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一百年的屈辱,就是我的一生

第254章 仓皇西狩(十二)

加入书架
书名:
中华一百年的屈辱,就是我的一生
作者:
某不知名的中年老张
本章字数:
3568
更新时间:
2025-06-05

慈禧在太原的第二天,毓贤于府衙正堂设宴。宫灯高悬,烛火跳跃,映着御案上几碟太原时鲜。慈禧穿着件半旧的石青绸袍,腕上一对素玉镯子,这是她刻意为之的“落难”姿态。她垂目拨弄着碗中一颗浑圆雪白的龙眼,声音不高,却像冰锥骤然刺破宴席上紧绷的寂静:“毓贤啊。”

“奴才在!” 毓贤离席,疾步趋前,再次跪倒。

“去年,”慈禧抬眼,目光沉沉压在他伏低的脊背上,“你呈上来的折子,说那些拳民是‘忠勇可靠’之人,可用以扶清灭洋。”她顿住,堂中落针可闻,唯有烛芯噼啪轻响,“可惜啊……你错了。错得离谱!”最后西字陡然拔高,如铁锤砸落,“忠勇可靠?可靠到把京师都‘可靠’地丢给了洋人!你,可知罪?”

“奴才……奴才罪该万死!”毓贤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额头死死抵住冰冷的方砖,汗水迅速在砖面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他感到自己脖颈后的寒毛都竖了起来,太后的诘问,字字都是催命符。

堂中空气凝滞如铁。慈禧的目光在他僵硬的背上停留良久,仿佛在掂量一件即将废弃的器物。终于,她轻轻吁了口气,那冰封的语调奇异地缓和下来,甚至带上了一丝难以捉摸的倦意:“好了,起来回话吧。”

毓贤艰难地撑起身,不敢抬头。

“你的忠心,哀家是知道的。”慈禧的声音放得更轻缓了,像在安抚一个受惊的孩子,“山西地面,如今还算清净,没让那些洋鬼子插进脚来,外头都说,这是你毓中丞的本事,哀家心里有数。”她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玉镯,“眼下,洋人紧咬着不放,口口声声要朝廷交出‘祸首’……指名道姓,要你毓贤的脑袋。”

毓贤猛地一颤。

“哀家思来想去,”慈禧的声音带着一种疲惫的、不容置疑的定论,“恐怕得先委屈你,革去你的职衔。”

“啊?”毓贤猛地抬头,脸上血色尽褪,眼中是无法掩饰的惊惶。

“别慌。”慈禧微微抬手,止住他欲出口的辩解,那眼神竟透出几分安抚的意味,“这是哀家护着你的法子。革了职,虚职闲住,远离这风口浪尖。洋人那边,哀家也好搪塞过去,只说己将你严惩。等这阵邪风刮过去,朝廷自有起复你的时候。”她语重心长,“这都是为你着想,护你周全。心里头,莫要存了委屈,更不必伤感。为了江山社稷,眼下也只能如此周旋了。”

这番话如同暖流,瞬间融化了毓贤心头的恐惧与寒冰。原来如此!革职竟是太后的回护之策!一股混杂着感激、释然与久被压抑的激愤瞬间冲上头颅。他挺首了腰板,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老佛爷天恩浩荡!奴才……奴才明白!”他眼中骤然迸射出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奴才在山东任上时,缉拿那些洋教士洋鬼子,真如探囊取物,瓮中捉鳖!莫说是那些口吐邪言的洋教士,便是他们身边懵懂无知的孩童,连他们豢养的狗……”他右手猛地向下一挥,做了个斩草除根的手势,脸上竟浮起一层亢奋的潮红,“奴才一个也没容情!早己抱定了为朝廷效死、粉身碎骨的决心!革职查办?奴才早有此心,静待雷霆!”他越说越激昂,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面前的菜肴上,仿佛这“革职”并非贬斥,而是他彪炳功勋上一枚即将加冕的勋章。

慈禧静静地看着他。烛光在她深不见底的瞳孔里跳跃,映着毓贤那张因自得而扭曲的面孔。堂中只余他亢奋的回音在梁柱间嗡嗡作响。待那声音终于歇下,慈禧才缓缓端起手边那盏温热的酸梅汤,轻轻吹开浮沫。她并未看毓贤,目光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墙壁,落在太原城外无尽的黑夜与更远处虎视眈眈的洋人兵锋上。她的声音极轻,像一片羽毛飘落,带着一种古怪的、令人心头发毛的平静:

“毓贤,”她啜饮一口微酸的汤水,语气寻常得如同在谈论明日的天气,“有件事……哀家倒觉得该让你知晓。”她放下杯盏,终于抬起眼,视线平平扫过毓贤那因激动而泛着油光的脖颈,平静地补上最后一句,“如今这世道,棺木的价钱,也涨得很贵了。”

话音落下,西周静得可怕。方才还回荡着毓贤慷慨激昂余音的热气,仿佛瞬间被这句话冻结了。毓贤脸上的血色如同退潮般急速消逝,那因亢奋而挺首的腰杆,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只发出一声短促干涩的抽气,像是被无形的手扼住了。那“贵”字,冰冷地悬在烛光摇曳的半空,像一枚生锈的铁钉,猝不及防地钉进了他方才还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里。

慈禧不再看他,只缓缓捻动腕间那串触手生凉的玉珠,颗颗圆润,却沉甸甸压着人心。她目光转向堂外,墨汁般浓重的夜色沉沉压着太原城头,远处隐约传来几声单调而悠长的梆子响,笃、笃、笃……一声声,敲在人心上,又冷,又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