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回到住所,路过李袖云院子的时候,下意识地朝那边看了一眼。
只见那院子里一片漆黑寂静,往日里透出温暖光亮的屋子,此刻烛火已然熄灭,想来李袖云是早就睡下休息了吧。
林羽轻手轻脚地走过,生怕弄出一点儿声响惊扰到她。 回到自已屋内,林羽简单洗漱了一番,便躺到了床上。
这一天下来,经历了诸多事儿,他只觉得身子有些乏累,本想尽快入睡,可刚闭上眼睛没一会儿,隐隐约约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几声猫叫。
那猫叫声在这静谧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林羽一下子就清醒了几分,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念头:不会又是李袖云在学猫叫捉弄我吧? 他心里这么想着,便竖起耳朵,仔细地听了起来。
那猫叫声一声接着一声,此起彼伏,细细分辨之下,林羽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是春天到了,那些猫在叫春呢。
这山间本就常有野猫出没,一到这个时节,它们发出这样的声音倒也正常。
林羽无奈地摇了摇头,暗自感叹自已今天被李袖云的那些小把戏弄得都有些草木皆兵了,连这正常的猫叫声都能让他疑神疑鬼的。
他翻了个身,拉了拉被子,努力让自已不再去想那猫叫声,试图让思绪平静下来,好尽快进入梦乡,毕竟明日还得按照师父的吩咐去大殿找他呢,可不能因为没休息好而精神不佳呀。在那断断续续的猫叫声中,林羽渐渐地放松下来,终于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崂山派的各处建筑上。
林羽早早地起身,整理好衣衫后,便径直朝着大殿走去,去赴师父出云子昨日的约定。
来到大殿,出云子早已在那儿等候着了。见林羽来了,出云子微微点头,也不多言,只是说了句:“跟我来。”便转身朝着殿外走去。林羽赶忙跟上,心中满是疑惑,却也不敢多问,默默地跟在师父身后。
师徒二人沿着蜿蜒的小路,七拐八拐地来到了一处僻静的院落。
这院落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显得格外清幽,平日里鲜有人至,安静得只能听到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鸟叫。
出云子站定后,看着林羽,神色严肃地说道:“听我说,你出剑招。”
说罢,便开始口述起剑招的招式来。林羽赶忙凝神静听,依照师父所言,试着挥动手中长剑使出相应的剑招。
可刚一施展,林羽就觉得这剑招太过诡异了。
那剑招的动作走向、发力方式都与他平日里所学的正统武学大相径庭,使起来极为别扭,感觉每一个动作都像是被强行拼凑在一起的,很是生硬,根本无法做到行云流水般顺畅。
林羽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暗自想着,这怎么看都不应该是正常的武学呀,这般怪异的剑招,使出来莫不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然而,师父既然已经下了命令,自已又怎敢不从呢?
林羽咬了咬牙,压下心中的疑惑,再次努力集中精力,试图将那剑招完整地施展出来,可越用力,那剑招就显得越发怪异,他的眉头也越皱越紧,额头上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出云子站在一旁,目光紧紧地盯着林羽的一举一动,眼神中透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意味,既像是在期待着什么,又仿佛有着别样的深意,可他却始终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林羽艰难地施展着那诡异的剑招。
就这样,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出云子都带着林羽在这僻静的院落里,持续进行着那种让人感觉颇为怪异的剑招训练。
林羽尽管满心的不解与别扭,可还是咬着牙,一遍又一遍地按照师父的要求施展着那些剑招,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衣衫也被汗水浸湿了大片,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狼狈。
不知不觉间,日头渐渐移到了头顶正上方,中午时分已至,温暖的阳光倾洒在院落之中,斑驳的光影落在地面上,仿佛给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毯子。
出云子看着已经疲惫不堪的林羽,微微皱了皱眉头,终于开口说道:“罢了,上午就先练到这儿吧,你也累了,下午休息,养足精神。不过往后你练武,都得来这个院子,不可懈怠,也莫要将今日所学告知他人,明白吗?”
