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

第21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
作者:
大秦写书人
本章字数:
5230
更新时间:
2024-07-15

“道之天命,法之天下!”

嬴政轻声呢喃,他对于韩非……是有遗憾的。

因为对比孝公有商鞅。

嬴政一直把韩非看成是自已的知已!

这是个非常高的位置!

那么问题来了。

嬴政为什么如此看重韩非呢?

答案很简单。

韩非在韓国郁郁不得志,韩王安就因为其是个庶出的九公子,向来不看重韩非……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最终。

韩非终于得出了一个论断,一国之症结,尽在君王一身!

韩王安就是因为太看重所谓的血脉宗室,身边养了太多的废物,各种干涉朝政。

这让韩非生出了【中央集权】的概念!

同时。

韩非推出了《五蠧》、《说难》、《孤愤》、《难言》等等著作。

这几篇文章都是阐述如何防范权臣,外加处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问题。

毋庸置疑。

韩非把文章写到了嬴政的心坎里!

尤其是《孤愤》……详细描述了权臣对于国家的危害。

彼时。

嬴政还在吕不韦的钳制下,啥也干不了。

吕不韦是权臣嘛?

那可太是了!

综上。

嬴政把韩非视作知已。

奈何。

两人终未能够走上孝公和商鞅的亘古君臣的典范之路。

人生道路多艰。

遗憾总是常伴。

圆满方为罕见。

回到此刻。

许尚转头看向旁侧道:“法家小友。”

李斯闻言连忙把视线从自已的鱼竿上挪开,他侧身拱手道:“请夫子示下。”

“哈哈哈,无需紧张。”

许尚摆了摆手,道:“老夫只是想要考一考你!”

霎时间。

李斯的压力立马起来了,他有些艰难的道:“夫子但考无妨,晚辈定当尽力作答。”

李斯是第一次被许尚点题考验。

他感觉比大朝议上舌辩诸公还要紧张。

尤其华阳太后和皇帝嬴政,也都把目光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做为大秦左丞相,如果回答不上夫子的考题……他的三公之名可就非常尴尬了!

大秦三公:左、右丞相,国尉,御史大夫。

李斯便位列其中。

“放心!法家小友,老夫不会诘难于你。”

许尚笑笑道:“你只要回答老夫,韩非的法……比之儒家传统思想,荀子学说和黄老学派,究竟有何根本性的差别!”

道家的黄老学派,亦有法治核心。

荀夫子就更不用说了,儒之异端,其思想是很贴合法家的。

旁侧。

忘尘子听到许尚提及黄老学说,他当即又重新打起了精神。

他擅长的领域正是黄老。

至于李斯能否答题成功……

忘尘子觉得很有难度。

文科题目向来没有标准答案,自由发挥,稍微沾点边谁都能做到。

可如果想要回答的鞭辟入里,又言简意赅。

很难。

与此同时。

嬴政和华阳太后则对李斯蛮有信心的。

好歹是大秦的左丞相,位列三公。

若连夫子的一问都顶不住。

那李斯干脆可以回家歇着了。

不然大秦的脸面太没处搁了。

终于。

李斯在小小的沉思过后,他道:“回禀夫子,韩非的法,比之儒家传统思想、荀子学说和黄老学派的差别在于……人性之善恶!”

“首先就拿曲阜孔氏遵从的圣王之道举例,儒家坚信人性本善,君王成圣,德化感召,引导万民,盛世自临。”

“而荀子认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故:人性本恶,以礼约束,化性起伪,人人成圣!”

“黄老则提出人性都是趋利避害,无善无恶,自利自为,援法入道,无为而治!”

“最后,韩非认为人性好利恶害,故应当赏惩造势,术以知奸,法框万民,天下可治!”

……

李斯不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秦左丞相。

他给出了完美答案!

一切思想之根本起源。

都逃脱不了四个字:人性善恶!

