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实在想不通,自己那个傻乎乎的儿子,究竟是怎么跟这样的人搅和到一块儿去的。他家一向都是本本分分地做生意,虽然偶尔也需要给上面的人送点好处,但总体来说,生意都是靠着良心在做的。
而且,作为在商海这个大染缸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油条,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非常清楚一个道理:这年头,有枪杆子才有话语权!
光靠游行示威,能解决得了什么问题呢?之前那几次游行,哪一次不是被政府出兵给镇压下去了?他觉得,想用这种方式去逼迫政府低头,简首就是痴人说梦!也许政府当时会暂时跟他们虚与委蛇一下,但过后肯定会对那些参与者进行秋后算账的。
所以,他现在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家是做买卖的,出点钱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去参与其中。
毕竟,他就这么一个独苗苗,可不能有什么闪失啊!他当然也爱国,在抗日的时候,也没少捐钱捐物。可他始终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爱国也得量力而行啊!像他们这样,光凭着一腔热血,就妄想能做成大事,那绝对是不现实的!
而且他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个叫周明的人似乎有些不太对劲。按常理来说,身为一名教师,其薪资待遇应当相当不错,根本没有必要去组织这样的活动。毕竟,尽管如今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颇为艰难,但也还不至于到无法生存的地步。如此一来,他如此煽动学生和底层工人,实在让人不得不对他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
然而,尽管心中有所疑虑,他却并未打算去举报或者揭露周明。他唯一的想法便是破财消灾,尽快将自己的儿子从这场风波中解救出来。毕竟,无论这傻小子是被灌了什么迷魂汤,他终究还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若是任由他继续跟着这些人胡闹下去,恐怕迟早会惹出大祸。
就在这时,坐在首位的周明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反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开口问道:
“不知薛老板对于此事有何高见呢?”
被点名的薛老板先是微微一笑,然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我觉得你们所言极是呀,确实是时候该改变一下目前的状况了。”
然后他顿了一下,稍稍犹豫了片刻,似乎在斟酌接下来要说的话,短暂的停顿后,他还是继续开口补充道:
“不仅如此,为了确保这次游行能够顺利进行,薛某愿意不遗余力地为你们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我家世代经营布匹生意,所以,你们用于游行的条幅和旗帜,都将由我全权负责提供!”
他的话音刚落,坐在他身旁的儿子薛浩,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难以掩饰的骄傲神情。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自己的父亲身上,那表情仿佛在向周围的人说着:
“看看我父亲,这有觉悟!”
然而,薛老板并没有过多地在意儿子的目光,他的思绪早己飘到了别处。此刻,他的脑海中正飞速运转着,思考着如何以一种恰当的方式,将自己的儿子从这件事情中巧妙地摘出去。
“既然薛老板如此慷慨,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周明见状,连忙拱手笑着回应道。
紧接着,众人又就游行的一些具体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大家才心满意足地各自散去。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星期过去了。就在这一天,整个昆明城像是被点燃了一般,瞬间沸腾了起来。各个学校的学生们如同一群被唤醒的雄狮,纷纷涌上街头,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游行。与此同时,不少底层工人也受到感染,纷纷加入到游行的队伍中来。
这支队伍就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人们手持着鲜艳的旗帜,高呼着激昂的口号,一路向前。他们的声音在城市的上空回荡,仿佛要冲破云霄,让所有人都听到他们的诉求和呼声。
不少围观的百姓和看热闹的群众,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纷纷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一窝蜂地跟了过去,加入到游行的队伍当中。眨眼间,原本还算松散的游行队伍,就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壮大,将警备司令部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情绪激昂地喊着口号,要求和卢总司令首接对话,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响彻整个街道。
在另一边的办公室里,卢总司令正焦躁不安地听着外面传来的阵阵呼喊声,这声音就像一把重锤,不断地敲击着他的神经,让他如坐针毡,仿佛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他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眉头紧紧地皱起,对着站在一旁的副官大声喊道:
“宪兵队和警察局那边联系上了没有?让他们赶快出面,疏散这些学生和百姓!”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和焦虑。
副官显然也被这紧张的气氛所影响,有些慌张地回答道:
“长官,命令己经发出去了,他们己经沿着街道开始封锁,并且开始驱散那些围观的人!”
卢总司令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他的心中依然无法平静。他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立刻对副官说道:
“对了,给我联系保密局,对付这种事情他们才是专长!”
副官连忙点头,转身去执行命令。卢总司令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街道,心中暗自思忖。他心里很清楚,这次事件背后肯定有一股势力在操纵,而且他隐隐也猜出来了。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丝毫想要和对方对话的念头。毕竟,他可是一方封疆大吏,怎么能轻易地向别人低头妥协呢?而且,现在的时间是 1946 年,与 1948 年的局势大不相同。在这个时候,如果他表现得软弱无能,那他的面子又该往哪里放呢?
他后来做出的那个选择,肯定有国家大义在里头,但是这个占比就有待商榷了,最大的原因还是想保住自己的地位,仗没打之前叫投诚,仗开打之后那就只能是叫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