他的语气虽然还算平和,但那话语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羽赶忙收剑而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恭敬地朝着出云子行了一礼,回应道:“是,师父,徒儿谨遵师父教诲,定不会将此事外传,下午徒儿定会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往后也会按时来此处练武。”
出云子微微点头,似乎对林羽的回答还算满意,他背着手,转身朝着院落外走去,边走边说道:“嗯,那你去吧,记得用心琢磨今日所学的剑招,虽看似怪异,却自有其精妙之处,日后你自会明白为师的良苦用心。”
林羽望着师父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疑惑与思索。他实在想不明白,师父为何要让自已练这般奇怪的剑招,而且还这般神秘,不许告知旁人。
可既然师父都这么说了,那想必是有着深意的,自已当下也只能先按师父的要求做,等日后慢慢去探寻其中的缘由了。
待出云子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线中后,林羽这才拖着略显沉重的脚步,朝着自已的住所走去,准备回去好好歇息一番,平复一下这一上午积累下来的疲惫与困惑。
林羽回到住所后,坐在床边,满脑子都是上午练习的那些古怪剑招。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剑招会如此之难施展。
他回想起自已曾经练习双手剑的时候,一开始确实也觉得有些怪异。毕竟习惯了单手持剑,突然要双手配合,无论是发力还是招式的衔接,都需要重新去适应。
但是双手剑左右手之间好歹有相通之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那种别扭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双手能够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可是今天师父教的这些剑招,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
它们仿佛是来自一个完全陌生的武学体系,每个动作之间似乎毫无关联,也没有任何一种自已熟悉的发力方式。林羽努力回忆着每一个剑招的细节,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自已上午挥剑的场景。
那些剑招的动作就像一盘散沙,凌乱地在他的思绪中穿梭。有的剑招要求手腕以一种极其扭曲的方式转动,这与正常的剑法强调的手腕灵活但自然的转动大不相同;有的剑招在出剑时,力量的走向不是直来直往,而是要从一个奇怪的角度迂回发力,这让他觉得力量都在中途被分散掉了,很难将剑的威力发挥出来。
林羽皱着眉头,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试着将那些剑招按照自已的理解进行分类,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些共性。比如,从出剑的方向来看,有些剑招是向上挑起,但挑起的同时又要横向扭动剑身;从发力方式上,一部分剑招似乎是要借助腰部的力量,但又不是像平常剑法那样简单地扭腰助力,而是要在腰部扭转的同时,腿部也要做出一种很不协调的动作来配合。
可是,即便他努力地去分析这些剑招,却依然觉得像是在一团迷雾中摸索,找不到一个清晰的头绪。
林羽有些烦躁地挠了挠头,心中暗暗决定,下午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琢磨这些剑招,不管怎样,既然师父如此重视,那其中肯定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或者强大的威力,自已一定要努力掌握才是。
林羽正苦苦思索这些古怪剑招的规律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惊人的念头。
他想,如果人的骨头、经脉都错位了,那身体的结构和发力方式必然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原本看起来不正常的剑招,是不是就会变得合理起来呢?
