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浩的那次不欢而散的“茶会”,像一块投入湖中的石头,虽然激起了王浩单方面的滔天怒火,却没有在雷默的心湖中留下太多涟漪。
他很清楚,像王浩这种被优越感和控制欲支配的人,任何言语上的胜利都毫无意义。只有在商业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地、用无可辩驳的胜利,将其彻底击溃,才能让他真正地感到疼痛。
接下来的两周,“海市”工作室进入了一种近乎“闭关”的、高速运转的状态。
一方面,“明日之星”KOC孵化计划的海选,在江城大学城内,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素人狂欢。
超过一千名学生,递交了他们的报名申请。他们中有能歌善舞的艺术生,有文笔犀利的文学社成员,有穿搭自成一派的时尚达人,甚至还有几个研究僧,想做知识科普类的博主。
这股被压抑己久的、普通人的表达欲,一旦被点燃,其爆发出的能量,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雷默、林清雅和陈宇,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从这一千多份申请中,海选出了一百名最具潜力的“种子选手”,并为他们举办了为期三天的“KOC速成训练营”。
雷默亲自上阵,将他那套融合了“商业之眼”洞察和营销学理论的“IP打造心法”,倾囊相授。他告诉这些还略显青涩的年轻人,如何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如何用“故事思维”来创作内容,如何将个人的闪光点,转化为能与粉丝产生深度共鸣的“情感价值”。
他的讲课,没有一句空话,全是干货。每一个观点,都能用“初见”奶-茶店或“依雅集”的鲜活案例来佐证。这让所有学员,都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而另一方面,王浩的打压,也如影随形。
他似乎下定了决心,要将“海市”彻底扼杀在摇篮里。他利用“盛世广告”在江城媒体圈的深厚人脉,几乎买断了所有主流商业媒体的版面,连篇累牍地为“盛世”自己策划的一些项目进行宣传,试图用这种“信息轰炸”的方式,将“海市”这个名字,从公众视野中彻底挤压出去。
他还授意手下,去接触了所有与“海市”有过合作意向的品牌方,或明或暗地进行施压,许诺用更低的价格、更好的资源,来抢夺“海市”的潜在客户。
一时间,“海市”工作室仿佛成了一座信息孤岛,在喧嚣的商业世界里,听不到一丝回响。
林清雅和工作室的其他成员,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虽然拿下了“江城之光”这个开门红,但如果迟迟无法拿下第二个项目,那么工作室刚刚建立起来的声势,很快就会消散。之前那场豪赌般的扩张,所带来的高昂运营成本,也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负担。
“雷默,我们……真的就这么等着吗?”林清雅的脸上,写满了担忧,“王浩他们,几乎把所有能堵的路,都给堵死了。”
“堵死的,只是他们看得到的老路。”雷默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的焦虑。他正盯着陈宇的“蜂巢”系统反馈回来的数据,那上面,一百名“明日之星”学员的社交账号,在经过了三天的训练营学习后,各项数据指标,都出现了惊人的、小范围的爆发式增长。
他笑了笑,对林清雅说:“别急。我等的人,还没来。我等的舞台,也还没搭好。”
他等的“舞台”,终于来了。
一周后,江城营销协会与本地最知名的财经媒体《江城商业周刊》,联合举办了一场年度行业峰会。
这场峰会,是江城整个营销、广告、媒体圈的年度盛会。所有有头有脸的公司和人物,都会出席。而作为本土行业的龙头,“盛世广告”自然是本次峰会的最大赞助商和焦点。
王浩,更是作为“江城青年企业家”的特邀代表,将会在峰会的压轴环节,进行主题演讲。
这,就是王浩为自己精心准备的,一场华丽的“加冕典礼”。他要在这场万众瞩目的盛会上,尽情地展示“盛世”的实力和自己的风采,将之前在竞标会上丢掉的面子,连本带利地,全部挣回来。
而“海市”工作室,作为一个刚刚成立的小公司,连收到邀请函的资格都没有。
“他这是,要彻底把我们踩在脚下,不给我们任何发声的机会啊。”林清雅看着峰会的宣传海报上,王浩那张意气风发的照片,气得咬牙切齿。
“谁说,我们没有机会?”雷默的眼中,闪过一抹无人察觉的、猎人般的精光。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王总监,是我,雷默。”
电话那头,传来王志明爽朗的笑声:“雷总!我正想找你呢!你们那个‘文物’展的最终复盘报告,写得太漂亮了!集团总部都点名表扬了!说吧,又有什么好点子了?”
“点子不敢当。”雷默笑了笑,“只是想跟您讨两张,明天行业峰会的入场券。我们工作室想派人去学习学习。”
“哈哈,小事一桩!”王志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别说两张,我给你们留一个嘉宾席位!你们现在可是我们‘江城之光’的王牌合作方,去参加这种会,是理所应当的!”
挂掉电话,雷默对林清雅和陈宇说道:“明天,换上你们最帅、最漂亮的衣服。我们,去看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