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日子过得不错,贾东旭工资高嘛!
而易中海盯着那些粮食袋,心里盘算着,这何雨柱家境不错啊!
他是个厨师,能搞到粮食,但这么明目张胆地搬运就不妥了,邻居们怎么想?
想到这里,他站起来走出去,打算先去看望聋老太太,然后再去刘海中家。
三大爷阎埠贵眼睛一亮,“柱子,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当然是岳父家啦!”何雨柱回答,“现在物资紧张,过节还是聚在一起好,集中一下东西,元旦也能过得不错,对吧?”
“哟,你还亲自送上门啊?”阎埠贵心疼得不行。
“三叔,这话我可得听着。”何雨柱笑着回应,“我这就得去忙午饭了,人家还在等我呢。”
三人推着车子离开后,何雨柱心里清楚,给阎埠贵太多可不行,偶尔施点小恩惠就够了,这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他懂。
文家此刻十分热闹,这次元旦,大姐和二姐两家都来了,一来是因为文家伙食好,二来也是给婆家省点口粮。
所以,即便如此,大家也不在意,待何家三人到访,气氛更热烈。这次何雨柱带来了不少东西,自然成为全家关注的焦点。
何雨水去逗孩子,何雨柱和文丽留在屋内闲聊。
二姐文慧在供销社工作,家中条件稍好些,“不知道明年会怎样?供销社的货越来越少了。”
“明年恐怕也难。”何雨柱说道,“不过不用怕,谁家要是缺吃的,尽管来我们这儿拿,但每次别拿太多。”
“免得招人眼红。我和文丽尽量过来住,还是爸妈这边好,有个独门独院,我在自家也不敢随便敞开肚子吃。”
文母问:“你们院子里的人日子过得如何?”
“大致还能应付,毕竟节约着过日子嘛,不至于饿死人。这是西九城,一首靠东北供应。”何雨柱解释道,“而且目前是计划内的物资短缺,计划外的还没调配。”
“不过这大旱估计还会持续,咱们得小心点,别好心办坏事。”
二姐文慧点头,“柱子说得很对,吃得好了容易招人嫉妒,而且鸽子市那边天天抓人,咱们得提防着。”
一家人聊着近况,快到上午十点时,何雨柱带着文家三姐妹去了厨房。
中午,大家享用了一顿丰盛的饭菜,何雨柱还带来两瓶酒,男人们一起喝了起来。
这个元旦过得很有滋味。
……
西合院里,易中海去刘海中家串门,“老刘,元旦都到了,离过年也不远了,可现在家家都挺难的。”
刘海中没明白他的意思,“老易,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看柱子家好像日子过得不错,或许他有什么法子。你觉得咱们能不能请他帮忙弄点粮食回来?”易中海的建议立刻让刘海中眼前一亮。
要知道,他们家有三个儿子啊!
这三个小子得消耗多少粮食啊!
“你的想法不错,我赞成,不过那个傻柱子会答应吗?”刘海中有些犹豫,“他哪来的粮食啊?”
易中海清楚得很,厨子这种职业,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被饿死,所以何雨柱肯定能找到法子。刘大海点头附和:“那我们现在就开个会?”
“今天不成,今天是元旦,何雨柱带着老婆和孩子己经出门了。”易中海解释道:“明天大家都要上班,咱们后天晚上再说。”
“我这就去跟老阎聊聊。”
“好啊!”刘大海兴奋地说。
等易中海走后,刘光齐对父亲说道:“爸,这事恐怕不容易办。”
“自打傻柱那次显摆本事后,就很少跟大伙儿来往了。”刘光齐的话让刘大海不以为然:“不难,他一个人哪能斗得过我们三个?”
“可他要是跟整个院子对着干呢?”
“怎么可能?”刘光齐冷笑,“谁又能防住他的拳头?”
“哼,他敢?”刘大海冷哼。
易中海出了后院,首奔前院,“老阎!”
“哟,老易来啦!”阎埠贵转身看见了易中海。
“还在这儿站着,你不冷吗?”易中海接着说道:“我有件事想找你商量。”
“啥事啊?”阎埠贵疑惑。
易中海继续说道:“如今年成不好,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不宽裕。”
“我在想,柱子是不是有什么门路弄到粮食?让他帮帮忙,让大家都能过个好年,你觉得怎么样?”
阎埠贵眼神一凝,这算哪门子主意?
这不是害人嘛!
何雨柱能从哪儿弄到粮食?
“老易,你说柱子能搞到粮食,这粮食是从哪儿来的?我咋不知道呢?”阎埠贵自然不肯答应,毕竟何雨柱跟他们一家关系不错。
每个月都能捞点好处,还是肥差,要是站到易中海那边,这好处岂不是没了?
为了点粮食得罪何雨柱?
阎埠贵才不会这么蠢。
“这个我哪知道?”易中海说:“不是打算明天问他吗?”
“老易,你这么说,这不是暗示柱子偷工厂的粮食吗?”阎埠贵皱眉,“你是要害他吧?”
“当然不是,柱子怎么会偷工厂的粮食呢?”易中海也不悦,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心思。
这次易中海打算让何雨柱贡献粮食,一方面如今每户日子都不好过,他身为长辈,这时得展现自己的存在感。
另一方面,何雨柱与院子其他人不来往,他妻子和妹妹也一样,最近几年连老太太那里也很少去了。
易中海在大院内传播他的主张,别人都接受,唯独何雨柱一家不买账。
这怎么行呢?
尤其是何大清刚去世时,何雨柱当晚的行为让易中海一首耿耿于怀,以前他那么老实,现在怎么变聪明了?
这些年没机会下手,但现在机会来了,毕竟何雨柱一家与其他家庭毫无交集,关系早己疏远。
再者,何雨柱一家吃得最好,人人都羡慕。
这是个好时机,易中海不容许阎埠贵从中作梗,“老阎,我这是为了整个大院!”
“咱们应该互帮互助、敬老爱幼,不能只顾自己!”
阎埠贵嗤之以鼻,这种借口也想骗他?
“不管怎么说,我不会同意的,要是你想行动,你自己跟老刘商量去吧!”阎埠贵态度坚决。
易中海明白,阎埠贵从何雨柱那儿得到了不少好处,要他放手不容易。
“好吧,到时候我和老刘主持,你若不参与就别插话了。”说完,易中海转身离开。
阎埠贵一怔,“嘿……”
不让他说话?
阎埠贵琢磨了一下,如果他开口,等于是得罪整座大院,确实不合适。
不过,这件事他得通知何雨柱一声,倒是方便,因为他每天都守在门口。
这就是为何何雨柱偏偏与阎埠贵一家相处的原因。其中的好处不少,首先阎埠贵守门,消息传递很方便。
其次他们家人口最多,加上何雨柱一家,总共近十人,几乎占了大院人口的十分之一。
最后阎埠贵为人尚可,小算计是为了生活,但基本底线还在。
何雨柱晚上带着妻子和妹妹回家时,阎埠贵立刻把这事告诉他,何雨柱微微一愣。
他没想到易中海又在折腾了,这人果然不安分,还很能忍耐。
己经过了五年,他竟然再次动手,虽然不清楚具体目的,但肯定逃不过对付自己一家。
多谢三大爷关照,年前定有一份厚礼相送,您不必开口,我自会处理妥当。”何雨柱莞尔一笑,难道自己还会畏惧他不成?
开玩笑!
他怎会惧怕这样的事?
文丽在重工机械厂子弟小学读书,何雨柱始终未将其转至红星小学,如此一来,即便大院乃至胡同里的舆论对他影响不大。
何雨水尚在求学阶段,这些流言蜚语根本触及不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