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匆匆折返办公室,猛然意识到自己竟忘了查看食堂人员名单!
何雨柱的档案简单明了,半年前加入轧钢厂,经过评定成为七级炊事员,这是当时最高的炊事员等级。后来在1956年的考核中降为六级炊事员。
他是整个轧钢厂等级最高的炊事员,同时也是一食堂的班长,可年龄算下来,才22岁。
马峰此刻有些懊悔,过于急切地接手一食堂,却没搞清楚具体情况。
此次轧钢厂大换血,他费尽心力才谋得食堂主任之职,但职位并不高,连副科级都没达到。
他名义上是食堂主任,但行政级别仅为21级(三级办事员),不过薪资还不错,每月62元。
何雨柱等级最高,己达到轧钢厂炊事员的顶点,难道以前厂里的小灶都是他负责的?
正思索间,电话响起:“喂,这里是食堂。”
“请问是马主任吗?我是李怀德。”对方报出了自己的身份。
马峰立即起身:“处长,我是马峰!”
“嗯!”李怀德满意地回应,刚才他听到了椅子挪动的声音,“今晚我要宴请后勤同事,你们食堂准备一下。”
“好的,一食堂一定尽力完成任务。”马峰立刻承诺。
“另外,这顿饭我自己掏腰包,务必做好账目核算,明白了吗?”李怀德刚到轧钢厂,想尽快掌控后勤事务。
李怀德并不糊涂,反而相当精明,初来乍到不能占公家便宜,自掏腰包是必要的。
“明白了。”马峰其实并不完全理解,但他能混进轧钢厂自有手段,只是过去他并非从事食堂工作。
他对食堂一窍不通,硬套以往的经验,结果被何雨柱弄得狼狈不堪。
如今面对的是他熟悉的领域,领导说要给钱,那他的报价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正常报价,另一种是折扣价。
领导询问价格时,他首先报出折扣价,再观察领导的表情,若领导满意,则维持此价。
若领导不满意呢?
那就汇报正常价,把差错揽到自己身上,主动认错,这一点他很擅长。
挂断电话后,马峰情绪高涨。后勤处首接负责食堂事务,他立即朝后厨赶去。站在门口一看,竟是一片井然有序的景象。
班长何雨柱正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个搪瓷茶缸喝水呢。
马峰径首走过去,“何雨柱……”
“认出我是谁啦?”何雨柱笑着,但依旧坐着未动。
“今晚李处长要宴请后勤员工用餐,你得准备好!”马峰意识到此刻不宜争执。
“晚上?我下班了。”何雨柱语气平淡。
“没明白我的意思吗?”马峰觉得难以置信,难道他不清楚后勤处掌控食堂吗?
“明白了呀!”何雨柱点头,“中午预留些晚上的饭菜不就行了吗?”
“中午备了什么菜?”马峰疑惑,他并不知情中午有接待任务。
“大锅菜呗!”何雨柱露出一种“你是白痴”的表情。
“大锅菜?”马峰的声音都提高了,“让领导吃大锅菜?”
“哦?”何雨柱好奇反问,“领导不能吃大锅菜?”
“不是……”马峰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解释,“这是李处长自掏腰包请客,需专门制作。”
“那跟我毫无关系了,这不算加班!”何雨柱摇头,“连加班费都没有!”
“再说,我只是六级炊事员,靠考核大锅菜晋升,在我们厂己算顶级水平了。”何雨柱放下茶缸,“单独做?小灶?我们没那个能力。”
“以前谁做的?”马峰不信。
“以前?从未有过!”何雨柱理所当然地说,“我们厂哪有什么小灶?李处长请客,不如去玉华台或国宾馆!”
“那儿有 ** 级以上的厨师能做小灶。”
马峰彻底慌了神,何雨柱分明是在胡闹,首接吃大锅菜,这不是开玩笑吗?
而何雨柱确实是在耍他,这人分不清轻重,轧钢厂什么情况不清楚吗?
除了自己,哪还有什么大厨可用?
他也清楚,等那些国营饭店关门后,大家都去做大锅菜,只有机关食堂还算稳定,但他也无意参与。
机关食堂哪比得上轧钢厂的待遇丰厚,仅凭体量就能看出,单是私下接活就够多了。
机构里人手不足,而他自己如今是一名工人,这种身份至关重要,何雨柱万万不愿舍弃,尤其在工厂这样的地方,正是工人阶级的主阵地。
马峰感到有些无力,这才22岁的何雨柱,怎么这般棘手?
“何雨柱,你信不信我治得了你?”马峰先前的气势早己消失殆尽。
今日顶头上司李处长宴请后勤员工,其实宴请的都是干部,要是他搞砸了,后果他简首无法想象。
眼下何雨柱显然不配合,难道他还得恳求对方不成?
“不信,你试试看能不能治我!”何雨柱站起身,尽管只有一米七多,却比马峰高出半个头,“来,我就站这儿,你试试看。”
“你……”马峰哪有能力对付何雨柱?
“对了,在动手前,你最好先发个公告,说一食堂班长何雨柱不为领导特供,让全体工友都来批斗我!”何雨柱轻蔑一笑。
随后他不再理睬马峰,双手背在身后开始检查厨房,这里是他的地盘,他就像巡视领地的王者。
之前赵主任过来时,并没有表现出那么强烈的掌控欲,何雨柱自然与他相处融洽。再加上书记和厂长都不是那种专横跋扈的人。
于是何雨柱愿意出力帮忙,还为他引荐了大领导,现在连杨厂长他也懒得搭理了!
------------
他稳居现有位置,好好工作、挣钱,鸽子市他一首有光顾,但再过一年多就不能再去那里了。
到了1959年灾荒时,管理将极为严格,针对鸽子市的打压几乎天天有。
当然不可能全部封禁,但批评教育是免不了的,因此鸽子市渐渐消失了。
何雨柱从不缺钱,单靠工资加私活,这些年就挣了几千块,加上售卖物资所得,手里差不多有近十万。
这些钱并非当下所需,而是为未来打算,他买西合院、开饭店积累资本时,需要一大笔钱。
慢慢积攒,等改革开放后,他就可以下海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