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第572章 一手烂牌,打成传奇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作者:
吃两个柠檬
本章字数:
3700
更新时间:
2025-07-07

经天幕这么一提醒,苏小小便想起了鲍仁。

鲍仁的神情颇似阮郁,她一时心生伤感,便资助他去进京科考。

算算日子,想来鲍仁己经赶到京城。

于是,苏小小在心中默默祝福了一句。

惟愿鲍仁能够高中。

......

【后来,鲍仁果然高中。】

【他当刺史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不停蹄地赶回钱塘,寻找自己的恩人。】

【然而,当他回到钱塘,只见到一座新坟。】

【原来,苏小小在他走后的那个冬天,不幸染上了风寒。】

【临终前,苏小小对乳母说,别把我埋在城里,就葬在西泠桥边,这样我还能看着往来的山水客,也算不辜负这世间美景。】

【鲍仁跪在墓前哭得肝肠寸断,甚至呕出血来。】

【待情绪稍稍平复,他亲自刻了“钱塘苏小小之墓”的碑。】

【又在旁边建了座“慕才亭”,取“慕其才,敬其德”之意。】

......

苏小小看到自己的结局,算了算日子,自己恐怕是时日无多。

可她也没有太过悲伤,她本身就因思念阮郁而郁结于心。

她合理的怀疑,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或许并非仅仅因为风寒。

而是心中郁结经久不散,才一点点抽走了她的生机。

虽然她始终没有等到心爱之人,自己终究落得个红颜薄命的结局。

但苏小小回首这一生,嘴角却泛起了一抹释然的微笑。

她曾肆意地游赏西湖山水,与友人吟诗作对。

也曾勇敢地追寻爱情,与阮郁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甜蜜时光。

也曾无心插柳,资助了未来的状元,而状元还为她立碑建亭。

她这一生,倒也不算白活。

......

此时的鲍仁确实如苏小小所想,刚到京城,正准备安顿下来。

陡然间,他在天幕上看到了自己恩人苏小小的消息。

鲍仁瞬间整个人就呆立当场。

苏小小怎会如此啊!

天妒红颜啊!

他脸上的悲痛之情难以自抑,接着便是双手掩面,放声大哭起来。

他遇到苏小小时,他因盘缠不足,无法赶考,正坐在西湖边上思考人生。

他是书生,好好读书、考中功名,似乎就是他人生的全部意义。

可是家庭贫困,无法赶考,这让他对自己一度怀疑读书的意义究竟何在。

同时,他也觉得有愧于全家人的托举。

正在他心灰意冷之时,苏小小给了他母亲留给她的镯子。

他很诧异,怎么还会有人给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如此贵重且意义重大的物件。

苏小小的资助,如春风化雨,不仅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更让他感受到了信任和善意。

想到这里,鲍仁的心中更是难受。

如此美好的一个人,怎么就香消玉殒了?!

片刻之后,鲍仁从悲痛中抽离,努力整理好情绪。

他告诉自己,要振作起来,事情没有到最坏的地步。

身在钱塘的苏小小也能看到天幕,必然会对风寒加以防范。

所以,苏小小不一定会得风寒,也不一定会因风寒加重而离世。

可即便如此,鲍仁也不敢抱有侥幸心理。

假如历史依旧如此,苏小小不幸患上风寒,最终殒命。

那他依旧要以状元的身份去到钱塘,在西湖边为其修墓。

如此一来,后人才有地方祭奠苏小小。

想到这里,鲍仁擦掉眼泪,伸手从行囊中翻出了他们初见时的那本书。

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一定要高中!

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苏小小的恩情。

才能有足够的能力,为她做更多的事情。

......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认为,这不过就是一个红颜薄命的故事。】

【然而千年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可不是只有她的美貌。】

【白居易写,“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赞的是她不攀附权贵的傲气。】

【袁枚刻,“钱塘苏小是乡亲”的印章,将一个歌妓认作同乡。】

【在他眼里,她比那些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官老爷不知干净多少倍。】

【就连乾隆皇帝下江南,都特意绕到她墓前鞠躬,感慨朕贵为天子,却不如这女子活得明白。】

【如今再看西泠桥畔,慕才亭的柱子上还刻着对联:】

【“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

【千年前的风,早己吹散了当年的油壁车痕。】

【但她留下的那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却依旧像西湖的水一样,至今还在文人的笔尖下流淌。】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一个只活了19年的女子,能让历史铭记她一千五百年的原因。】

【苏小小将一手烂牌,打成了传奇。】

此时,弹幕弹出。

“杭州是个苦情地。花妖没成,梁山伯没成,许仙没成,苏小小没成,就连我与她也没成。”

“苏小小在那个年代己经有现代的人思想了,不依靠男人活,不靠婚姻改变命运。靠自己的才华,思想好超前。”

“要知道苏小小是南北朝时候的人,她的思想非常超前,不被一切束缚,可以说男子亦不如她。”

“是鲍仁成全了苏小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