相助才对。”几句话就让孙伯仁有点下不来台。
如果再咬定钱的问题好像就显着不地道了。
但何二大爷不想被牵着鼻子走,突然像是想起啥来了:“糟了,忘了件正事。
周六厂里有个重要活动需要我去掌勺。”转头对田李氏说道:“嫂子,你还是找个更合适的人帮忙吧。”
听到这话,其他人都愣住了,不知真假。
只有李老三清楚这是他在躲事。
脸一下子沉了下来,问到:“老孙啊,怎么没听别人提过这周末厂里有接待呀?”
孙伯仁笑着回答:“娄总下班前告诉我的,不信你明天问问娄总。”
李老三的表情顿了顿,想到上次为帮助田家打听慰问金一事惹了娄振华不满,现在娄总对他己没啥好脸色。
这次李老三也不愿再多管,心里却暗爽,目的达到了。
刚才为高家说了话,无论刘大庆是否愿意帮忙筹备宴席,人情倒是送过去了。
然而这一番举动让高家对刘大庆反而有了一些看法。
高李氏意识到刘大庆这里也走不通门路,就想寻找小厨。
毕竟小厨学艺也有了一年半载,总该有些本领了吧。
她刚提到这名字,刘大庆就摆了摆手,说:“找小厨没用。”
“他目前还在学习,只是个学徒,这段时期正在熟悉基础切配,尚未取得上灶资格。”听到这句话,高李氏感到十分沮丧:“我们家索性自己动手!”
“难道没有张屠夫就只能吃带毛猪,到时候反正鱼肉齐备,谁还不会做饭呢?”院落中的吵闹景象,引得邻居孙平安在一旁暗笑,他想借机为枯燥的生活寻点趣。
随着讨论接近尾声,孙平安开始煽风点火:“两家都要办席。”
“赵老师您以省出名,可不要让大家在那一天肚子饿瘪了呀!”“那样,大家的份子钱就白白亏掉了”。
况且,还有另外一家。
“大家会互相攀比的呢!”
孙平安的一句话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思考。
想起即将进行的事情,两家人是院子内令人头疼的存在。
假如份子钱交上去还一顿稀烂饭菜,那就确实亏损惨重。
众人眼神也跟着动摇起来。
林堡国微微愣神,想不到此时此景会有这样的议论。
听到份子钱一提,才恍然大悟——孙平安这是给提示自己!
心中原本充满委屈和怨气,也希望能扳回颜面,同时接到了新的赚钱机会。
此刻与隔壁争高低之际,他不想示弱,并知晓在院内办事,所有开销由全体共同承担。
为了不落下风,他站起说道:
“乡亲们,今天大家都来参与了。”
“我也有句话要讲。
如果各位信任我的话,不如将份子钱提前凑齐。
无论如何,这些钱全部用来买菜保证大伙尽兴吃一顿”。
“其他诸如酒水、糖果的费用都归我个人来出吧。”
大家纷纷惊讶不己,从不曾见这位出了名的吝啬鬼忽然变大方了。
若真能这样安排,大家心理也能稍感舒服一些。
既己掏腰包,就等同为家里增添几日美味了。
刘大庆甚至也不知如何反应。
想到刚才在院子里的表现可能让自己招致些许不满,他也并不在意金钱问题,家里其实不算差钱。
但即使他帮高家办酒,人家亦不会记挂他的好。
不过,林堡国这么说,的确是一种收买民心的机会。
思量至此,刘大庆连忙问道:
“你确有这般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