这个想法一出现,林羽自已都被吓了一跳。
他知道人体的经脉和骨骼是非常精妙复杂的结构,一旦错位,那将会是极其痛苦的,而且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
但是,从剑招的角度去考虑,那些诡异的动作和发力方式似乎只有在这种违背常理的身体状态下才能说得通。
他开始在脑海中构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的骨骼和经脉错位后,原本笔直的经脉变得扭曲,力量在这些扭曲的通道中流动,就会产生奇特的走向。
比如,正常情况下,力量从丹田出发,沿着手臂的经脉直达剑尖,是一种直线式的传导。
但如果经脉错位,力量可能会先绕到肩部的某个穴位,再通过一种迂回的方式到达手腕,最后才作用于剑上。
这样的力量传导方式,正好符合那些剑招中要求的从奇怪角度迂回发力的特点。
从骨骼的角度来看,正常的骨骼结构决定了我们的动作范围和发力的极限。
但如果骨骼错位,关节的活动方式就会改变。就像手腕正常情况下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转动,可如果骨骼错位,或许就能实现那种剑招里要求的极其扭曲的转动方式。 不过,林羽也意识到这只是自已的一个大胆猜测。
且不说如何实现骨骼和经脉的错位而不伤害身体,单是这种违背正常武学认知的理念,就已经足够离经叛道了。
而且,师父出云子从未提及过这样的修炼方式,这让林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他坐在桌前,双手撑着脑袋,继续思考着这个可能性。如果真的是基于这种违背常理的身体状态创造的剑招,那这背后一定有着巨大的秘密,或许是一种极为强大却又危险至极的武学。
林羽心中既感到兴奋,又有些隐隐的担忧,他不知道自已是否真的应该沿着这个猜测继续探寻下去,也不知道这会不会给自已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林羽摇了摇头,觉得自已刚才的想法实在是太离经叛道了。
在正常的武学观念里,身体是习武的根基,谁会去主动损伤自已的身体来适应剑招呢?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可是,如果不是通过主动损伤身体来实现这种奇怪的发力方式,那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林羽的思绪继续在脑海中飞速运转。
他突然想到,也许这是那些身体有残缺的人独有的习武方式。
在江湖中,不乏一些因为意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身体残缺的人。
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习武,或许就会另辟蹊径,根据自已残缺的身体状况创造出独特的武功。
比如说,一个失去了右臂的人,他的身体平衡和发力方式与常人不同,为了能够在江湖中生存和习武,他可能会开发出一种以左手为主,同时借助腰部和腿部力量来弥补右臂缺失的剑法。
这种剑法在正常人看来,可能就会显得非常怪异。因为它的发力和动作都是基于身体残缺后的状态设计的。
林羽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也许师父出云子所传授的这些古怪剑招,就是从那些身体残缺者的独特武学中演变而来的。 但是,这又引发了新的疑问。为什么师父要让自已学习这种剑招呢?难道是为了让自已能够应对各种不同身体状况的对手?
还是说,这其中隐藏着某种能够提升自身武学境界的奥秘呢?林羽感到自已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每一个新的想法都会引出更多的困惑。
林羽皱着眉头,双手抱胸,继续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他明白身体残缺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仅仅是日常的行动可能都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身体残缺的人,连正常的生活自理都困难重重。
比如失去双腿的人,行动只能依靠轮椅或者拐杖,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体力和精力;而失去双臂的人,连穿衣、进食这些简单的事情都变得无比艰难。在这样的状况下,习武似乎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然而,林羽也想到,江湖之中不乏意志坚定之人。
对于他们来说,身体的残缺也许并不会成为追求武学的阻碍,反而可能成为一种动力。
也许他们有着旁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在遭遇不幸后,不甘于就此沉沦,而是把武学当作一种重新证明自已、在江湖中立足的方式。
这些人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摸索适合自已身体状况的习武方法。他们会从最基础的平衡、发力开始重新学习,利用身体剩余的部分去弥补残缺部分的功能。就像一个失去了右手的人,他可能会苦练左手,让左手变得无比灵活,并且通过巧妙地运用腰部和腿部的力量来增强剑招的威力。
但是,林羽还是觉得这个过程实在是太艰难了。习武不仅仅是掌握招式,还需要有深厚的内力基础、敏捷的反应速度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身体残缺的人在这些方面先天就处于劣势,他们要克服的困难实在太多了。
而且,这样的武学之路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因为过度使用身体而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林羽轻轻叹了口气,他意识到自已对于这些身体残缺者的习武之路还只是一知半解。
也许在江湖的某个角落,真的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已的方式诠释着武学的另一种可能。而师父传授给自已的这些古怪剑招,说不定就是他们智慧和毅力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