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吟

第105章 天籁之音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月吟
作者:
燕莱儿
本章字数:
4936
更新时间:
2025-06-29

宣政殿内,皇帝正襟端坐于龙椅之上,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殿外烈日炎炎,似乎连空气都充满了焦躁与不安,皇帝只觉五心烦热,额头上渗出丝丝细汗。

就在这时,夏公公手捧一碗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冰镇莲子银耳羹,步履轻盈地走了进来。

他小心翼翼地将碗放在桌上,轻声细语地说道:“皇上,皇后娘娘亲手给您做了一碗莲子羹,说是能解暑气,您尝一下吧。”

皇帝闻言,不耐烦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扫了一眼桌上的莲子羹,眉头紧锁,语气冷淡地说道:“朕不爱喝这些甜腻之物,拿走。”

夏公公见状,心中一紧,抬眼偷偷瞧了瞧皇帝的脸色,忐忑不安地再次劝道:“皇上,这可是娘娘亲手为您熬制的,您多少尝一点,也好让娘娘知道您的心意。”

皇帝一听,更是火上浇油,猛地抬起头,将手中的奏折重重地摔在桌子上,怒声道:“她管着后宫也就罢了,如今连朕的饮食也想插手?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夏公公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说道:“皇上息怒,奴才这就把东西撤下去。”

说着,他连忙伸手将桌上的莲子羹端起,匆匆退了出去。

殿内恢复了片刻的宁静,只剩下皇帝沉重的呼吸声和翻阅奏折的沙沙声。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似乎平复了心情,缓缓抬起头,看向跪在地上的夏公公,语气淡淡道:“最近宫里可有什么新鲜事儿吗?”

夏公公心中暗自思量,片刻后,小心翼翼地说道:“回皇上,宫里己经很久没有热闹过了。不过……”他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皇帝好奇地问道:“不过什么?但说无妨。”

夏公公这才继续说道:“这几天奴才路过太液池时,总会听到一阵悠扬的歌声,那歌声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之音。”

“哦?歌声?从哪里传来的?”皇帝闻言,不禁来了兴趣,追问道。

“似乎……是从永宁宫传过来的。”夏公公回答道。

皇帝的眉头微微蹙了起来,心中涌起一股疑惑:“永宁宫不是只有宋美人一个人住吗?她患病多年,足不出户,怎么会有歌声传出来呢?”

夏公公也一脸困惑地说道:“是啊,奴才也好奇呢。宋美人平日里从不与人交往,如今这歌声却从永宁宫传出,真是令人费解。”

皇帝一边听,一边用手指在桌面上饶有兴致地轻轻敲打,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他微微侧头看向一旁的夏公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说道:“既然你说的如此有趣,那咱们就一起去看看。”

“是!奴才这就去准备轿辇。”夏公公连忙躬身行礼,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转身匆匆离去。

不一会儿,皇帝便稳稳当当地坐在了装饰华丽的轿撵之上,他的心情格外舒畅,一边享受着轿撵的平稳前行,一边悠闲地欣赏着沿途宫中的美景。

当轿辇缓缓来到太液池边时,一阵悠扬动听的歌声突然随风飘来,如同天籁之音,令人心旷神怡。

皇帝不由自主地抬起手,示意众人停下。小太监们心领神会,立刻小心翼翼地减缓了步伐,轿辇稳稳地停了下来。

“皇上,这歌声似乎是从永宁宫的方向传来的,咱们要不要过去瞧瞧?”夏公公在一旁察言观色,试探性地问道。

皇帝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夏公公见状,心中暗自得意,连忙赔着笑脸,亦步亦趋地跟在一旁。

当“永宁宫”这三个字赫然映入眼帘时,皇帝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那块略显斑驳、掉漆的牌匾上。

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这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己经很久没有踏足过这片被遗忘的角落了。

在夏公公的搀扶下,皇帝缓缓走下轿辇,脚步轻快而有力。

永宁宫内传来的阵阵歌声,让他的嘴角不禁勾起了一抹微笑。他轻轻示意夏公公上前推开门,自己则紧随其后。

夏公公连忙上前几步,双手小心翼翼地推开了那扇己经有些松动的木门。

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嘎声,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访客奏响一曲古老的欢迎曲。

皇帝缓步踏入永宁宫,迎面吹来一阵带着枯枝败叶味道的凉风,让人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他环顾西周,只见宫内一片落败萧条之景,破败的屋舍透出一股凄凉之气,没有一丝生气可言。

然而,皇帝并未在意这些,他继续沿着曲折的小径往前走。

庭院里,一片片布匹晾晒在竹竿上,随风轻轻摇曳。而在那布匹的另一面,一个女子的身影若隐若现。

她正一边哼唱着悠扬的小曲,一边忙碌地活动着手脚,仿佛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皇帝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那个女子的身上,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起来。

他示意夏公公留在原地等候,自己则缓缓靠近那个身影。

“萍儿,是你吗?”皇帝的声音轻柔而颤抖,仿佛害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宁静。

女子在听到细微的声响后,动作轻盈地转过身来,仿佛时间在这一刻特意放慢了脚步,让皇帝终于有机会细细打量起她的容颜。

皇帝一脸疑惑,眼神中闪烁着越发浓重的好奇心,他缓步向前,一点点拉近了与女子之间的距离。

终于,他伸出手指,轻轻地掀开了悬挂在竹竿之上、随风轻轻摇曳的布匹,如同揭开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只见宋美人身着藕荷色纱裙,发髻梳成了精致的云岫髻,发丝盘绕堆叠,错落有致,宛如云雾缭绕的峰峦,既展现了古典雅韵,又不失温婉气质。

发髻左侧,一支珍珠玉簪静静地插在那里,闪烁着温润的光泽,与宋美人的气质相得益彰。

她的远山眉细细弯弯,眉色如烟云之中平缓浮现的一脉远山,为她平添了几分柔美与温婉。

微风拂过,几缕发丝轻轻拂过她的脸颊,如同轻柔的手指,为她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清冷。

“你是?”宋美人轻声询问,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与不解。

皇帝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失落感,他有些低落地看着她,仿佛想要从她的眼中找到一丝熟悉的痕迹。

“你不记得朕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似乎对宋美人的遗忘感到有些难以接受。

就在这时,淑妃端着刚染好的布料从屋子里缓缓走了出来。她的步伐轻盈而优雅,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当她看到皇帝时,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连忙行礼道:“臣妾给皇上请安。”

“淑妃?你怎么会在这儿?”皇帝好奇地看向她,眼中闪烁着疑惑的光芒。

他似乎对淑妃的出现感到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对眼前这一幕的好奇与不解。

淑妃微微一笑,解释道:“宋妹妹的病还没完全好,所以不记得皇上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