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朱棣

第309章 当一个旗官如何?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明当朱棣
作者:
花间灬壶酒
本章字数:
5286
更新时间:
2025-07-08

天色还未大亮,紫禁城尚在一片静谧之中,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淡淡的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整个王府。朱棣便在这寂静的清晨早早起了床,生物钟准时将他唤醒。

在贴身侍从脱脱的服侍下,朱棣穿戴整齐,走出房门。清晨的空气带着丝丝凉意,他深吸一口气,精神为之一振。刚一踏出房门,便看见庞统己经在庭院中等候多时了。庞统身着一袭素色长衫,在晨雾中显得格外清瘦,他双手负于身后,静静地伫立着,仿佛与这庭院的景色融为一体。

朱棣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开口打着招呼:“起这么早?”毕竟他身为封疆的亲王,此次回京无需像在朝堂上那般每日早朝,难得偷了个懒。朱棣心中也有些好奇,不知庞统如此早来所为何事。

庞统微微点头,并未说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期待。朱棣也不再多问,转身与庞统一同走向餐厅。

王府的餐厅里,早己经摆满了丰盛的早餐。精致的糕点、热气腾腾的粥品、新鲜的水果,一应俱全。三人围坐在餐桌旁,安静地享用着早餐。朱棣一边吃着,一边与庞统和脱脱闲聊着,气氛融洽而温馨。

早餐过后,三人来到马厩,挑选了三匹健壮的马匹。他们翻身上马,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响,向着皇宫疾驰而去。一路上,朱棣的心情有些复杂,既期待着与朱元璋的见面,又有些担忧自己此次回京的任务能否得到朱元璋的认可。

朱棣这边刚一动身,消息便如插上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毕竟这里是锦衣卫的大本营,他们的眼线遍布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此时的朱元璋正坐在尚书房里,批阅着奏章。他虽己年迈,但精神矍铄,眼神中依旧透露出一股威严和睿智。听到朱棣己经出发前往皇宫的消息,他放下手中的笔,沉思片刻,然后对身旁的太监说道:“去,找太子过来。”

朱元璋深知朱棣的性格,他觉得朱棣虽然是自己的亲儿子,但似乎更愿意听从太子朱标的意见。他希望在与朱棣见面时,朱标也能在场,共同商议一些事情。

不久之后,朱标带着一大叠文件匆匆走进了尚书房。他身着一身华丽的太子服饰,气质儒雅,举止端庄。看到朱元璋,他连忙行礼:“父皇,找儿臣所为何事?”

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道:“老西回来了,你跟咱一起见见他。”

朱标却显得十分不以为意,他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回来了就回来了,有什么大不了的?按照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老西目前只找到了三个鼎,距离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朱标心中对朱棣此次的任务进度并不满意,他觉得朱棣应该更加努力,尽快完成任务。

看到朱标如此不以为意的态度,朱元璋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他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有些无奈,但也没有过多责备朱标。毕竟朱标身为太子,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对朱棣的要求自然也会更高。

好在这短暂的沉默并没有持续太久,王景弘前来禀报:“陛下,燕王殿下带着人来了。”

朱元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端坐在龙椅上,说道:“宣他们进来。”

朱棣带着脱脱和庞统,在王景弘的引领下,缓缓走进了尚书房。宫殿内金碧辉煌,高大的立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金龙,墙壁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朱棣快步走到朱元璋面前,单膝跪地,大声说道:“儿臣朱棣,见过父皇!”声音洪亮而坚定。

脱脱则优雅地屈膝行礼,轻声说道:“民女脱脱,见过洪武大帝。”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带着一丝异域风情。

庞统也连忙跪地,抱拳说道:“草民庞统,见过皇帝!”

三人三种不同的叫法,让朱元璋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好奇。他饶有兴致地扬了扬手,说道:“起来吧!”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扫过,似乎想要从他们的神情和举止中看出些什么。

朱棣站起身来,恭敬地站在一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而脱脱和庞统也各自站在朱棣身后,静静地等待着朱元璋的下一步指示。尚书房内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朱元璋目光从三人身上扫过,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说道:“棣儿,你先去看看妙云吧,许久未见,想必你们也有不少话要说。既然你想让这个庞统加进咱大明的队伍里,那咱可得好好考究考究。”

朱棣心中微微一紧,他明白朱元璋这是要单独考察庞统了。但他对庞统的才学颇为信任,当下恭敬地抱拳行礼,说道:“儿臣遵旨,那便先行告退,待见过妙云后,再向父皇复命。”说罢,他看了庞统一眼,目光中满是鼓励,而后带着脱脱转身离去。

庞统目送朱棣离开,心中虽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与期待。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若能得到朱元璋的赏识,日后定能有一番作为。只不过面上还是显得十分淡然罢了。

朱元璋看着庞统,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缓缓开口道:“庞先生,朕听闻你颇有谋略,今日便想考考你。如今我大明初定,边疆时有外族侵扰,国内也有一些不安定因素,你认为该如何应对这内忧外患之局?”

庞统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抬起头来,眼神坚定地说道:“陛下,依草民之见,对于外患,应加强边疆防御,选拔良将,训练精兵,同时可与周边友好部族结盟,以牵制那些心怀不轨的外族。而对于内忧,需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减轻百姓赋税,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民心方能稳定。”

朱元璋微微点头,继续问道:“那若边疆战事吃紧,粮草供应不足,你有何良策?”

庞统胸有成竹地答道:“陛下,可在边疆实行屯田制,让士兵在战时打仗,闲时耕种,这样既能解决部分粮草问题,又能减少从内地运输粮草的压力。同时,可在民间鼓励商人运输粮草至边疆,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保障粮草的充足供应。”

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脸上依旧保持着严肃,又问道:“若朝堂之上有大臣结党营私,扰乱朝纲,你会如何处理?”

庞统神色凛然,说道:“陛下,对于结党营私之臣,应先暗中调查,掌握确凿证据。若证据属实,当依法严惩,以儆效尤。同时,要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选拔德才兼备之人入朝为官,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朱元璋听着庞统的回答,心中暗自认可。他又接连问了几个关于治国理政、军事战略等方面的问题,庞统都对答如流,分析得头头是道。

这时,一旁的朱标也忍不住开口问道:“庞先生,你认为我朝如今的律法是否完善?若有不足,该如何改进?”

庞统恭敬地说道:“草民尚未将国策政论研究透彻,所以不敢妄议、”

朱标微微点头,对庞统的回答表示满意。

朱元璋看着庞统,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说道:“庞先生果然有真才实学,朕今日算是见识到了。若你日后能一心为我大明效力,朕定不会亏待你。你就先进洪武军当一个旗官如何?”

庞统连忙跪地谢恩:“陛下隆恩,草民定当肝脑涂地,为陛下和大明鞠躬尽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