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开局:我的财富密码看得见

第36章 商场方案,完美执行

加入书架
书名:
负债开局:我的财富密码看得见
作者:
大笑十二生
本章字数:
6902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与李默然教授那场意义非凡的“和解”,像一块里程碑,标志着雷默彻底告别了自己学生时代的稚嫩与困惑。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更在心境上,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蜕变。

当他一身轻松地走出教学楼时,他知道,自己再也无需向任何人证明什么。他的价值,将由他亲手缔造的商业版图来定义。

接下来的一周,“海市”工作室的全部重心,都投入到了“江城之光”那场名为“当文物遇见霓裳”的主题展上。

五十万的充裕预算,让雷默当初在竞标会上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得以被完美地、甚至超预期地付诸实施。

林清雅展现出了惊人的项目管理和执行能力。她带领着几个实习生,将整个策展流程梳理得井井有条。从展台设计公司的沟通、到施工材料的把控,再到与江城博物馆的公益合作洽谈,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处理得滴水不漏。她不再是那个只会调制奶茶的柔弱女孩,而是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果敢干练的COO。

陈宇的“蜂巢”系统,则成了整个活动的“中央情报局”。他不仅精准地筛选出了二十位调性与“依雅集”完美契合的KOC,更通过数据模型,为每一位博主,都量身定制了最适合她们粉丝群体的拍摄角度和文案风格。他甚至能提前一周,就预测出#让文物活过来#这个话题在社交平台上的发酵曲线和引爆节点。

而雷默,则退居幕后,成为了那个掌控全局的“总导演”。他不再干涉具体的执行细节,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整体节奏的把控和资源的调配上。他每周只开一次项目进度会,但每一次,他都能精准地发现团队在执行中可能忽略的盲点,并提出优化方案。

在他的运筹帷幕下,整个“海市”团队,像一台刚刚磨合完毕的精密战车,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十天后,当那场美轮美奂的“东方美学生活馆”,在“江城之光”最核心的中庭,正式向公众开放时,它所引发的轰动,甚至超出了雷默最大胆的预期。

现场的景象,比效果图还要惊艳。

巨大的LED屏幕上,宋代《千里江山图》缓缓展开,青绿山水,气势磅礴。展馆中央,用竹子和白纱搭建出写意的东方庭院。一件件“依雅集”的华美服饰,被精心陈列在古朴的木质衣架上,与背景里的文物影像,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奇妙呼应。

开幕当天,那二十位KOC的“寻衣之旅”笔记和Vlog,如同二十颗被同时投下的深水炸弹,瞬间引爆了各大社交平台。

“天呐!这是什么神仙联动!把《簪花仕女图》穿在身上,也太美了吧!”

“坐标江城之光!现场比照片好看一万倍!随便一个角落都是绝佳的拍照机位!”

“依雅集这个牌子我锁了!设计感和质感都在线,终于有不是奇装异服的、能日常穿出门的新中式了!”

话题热度,一路飙升。

无数被“种草”的年轻女性,像朝圣一般,涌向“江城之光”。她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A区中庭。

她们在这里拍照、打卡,将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再次上传到自己的社交圈,形成了第二波、第三波,乃至无穷无尽的自发性裂变传播。

“江城之光”的管理层,彻底被这恐怖的引流效果惊呆了。

王志明总监几乎每天都要亲自来现场看一看,每一次,他都看到中庭和“依雅集”的快闪店被围得水泄不通。商场其他楼层的客流量,也因此被带动得大幅提升。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而作为品牌方的周雅,更是感觉自己像活在梦里。

她的“依雅集”,在成立两年后,第一次,以一种她做梦都不敢想的方式,火遍了全城。

快闪店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抢购”的戏码。好几款热门设计,刚挂出来不到半天,就宣告售罄。她不得不紧急联系工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急生产。

一周的展期,总销售额最终定格在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八十五万!

