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我悬壶济世

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开局我悬壶济世
作者:
你很会呐
本章字数:
6992
更新时间:
2024-12-31

“老奶奶,你在家里吗?”

聋老太太闻言,脸上现出一抹微笑随即隐去:

“在家呢,直接进来吧,门没锁着!”

秦淮茹将手中的饭盒放在桌上,温言说道:

“老奶奶,快过来吃饭吧。虽然我家的情况一般,但这些饭菜还是凑合可以吃的。先对付两餐,等傻柱回来了让他给您做饭。”

聋老太太点了点头,随后好奇地问:

“外面这么嘈杂是因为发生了什么?”

秦淮茹详细讲述了一番关于何雨水租房的事情以及新租户的身份——曾建华的特殊职务。

听完秦淮茹的话,聋老太太的面色变得异常沉重,显然这对她打击不小。毕竟,在她心中,这间房子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初,她曾寄希望于何雨柱回来,去找保城的何大清帮忙把房产权讨回来。无论如何,这份恩惠绝不能落到何雨水这个忘恩负义之人手中。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何雨水竟能如此快速行动,先下手为强。

显然,这所房子已经不属于何雨柱了。自知之明在这里发挥着作用,他知道自已在这个大院里的影响力,出了大院,又有谁认得他这号人物?

更何况,经历了王主任造访的事件后,许大茂对他的打击让他金身破了0.2。何雨柱现在在这个大院中的权威也不如以往那么坚不可摧了。

要知道,他自已曾被视为这个大院的灵魂支柱,谁能敢于忽视他的存在?想到此,对那个老妇人的行为感到格外恼火。

而陈杨,此时正盯着大院内的人们如同困于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虑,内心暗想,这样的结局完全是自我咎由自取的结果。

秦淮茹则转向那个耳背的老夫人问道:“老妈妈,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耳背的老夫人生出几分无力的感叹,回应道:

“柱子真是精明过分了,从今往后,他的房产怕是要和他划清界限了。

就这样吧,至少我还有一点家产可以支撑下去,易中海那边也应该还有房。难道我的孙子就无处容身了吗?只是,这真让人叹息。”

听完老夫人的话语,秦淮茹心内充满怨恨与不甘。在她心目中,一切本应归于她所有的何雨柱,却因为一栋如此美好的居所的突然远离而倍感失措。

老夫人微眯着眼瞥了秦淮茹一眼,她又怎么会不了解秦淮茹的心事?接着说:

“秦淮茹,千万不能让柱子轻举妄动,否则他会进监狱,那也别指望你的日子会比别人舒坦。我的能力你是知道的!”

秦淮茹心中一阵紧缩,事实上她正是希望看到何雨柱能够搅起事端!

为了说明原因,老夫人继续对秦淮茹解释道:

“倘若这房子仍为水(雨)所控,或许还有一点运作的空间;但是既然现在租给了 ** 机构,而且房产契约已转交何水(雨),我们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如果强行对抗,反而会让自已陷得更深。懂吗?”

听到这里,秦淮茹的怒火难以平息,然而她也知道这位见多识广的老妇人的话不可忽视。

若真是闹起来,不仅可能事与愿违,更非老夫人所能解决的问题。

两人交谈时,阎埠贵匆匆赶到门口,喊了一声:“老太太在家否?”

此言一出,老妇人为之一愣,向阎埠贵投去疑惑的眼神。要知道,阎埠贵从不踏入此宅,甚至避讳接触老夫人,除了担心招惹麻烦。

目前知晓老夫人家境殷实的也只有易中海,加上如今新加入的秦淮茹。难道这次前来另有所求不成?老夫人对秦淮茹使了个眼色。

伶俐的秦淮茹立即明白了下一步该做什么,随即迎上去开门,并对阎埠贵说:“哟,这不是二大爷嘛,真是稀有的客人呀!”

面对秦淮茹略带讽刺语气的迎接,阎埠贵并未被激怒,而是同情地看着她,心中明白,多年来秦淮茹之所以如此张狂,全因有易中海及‘傻柱’何雨柱作为倚仗。如今易中海已经被判刑,不知这嚣张的日子能维持到何时。

阎埠贵缓缓开口说道:

“警察来了,带来了关于易中海裁决结果的通知!” 随即一声清脆,老夫人手中瓷碗应声坠落,破碎成地上的碎片,她为判决书的消息感到震惊不已。

秦淮茹匆匆回到家中,见聋老太太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急忙上前搀扶,将她稳稳地扶住。走出屋外,聋老太太满腹狐疑地问:

“阎埠贵,你说的是真的吗?”阎埠贵解释道:

“警察刚刚到,来送关于易中海判决定书的消息。易中海已经赔偿到位,且得到了受害人的谅解,因此刑期由原来的**减到了八年有期徒刑。一周后,他会被押解到大西北服刑。警方询问这一周内是否有人想去看看他。”

听罢,聋老太太疑惑地问:

“那些警察还在不在?”

