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我悬壶济世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开局我悬壶济世
作者:
你很会呐
本章字数:
6366
更新时间:
2024-12-18

“哈哈!”

“嘿嘿!”

“咯咯!”

……

车上的工作人员们被纪玉琢幽默的表现逗乐了。

陈杨望着搞笑的纪玉琢,打趣地说:“是啊,这样下去,别说是一百年,就算是千年我都一直在相亲的路上啦!”

纪玉琢继续开玩笑道:“能在千年里还在相亲的一定是乌龟王八啦!”

整个房间再次充满了大家欢快的笑声......

在这欢声笑语中,时间不知不觉溜走了。

在这整整三天里,没有出现一个小偷或者犯罪分子,这让陈杨非常满意。

但今天,他没有急着离开,反而守候在出口等待。

张标见到陈杨,便问道:

“小陈,你下班了也不回家,在这里等谁呢?”

陈杨回答:

“师父,您先回去休息吧。

不是说好了吗,孟叔的哥哥也要来见孟叔,我带关叔一起去拜访。”

张标点头表示理解:“好的,那你早些回来,我们一周后再见!”

陈杨微笑着答道:

“明白了,师父您先走一步吧!”

看着陈杨这京味十足的话语,感到他的年轻活力油然而生。

张标笑着骂道:“小子,那就祝你好运,我先走了!”

随后便跨上自行车离去。

不一会儿,陈杨看到了等候的关震山,大声呼喊:

“关叔!”

关震山望向陈杨:

“你真的打算送我?”

陈杨坚定地回答:

“那是当然,咱们车上不是说得好好的吗?我怎么会失言。

这不,刚好这星期我也没班,陪您走一程吧,下周我再去帝都上班。”

听到这话,关震山心中虽有话说,却没说出。

毕竟他是不愿因自已的私事拖累别人。

但现在陈杨主动提出不麻烦,并且正值对方休息时,他也只好接受了。

此外,他现在这模样,能了解他真才实学者实在不多。

陈杨因为曾与自已的侄儿结识,认错了他,但这小伙子的热心是无可置疑的。

于是,关震山说道:

“如果这样说,那真是多谢小友你了!”

陈杨轻轻摇手回应:

“关叔,你看你说哪儿去了,这也只是顺路的事。

再说我已经很久没见过朵儿了。

自从那次以后,我只见过她一次,一直没找到再去看她的机会。

正好这次借着送您前去的机会,我也一同去看看她。”

听到这话,关震山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是的,是的,那就麻烦你了!”

说着,陈杨便跳上了自行车:

“关叔,上车吧,我们出发了!”

关震山关心道:

“你能行吗?”

陈杨笑了笑:

“没问题的,不会让您受伤!”

关震山尽管年已半百,但在那时的锻炼下,身体依旧强壮,并非行动不便,直接坐上了后座。

陈杨将关震山的行李固定在自行车前端后,便踏上了旅程,一面骑行一面对关震山讲述当地的风情故事。

大约半小时后,他们停在了孟庆霖家门口,陈杨向关震山介绍道:

“关叔,到了,就这家!”

下车后,关震山赞叹道:

“你这自行车技术可真不错,骑得真稳!”

陈杨谦虚笑道:

“这可是我的强项,您这么快就发现了!”

对于这般随性开朗的人,关震山甚为喜爱,觉得格外投缘。

而那些过于温顺、听话的年轻人,倒让他不太中意。

否则他不会把韩春明当作自已的孩子。

自已亲生的孩子他都觉得不行。

面对这样的情形,关震山不仅没有反感陈杨,反而对他异常欣赏。

陈杨说道:

“走吧,带你去!”

到了门口,陈杨轻轻地敲了敲门,随后叫道:

“孟叔,孟叔,我来看您啦!”

门吱呀一声开了,孟庆霖声音嘶哑地说:

“你这小鬼头,还知道来看我,我还以为你把孟叔忘了呢。

前几天朵儿还惦记着你呢!”

陈杨没有回应孟庆霖的话语,只是往后一闪身说:

“孟叔,你看我带来了谁!”

看到站在陈杨身后的关震山,孟庆霖激动地呼喊:

“大哥!”

关震山点点头,然后哽咽地说:

“老三,我来迟了!”

听到关震山的这句话,孟庆霖什么也没说,直接走上前抱住了关震山:

“大哥,让你受苦了!”