扣除掉给商场的扣点和工作室的佣金,周雅的净利润,也高达五十多万。这笔钱,不仅足够支付她父亲的全部手术费用,还让她有了扩大生产线、将品牌做大做强的底气。

项目结束的庆功宴上,周雅拉着林清雅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看向雷默的眼神,充满了无以复加的感激和敬佩。

“雷学弟,我……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的声音都在颤抖,“你不是在帮我做营销,你是在……拯救我的梦想。”

雷默只是平静地笑了笑:“周学姐,这是我们‘海市’应该做的。而且,能将一个优秀的设计,呈现在更多人面前,本身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他的谦逊和格局,让周雅更加折服。她当场便做出决定,与“海市”工作室签订了为期一年的独家线上营销战略合作协议,将“依雅集”的未来,彻底托付给了这个年轻而强大的团队。

……

这场堪称完美的“立足之战”,为“海市”工作室带来的,远不止是金钱上的收益。

那五十万的项目款和接近二十万的销售佣金,让工作室的账户,第一次变得如此充裕。雷默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为陈宇升级他梦寐以求的顶级服务器,也可以为林清雅的团队,招募更多专业的设计师和文案。

“海市”这艘小船,终于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换上了更强劲的引擎。

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声誉和人脉。

王志明总监,几乎成了“海市”的义务宣传员。他在各种行业酒会和私人聚会上,不遗余力地夸赞着雷默的才华和“海市”的专业。

一时间,江城许多嗅觉敏锐的品牌方,都开始向这个神秘的新锐工作室,投来了橄榄枝。主动上门咨询合作的电话,络绎不绝。

雷默和他的团队,第一次,拥有了“挑选客户”的资格。

而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则来自学术界。

李默然教授,在仔细研究了雷默那份报告和“江城之光”的成功案例后,彻底被这个学生的商业天赋所折服。他不仅亲自出面,帮雷默解决了另一门挂科——《统计学》的补考问题(雷默提交了一份基于“蜂巢”系统的大数据用户画像分析报告,再次让授课老师惊为天人),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主动向江城大学经管学院提出申请,聘请雷默,作为学院的“特邀实践导师”,定期为在校学生,分享最新的商业实战案例。

一个尚未毕业的本科生,反过来,成了大学的导师。

这个消息,在江城大学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听说了吗?营销系的雷默,被聘为学院导师了!”

“就是那个在课堂上把赵峰怼得下不来台的猛人?”

“何止啊!‘江城之光’那个火爆的国风展,就是他一手策划的!人家现在是‘海市’工作室的老板,身家好几百万了!”

“卧槽!真的假的?他不是还挂过科吗?这也太励志了吧!”

雷默的名字,彻底成了江城大学的一个传奇。

他不再需要任何言语,他用无可辩驳的、实实在在的商业成就,回击了过去所有的质疑和嘲讽。

那些曾经看不起他双非学历的人,那些曾经嘲笑他贫穷潦倒的人,如今,都只能仰望着他那道己经让他们望尘莫及的背影。

这天下午,雷默接受了李默然教授的邀请,第一次以“导师”的身份,站上了他曾经无比熟悉的阶梯教室的讲台。

台下,座无虚席。不仅有营销系的学生,甚至还有许多其他院系慕名而来的同学,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崇拜和好奇的光芒。

在人群的角落里,雷默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的发小,胖子。胖子正激动地挥舞着拳头,满脸与有荣焉的骄傲。

雷默对着他,微笑着点了点头。

他清了清嗓子,没有用PPT,也没有讲任何高深的理论。

他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将自己如何从负债一万,到创立工作室,再到拿下“江城之光”项目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

他讲了自己被房东赶出门时的绝望,讲了他在桥洞下看到“商业之眼”时的震惊,讲了他如何用86块5,去撬动自己的第一桶金……当然,他将“商业之眼”这个核心秘密,巧妙地包装成了一种“对商业的极致敏感和数据洞察力”。

他的故事,没有丝毫的炫耀,却比任何成功学演讲,都更能打动人心。

因为,那是一个普通人,在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后,凭借着不屈的意志和超凡的智慧,奋起反击,最终扼住命运咽喉的,真实写照。

讲演结束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那掌声,是送给他的,也是送给台下每一个,同样渴望改变命运的年轻灵魂。

雷默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而充满希望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自己己经不再是那个需要被认可的学生了。

他,己经成为了一个,能够为别人指引方向、点燃希望的,真正的“掌舵人”。

他的目光,穿过窗户,望向了窗外那片更广阔的天空。

“江城之光”的胜利,很美妙。

但,那只是他未来宏伟商业版图上,点亮的第一颗星。

接下来,他要做的,是在这张星图上,点亮第二颗,第三颗……首到整个江城的夜空,都因他而璀璨。

“海市”工作室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而更强大的对手,更复杂的挑战,也正在前方的迷雾中,悄然等待着他的到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