曲阜孔氏代表的传统儒家认为人性本善,所以他们提出只要通过德化感召,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反观荀夫子认为人性本恶……

这一下直接就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根基!

属于刨祖坟的行为了!

因此。

荀子非常的不被儒家主流大仕所认可,尤其曲阜孔氏还把荀子打成了儒之异端!

可话又说回来。

荀子再怎么着,也依旧还是儒家的亚圣。

其一切思想越说都以【化性起伪】为核心。

化性起伪: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

即:人生来就是恶的,因为人需要吃饭、喝水、生存……可资源是有限的,于是人生来就携带着互相争斗和掠夺的本性。

但我们可以学习礼法,通晓圣人德行,进而约束自已的行为,不要被一时的恶欲影响,便去伤害他人。

这,便是【化性起伪】。

荀夫子的代表著作也正是……《劝学》。

紧接着。

黄老的无善无恶,援法入道,直至无为。

韩非则是坚定的乘势有为,人性皆是精致利已,趋利避害,故推出了【法】、【术】、【势】三大核心论点。

随即!

“很好,非常好!”

许尚两眼微微放光的道:“没瞧出来啊!法家小友,你的学识还蛮深的嘛!”

“夫子谬赞了。”

李斯赶忙垂首道:“晚辈平时闲来无事,也就多看了点百家书简,今儿个能得夫子考验,这才班门弄斧,晚辈献丑了。”

“不不不!你一点儿都没献丑……你对于法家的了解程度,相当有水平,比之老山羊和小赵,可要高太多了!”

说完,许尚叮嘱身边的年轻人,道:“小赵啊!你以后也要多多向法家小友请教学习,他还挺深藏不露的,有两把刷子。”

嬴政拱手行礼:“夫子说的是,小子以后一定多多向这位法家朋友请教学习。”

李斯闻言只觉诚惶诚恐,又是好一顿客套,直把自已贬的一低再低,又将嬴政夸的是天上有,地下无。

惹得华阳太后一阵掩嘴轻笑……

她知晓在场所有人的真实身份。

只觉几人客套交谈,夹杂着演戏和小心,着实是甚为有趣。

然而。

许尚却有些不满的道:“法家小友,老夫之前说商君有傲慢之嫌,至于你……则有些圆滑太过!你这样八面玲珑的处事,若有天皇帝真让你牵头变法,汝必将坏事啊!”

变法!

就是个得罪人的活儿!

你谁都不敢得罪,就什么都做不了!

李斯苦涩的道:“夫子教训的是……”

李斯很无奈,当今皇帝一统功成,威仪日盛!

他怎敢生出半分不敬。

纵览九州。

也只有许尚方能随意的拿捏嬴政了。

华阳太后平时在皇帝面前,说话做事同样也得注意着些。

没办法。

身在高位,既享荣华,自然也得甘受枷锁。

“咳咳。”

嬴政打圆场的道:“夫子,不知您的【嬴秦之统御法理性】……究竟与韩非的【法】、【术】、【势】有哪些深层次的联系?”

嬴政并不讨厌李斯的圆滑。

因为他很清楚,李斯之前只对他一人八面玲珑,只为简在帝心。

当然。

现在李斯的圆滑对象明显又要多添一位了,正是嬴政最为敬仰的百家夫子……

“两者确有联系!”

许尚点头道:“韩非学成荀子,反对黄老,推崇有为造势!”

“比如田氏代齐之时,便是因为田成子经常周济穷人,关怀民众,赏善四方,于是就连乡间的老太太在挖野菜的时候,都唱歌说要把野菜送给田成子。”

“这便是典型的造势……待大势即成,田成子立马把齐景公斩杀,再扶立新王,自封宰相,朝野无一人反对。”

“直至田氏代齐,势成、功成!这便是顺应了人心、大势!”

“说白了田成子仅仅只是通过法家中的一个字:【赏】,便得以代齐得位,可见造势之威!”

“同理!大秦若想永固九州河山,同样也得造势……谓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