“在的,现在还前头呢。”阎埠贵回答。

聋老太太立刻说道:“带我去见他们!”秦淮茹同样感到惊愕不已,搀扶着聋老太太来到了前院。刚到,便发现两个警察正准备离开。

聋老太太赶紧叫住两人:“同志,等一下!”

警察停下了脚步,转过身询问这位聋老太太:

“老奶奶,有什么事情吗?”

“根据我的了解,易中海已经对何雨水进行了赔偿,为何还需要服刑?”聋老太太提出了疑问。

其中一名警察解答道:“虽然赔偿和获得受害方的原谅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这一步,易中海所犯的罪行将面临更严厉的惩罚,可能不只是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判处 ** 。正是由于易中海主动赔付并且态度良好,加之钢厂的请求,他的刑期才从**变更为八年有期徒刑。否则,没有服十五年的刑,他无法重获自由。

犯罪就要承担责任,现代社会不再允许任何人只因有钱就有特权逃脱法律责任。任何人都需为其所作所为负责,不论社会地位如何。这一点请您明白。”

此言一出,聋老太太更是困惑无比,她担忧地说:“八年……易中海还有八年的刑期,自已还能等到他归来养老吗?”她原本希望救易中海是为了以后有所依靠,但如今的情况使这一切成为了泡影。

提到当初用来救助易中海的八千元钱,聋老太太内心一阵酸楚,继续询问:

“难道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减轻他的刑罚吗?”警察摇头表示否定:

“若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比如立下重大功勋,几乎不可能减免刑期。”这番话仿佛给聋老太太提供了一线生机:

“什么才算是重大功勋?”她追问。

警察并未进一步详细说明:

举例来说,如发现敌特,或者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或者其他形式的表现可以视为功绩!具体情况取决于我们的评判标准。

但即便有了重大贡献,最多也只是刑期减少一半,即现在的刑期为八年。如果有了这样的贡献,刑期从八年缩短为四年;再有一次,就能从四年变为两年。依此类推,但是减少至半年后就不再减少了。如果只剩半年,就不需要去大西北,而是在周围的农庄进行劳动改造,结束后可以回到社会。

不过,警方提及像易中海这样的有过前科的人,无论技术多么出色,国内的任何工厂也不会录用。毕竟你已经被标记为不良分子,国家不可能再给你工作机会。警方陈述完毕后,并未理睬聋老太太,而是直接离去了。

看着警察离去的背影,聋老太太默然无声。秦淮茹关注地询问:“您还好吗?”老太太依旧沉默,这让她愈发焦急起来,“老太太!”、“老太太!”、“老太太!”直到最后,聋老太太终于有了回应,看着秦淮茹说:“没事,帮我撑一把回屋吧。”

秦淮茹搀扶聋老太太回到家中,而陈扬注视着离去的聋老太太,心知肚明这位老太太心中藏着秘密。尽管觉察到这一点,以陈扬的本事并不能窥探别人的思维记忆。若聋老太太不愿意吐露 ** ,那么谁也无法 ** 得知,但从她的态度来看,陈扬能够感受到老太太正承受巨大的心理冲突,她是否愿意为了易中海公开自已的秘密还未可知,这一点让他颇感兴趣。

当秦淮茹扶着聋老太太返回屋内时,阎布贵显得非常不屑。他对之前秦淮茹对他冷言冷语的事情仍记忆犹新,但现在更多的是好奇。他知道,凭易中海目前的财力,根本拿不出八千元来作赔偿。可是公安部门之前提到的,易中海支付了受害人赔偿金并获得了对方的原谅,才由原先的重刑减轻为八年有期徒刑。阎布贵心里想:八年啊,这可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在大西北那样的恶劣环境下,能否安然度过八年的监禁都成了未知数。

秦淮茹与聋老太太回房后,忍不住问道:“老太太,钱不是都付了吗?怎么还有刑期呢?”聋老太太叹了口气,说道:“唉,这也怪我们先前没问清楚,警官说了,触犯了法律必须接受相应的处罚,赔偿是补偿受害人,受罚是为了纠正错误。如果不付钱,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易中海被判更高的刑期,甚至面临更糟的结果。还好现在留下了一条命,但我不知道是否有生之年能看到他回来。”

经历了长时间的心理斗争后,聋老太太最终衡量了各方因素,虽然手中握有重要的证据,但如果贸然揭露可能会把自已也拖下水。若有人得知这些秘密来自她,后果不堪设想,那帮人的疯狂她深有体会。现在她只是希望能安稳地过日子,既然秦淮茹已经愿意帮忙,接下来只需要精心筹划如何行事即可。

于是,有傻柱和秦淮茹侍奉,生活便有了依靠。只要不牵涉到大院中的纷争,日子就能过得去。想到这里,老太太打定了主意,转向秦淮茹说道:“淮茹啊,明儿你陪我去看易中海!”

此言一出,秦淮茹立刻为难了。因为一旦被人知道她去探视了易中海,等同宣告自已与“ ** ”分子有过往来。这样的污名加身,在轧钢厂或是大院的日子定不好过。秦淮茹开口说:“老奶奶,我已经连续请假好几天,不能再耽误工作了!让我替您找个其他人陪您去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