从自已大哥的来信中,孟庆霖了解到了关震山的情况。

原本关震山打算去年带着女儿朵儿去大哥那边投奔,然而女儿差点被人贩子拐走,令他对火车站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障碍,不敢再带朵儿外出。

即便不得不外出,也会紧紧拉着她,深恐再度失去。

得知此消息后,加上自已的儿子儿媳离家出走,以及自已弟弟的不幸遭遇,使得关震山的身体日益衰弱。

直到后来韩春明发现了他的状况,并凭借乐观的性格帮助他重新站了起来。

恢复健康之后,关震山迫不及待地前来寻找自已的弟弟。

若非有陈杨的帮助,关震山可能就此与弟弟失联。

而后,因长期在列车上工作了三十年,并终日悔恨,泪水早已夺眶而出,甚至瞎了一只眼。

然而,这一切都因为陈杨的介入而发生了转变。

兄弟俩最终得以重聚。

望着眼前的感人场景,陈杨明白他们需要时间私下里好好谈谈,因此便默默地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考虑到自已还得在此地待一周的时间,于是选择返回。

骑行的过程中,经过一个无人的地点时,陈杨从口袋里取出一些糖果——这都是他在京城时买下的,本来打算作为小吃。

尽管他自已并不太爱甜食,但在四合院中却没有拿出来分享,因为那里的人际氛围让他感到不舒服。

尽管对周围的大院邻居孩子们的想法不太清楚,但他们礼貌的态度让他觉得舒服,所以他愿意给小朋友们带来食物作为礼物。

事实上,陈杨这么做也无形中影响了后来成为他的仰慕者之一的汪新,每当回乡下,汪新都会记得为院子里的小伙伴带上些糖果。

但这都是后话,此时的汪新还只是一个年仅三四岁的小孩子。

拿出之前买的烤鸭准备带回家,想着回去后再加热可能味道就不那么好吃了。

于是,带着这些美味食品,陈杨回到了自已的住处。

院子里的孩子们看见陈杨回来,纷纷欢呼着跑过来,连声叫着:

“陈叔叔,陈叔叔!”

陈杨微笑着注视着眼前这群稚嫩的孩子们,随后唤道:

“汪新,老套路来了!”

尽管年纪不大,汪新却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稳重,从陈杨口袋中拿出了奶糖。

紧接着,就像个小领袖般,他开始把奶糖分发给周围的孩童。

院子内的孩子们立刻转投到了围绕汪新的圈子,试图通过拉关系来争取更多的关注。

这时,汪永革走出了房屋,看到这一幕,他满脸笑容地对陈杨说道,虽语气带了些许调侃意味,但却难掩内心的喜悦:“就你,宠他们惯的吧?”

而陈杨只是轻笑并未接话,反倒是好奇问道:

“汪哥,今天没上工吗?”

汪永革轻轻摇了摇头,随即说:

“今天轮休,对了,你现在刚刚回还饿着肚子吧?要不来我家凑合吃点?”

陈杨婉拒了他的邀请,解释说:

“不用了,路上吃了点东西。

我就先回去整理了!”

见陈杨如此说道,汪永革也不再坚持,只是一如既往地关照道:

“行啊,那以后要是不想在家里做吃的了,随时欢迎来我家!”

汪永革之所以会这般对待陈杨,全因他的夫人曾经被陈杨所救。

否则,现在汪永革或许就要独自承担起抚养汪新的一切责任了。

离开时,陈杨友好地与路过的每个人打招呼,每一步都感受到邻里间的热情。

完成一系列互动后,他才踏上归家的路途。

要知道,非亲非故之人很少会随便请人用餐,尤其在物资有限的那个年代,一顿饭就意味着月末的粮荒可能会提早到来。

每户家庭都在精打细算地使用自已的份额,绝不会轻易耗费在外客身上,否则很可能自家会因此挨饿。

然而,这样的常识陈杨心中自有分寸,他知道在这种事情上不必过于讲究礼数,毕竟分享是增进彼此情感的一种方式。

回家后的陈杨未作停留,提着一个包裹直奔沈秀萍家中。

来到门口时,他轻声叩门:“沈医生,您在家中否?”

屋内传出沈秀萍亲切的回答:“在呢,是小陈吧,进来吧!”

随即便为他开启了门户。

看到陈杨手中提着的礼包,沈医生笑容满面,连忙邀请道:“站在外面干啥呀,进来坐呀!”

略显腼腆地回答说:“会不会打扰到您啊?”

沈秀萍笑道:“你是人民的好警察,哪有不方便的说法,光天化日下的!”

陈杨便不再迟疑,直接步入室内,将手中的包裹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上。

“沈医生,这是我特意为您从外面带回的北京烤鸭。

这次路途远,天气寒冷让烤鸭结成了冰块。

幸好是在冬天,要是在其它季节带回怕早就坏掉了。”

沈秀萍接过陈杨递来的烤鸭,感激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了!这得多少钱,我还得付您!”

陈杨连忙摇头,诚恳地拒绝道:

“沈医生,你这话说得也太见外了,虽说咱们不是在一个院子长大的,但既然搬到了这里,那也就是一家人。

这点小事不算什么,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本来就是应该的。

若是每次都谈钱,这感情还能剩下多少?”

听罢,沈秀萍深知陈杨的为人,笑着回应道:“那就这样定了,下次换我请你好吃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