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狱
解子渔离开杭州有一段时间了,给她妈办过丧事又陪她哥回去一趟后她就一直待在宝鸡。
原本她哥解子扬在这儿服刑,不过三个月前他就已经出狱了,而解子渔的学业却还有两年。
她妈总说她是个没脑袋的娃,好好的大学不上,去宝鸡读职校。他妈说的职校其实不是什么职业技术学校,而是宝鸡的一个师范学院。
解子渔家家境不好,但以前阔过。她妈既不是看不起工人,也不是瞧不上教师,她只是觉得,原本可以给她和她哥更好的人生起点与选择。
不过这念头在解子扬拿着钱跟朋友开古董店亏得连裤衩子都不剩的时候终于完全破灭,更何况这家伙后来还因为盗墓进了监狱。
那三年是真的难熬。
虽然家里没有欠债,但穷得几乎揭不开锅。
彼时解子渔在上高中,为了给她挣学费和生活费,她妈一天二十四小时能有十八个小时坐在缝纫机前,人肉眼可见地消瘦,还生了不少病。
那时的她十六岁,早已不算是童工。
但她妈还是不愿她辍学,说她哥走错了路,不该用她的人生来填补。
解子扬被关在宝鸡的第一年他妈没去看过他,解子渔知道她不是不想去,但来回的车费食宿够她花半学期。
高考结束后解子渔报了宝鸡的学校,想的是让她妈跟她一起去宝鸡看看。
不过她妈这个犟种还是心疼钱,只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她路上一定要照顾好自已。
学校都特地选在那儿,她能就这样一个人去宝鸡?
趁她妈不注意,解子渔直接买了两张车票回去,告诉她妈退票是不可能的,她不去自已就把票给撕了。
她妈为难了半天,还是在她的软磨硬泡下答应了。
事后她妈问起她买车票的钱哪儿来的,解子渔只敢笑着打哈哈糊弄她。
这钱来路不正,她不敢说。
从杭州到宝鸡一千四百九十八公里,火车连两天都要不了,但她俩用了一年。
去时她俩大包小包地上车,这其中大半是解子渔的行李。
到宝鸡的时候是下午,解子渔的学校离监狱有些远,她俩是第二天一早去的。
宝鸡的空气很干,像是刚烧过的灶膛,每一口呼吸都是干热的,她俩走在里面像是缺了水的鱼儿。
她妈当时还笑她,等她大学毕业回去,肯定得干成木乃伊。
原本解子渔还在想这个词儿她妈是从哪儿听来的,后来接触到解家本家她才明白,一切或许早有预兆。
再次见到解子扬,他人一点儿没变,看来监狱里的日子也不是那么难过。
一年没见,他倒是甚是想念。
结结巴巴地笑着说话,嘴边一圈青黑的胡茬难看得要死。
他妈看他那样儿就舍不得说重话,她原本就不是个会说人的性子。
但这一年来解子渔的长进不小,逮着解子扬就骂莽夫。
解子扬也确实是个莽夫,还是个不中用的莽夫。
他身形算不上健硕,胆子很大但是本事很小,还是个小结巴,拿出去唬人都唬不住,因此解子渔还在学校受了不少嘲笑。
但解子扬是个废物,解子渔可不是。
之前买车票的钱,很大一部分就是从这些人手里借的。
也难为他们都毕业了还想着帮她一把,都是好人啊。
监狱探视不是在家吹牛,没在里面待多久就到了时间。
解子扬在铁窗里信誓旦旦地说自已一定改好早日回家,当时或许连这个蠢货自已都没想到,三年之期未到,他们就都没了家。
以前和解子扬一起合伙开古董店的朋友是他发小,叫无邪。无邪家里很有钱,他们开的铺子叫吴山居,其中一半都是无邪家的私产。
其实由此就可以看出,说解子扬是无邪的合伙人着实有些抬举他,与其说是合作伙伴,不如说是解子扬他上赶着给人送钱。
小时候解子渔就一直没明白,那么有钱的人为什么会和他们家这种穷光蛋来往。还是在解子扬和无邪合作的那段时间,她妈漏了口风,原来两家也算世交。
前面就说过,解子渔家以前阔过。
解家从商百年,生意遍布天南海北,她爸就是这个解家的人。
虽然解子扬还在娘胎里的时候他就死了,但他留下来的钱不少,足够母子俩普普通通地活着。
他妈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可惜捡了个解子渔回去,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到两个小孩儿稍长大些才好起来,这其中其实也少不了吴家人的关怀。
吴家小辈只有一个无邪,解子渔和他差着两条代沟,又是异性,交集实在不多。说实话,解子扬和他一起挥霍家财的时候,解子渔还怨过他。
这是迁怒,但她总控制不住这样去想。
这种迁怒原本只是一时的,解子渔知道与他干系不大。
但后来发生的事,让她没法不怨他。不仅怨他,还怨所有人。
解子渔家住得比较偏僻,很少有邻人会路过。她妈死在解子扬出狱前一个月,等她接到消息回去,她妈已经被邻居装进了薄木棺材里。
据说她是倒在了缝纫机上,发现得太晚,人已经臭了。
为了等解子渔回来,棺材在屋子里放了好几天,味道大得人都不敢在里面待。
她家房子采光不好,等她到家进屋,只看到一具薄木棺材躺在两个长凳上,棺盖斜放着露出一条缝,里面放了不少衣服,看不见人,一切都是灰扑扑的。
解子渔怀疑屋里有鬼,因为她总觉得一阵阵的冷,冷得她眼前发黑。
她抖着手想去开棺材,阿婆婶婶们都拦,说实在不好看,就不要让她妈忧心了。
豆大的泪珠啪嗒啪嗒地掉,她还是没能打开那块薄薄的棺材板。
合上棺盖,解子渔听村子里的长辈安排扶灵出殡。
那个年代还没要求火化,她把她妈葬在离家不远的一处山地上,那是她家为数不多的土地。
办完丧事邻里都走了,尸臭却萦绕在她家一直不散。
解子渔跟学校请了半个月的假,把家里好好打扫了一遍。
那台缝纫机她瞧了好久,还是没下定决心扔。
回到宝鸡她没敢去监狱,怕解子扬那个莽夫搞事。
等他出狱那天解子渔抱着她妈的遗像去接他,这是她们三个人最后一次聚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